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期备课计划.doc
7页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期备课一、学期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学习习惯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4.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5.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二)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83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84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学习用钢笔写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三)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2.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3.能当众说话,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四)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3.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五)习作 1.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2.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3.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等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4.充分利用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等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5.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语文学习的结果落实到能力上6.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使学生愿意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的思想意识3.在交往体验中鼓励学生发展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热爱生活、尊重他人劳动。
4.在学习体验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5.通过体验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及自然界中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其他生命二、教材概述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篇,共26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习作一篇,共7篇;安排“练习”一个,共7个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读书做笔记,二是学会使用工具书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做读书笔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写读后感,二是做读书摘抄学会使用工具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工具书,然后开展一些查字典的比赛第一单元:“园丁之歌”,体会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师恩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主要是老师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教育我,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抓住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来引导学生体会田老师的教育对我的影响;《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很是实在,主要就是讲了陶校长的四点要求掌握这篇课文的大意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要让学生明白有哪四问,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四问。
重点之二就是学习陶行知的语言,他讲解得是多么的通俗易懂啊用一些问句的形式,用一些假设,有深入透彻的说理,也有浅显易懂的比方;《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歌很有哲学意味不遇”是一种意味,本身要找的人是隐者;其次,身在此山中,存在也是一种意味他是隐者,我们看不到,但是,他又是存在的这恐怕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解了但教给学生不要这么繁复,让他们明白这样一种意境就可以了《所见》是一首很有童趣的诗,描写出了孩童的天真不过最有趣的应该是他闭口立之后在想什么呢?一比:前面的表现与后面的表现进行对比,二想,孩童想什么呢?其实,诗歌的最后两句不妨换一下位置: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可能更有意味一些;《习作一》主要要求学生抓住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两件小事来写,要写得细腻感人;《练习1》中的语文与生活安排了两个情节:写儿童诗和背诵描写风的古诗写儿童诗因为是续写难度不是太大背诵带“风”的诗句,对学生来讲应该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教学在学生背诵之前可以多补充一些含有“风”的诗句,让学生多积累一些诵读与欣赏中编者给学生编排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特色很是鲜明诗后编者还附了一个问题,“诗中有画”学会请教,这个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如何把话说得体,学生应该不存在问题。
第二单元:“自然的奥秘”,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是一首写得很是意气风发的诗歌诗歌语言欢快,内在结构严谨,是一首好诗!不过,要把这首诗歌教好倒要花上一番功夫因为这首诗和古诗又不一样教这首诗歌还是要从诗歌的语言入手,从诗歌语言背后的意蕴入手;《装满昆虫的口袋》写的是法布尔小时候的事情;《变色龙》一文写了可爱而又迷人的变色龙相信学生在初次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是充满兴趣的,但是,当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致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致所在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金蝉脱壳》一文写得也是极其生动的,作者把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写出来了,很是吸引人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看学生的表达;《习作二》是作者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下来,在这里,教材的要求更为明确了,要求学生“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有时要反复观察比如小鸡吃食,公鸡打鸣,鹅鸭凫水,猴子嬉戏,鸟儿飞翔等等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适当地打比方当然也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练习2》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歇后语的练习。
首先是歇后语的积累,其次是歇后语的运用读书与积累的内容是三条关于观察的格言其实,这三条格言可以放在本组教学之前进行教学想想说说是想象补充画面然后再说一说第三单元:“故事集锦”,读懂故事内容,从中获得教益《成语故事》主要将这两个成语还原成故事的形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这两个成语故事的教学比较简单,可以读给学生听一听,让学生说一说自相矛盾的表现主要在哪里?滥竽充数的表现在哪里?画龙点睛的表现在哪里?这三条成语的道理又在哪里?本篇课文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一个成语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办一期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推敲》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诗人贾岛对诗歌语言的考究上,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比如官权思想,等等这里,教师少引导学生去考察这样一些内容,教师倒可以引导学生多掌握这样几个关于推敲词语的典故;《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故事,对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教材使用这个版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神话传说的美丽,体会乡亲们对嫦娥思念的原因;《读书莫放“拦路虎”》这是有关阅读指导的文章,这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交相辉映告诉我们不仅要教学生“鱼”更要教“渔”这类课文无须讲解,只要略加指点;《伊索寓言》比较简单,引导学生体会伊索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我读书我快乐》给学生推荐的是伊索寓言,其实,教师还可以将其他几大寓言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克雷洛夫寓言等等;《习作三》写“秋天的树叶”,可以让学生写树叶贴树叶画树叶,让全班学生一起写一部树叶宝典,激发学生作文训练的乐趣;《练习3》中是关于京剧《红灯记》,让学生体会红灯记的语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也学学这个京剧的唱腔。
通读与感悟,可以作为平时的小练笔这样的练习模仿性比较强,学生练习容易出效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学会拒绝,现在的学生比较会拒绝,这个项目不存在问题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用语第四单元:“无私奉献”,学习伟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一切景语皆情语,要让学生从这些语言中体会我们对邓小平的深切怀念要让学生理解邓小平就有必要补充关于邓小平的相关资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表明的是一个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爱滋病小斗士》所隐含的主题其实是很深远的,是世界性的目前,世界人民正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这是一个灾难,对于这场灾难,每个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其实教师可以以这篇课文为突破,引导学生浏览一组课文,关于人类面对具有世界性灾难的表现;《习作四》是写一写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平时教学中有很多的缺憾之处,教师也可以写一写对学生的歉意,对教学的缺憾;《练习4》中的语文与生活是关于错别字的练习,教师可以把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全部梳理出来,让学生订正诵读与积累的内容可以放在教学《成语故事》后进行小小新闻发布会应该在每天早晨引导学生进行,帮助学生扩充视野。
第五单元:“祖国各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黄山奇松》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紧扣“奇”字来统领全文,由奇山——四绝——奇松,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文章线索比较明了,比较好组织教学;《黄果树瀑布》是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在黄果树瀑布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本文的写法特色很鲜明,文章的顺序采用地点转换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文章语言生动现象、如诗如画,各种修辞手法巧妙运用;《莫高窟》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令人赞叹的丰富藏品,指出其无愧于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形成,使我们觉得线索清晰分明;《习作五》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材画了四幅图,主要是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内在的感受;《练习5》中语文与生活要把句子写具体,其实,这样的练习应该提前诵读与积累是一首小诗,让学生学会朗诵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电视、广播中去发现公益用语,然后再设计第六单元:“百折不饶”,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天火之谜》讲的是富兰克林的故事,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是分段概括段意,体会的人文思想是富兰克林的敢于发现的精神;《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个故事颇为震撼人的内心,这是因为作者的表达,比如说作者通过列数字的形式等等这篇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关键词语的意思;《诺贝尔》讲述的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滴水穿石》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文章通过例举了一些人的事例来证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引导学生体会这样文章的写法;《习作六》是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是看一段话然后谈感受诵读与积累是分角色朗读一篇童话健康小顾问倒是一个可以搞上街的语文实践活动第七单元:“走进名著”,陶心养性《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本篇课文中的词语,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读一读水浒;《少年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一篇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体会王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