
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doc
5页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选题指南一、 学校体育理论1•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理 论体系;2.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的理论创新与发展;3•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建构;4•不同地域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5. 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二、 阳光体育运动1. 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2•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3•阳光体育运动的区域性推进策略;4•“阳光体育证章”制度与激励政策的构建;5.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拓展;6•“体育、艺术2+1”项目的推进策略;7•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效果三、 学生体质健康1.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新影响因素分析;2. 不同群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与发展对策;4. 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与体育干预;5. 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科学方法与手段四、 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1. 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与改革完善;2.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与管理机制;4•升学、毕业体育考试制度的实施与改革;5.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环境的整体设计及运动伤害的保险制度。
五、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1. 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创新;2•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3•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4. 体育教学的本质、规律与特点;5. 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六、 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2•学校体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学校体育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心理健康与完善人格七、 体育教师队伍1.体育教师培养、培训理论与方法的创新;2•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与业绩考核;3. 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4•体育教师工作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5•体育教研制度与管理办法;6. 体育名师的培养与成长规律八、 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1. 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学校群众性体育竞赛(体育节)的组织与案例;3•教体结合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途径与方法;4. 体育训练与竞赛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5. 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践与发展九、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1.学校健康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2•学校卫生工作的保障机制;3•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4. 中小学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及生涯发展;5. 营养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6.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体系建设。
十、其他1. 残疾、贫困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育;2. 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体育教育现状说明:以上征文指南是研究领域,不是论文的具体题目,广大 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