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代学人列传.doc

23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989541
  • 上传时间:2017-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7.50KB
  • / 2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清代学人列传 佚名目录包世臣鲍康 鲍廷博(附秦恩复)毕沅陈昌齐 陈芳绩 陈澧 陈逢衡陈厚耀 陈奂 陈黄中陈介祺 陈景云 陈立 陈启源陈乔枞 陈诗庭、陈瑑 陈寿祺 陈玉树陈鳣 陈志襄成孺程恩泽 程际盛 程廷祚 程瑶田褚寅亮崔述(东壁)戴望 戴煦 戴震丁杰 丁履恒 丁取忠 丁晏董士锡 董祐诚段玉裁方恮 方申 方以智 方中通冯登府 冯桂芬凤韶傅山龚自珍谷应泰顾栋高 顾广圻 顾櫰三 顾炎武顾祖禹桂馥 桂文灿杭世骏郝懿行何秋涛 何焯洪榜 洪钧 洪亮吉 洪齮孙洪饴孙 洪颐煊 洪震煊侯康胡秉虔 胡承珙 胡承诺 胡从简胡匡衷 胡培翚 胡世琦 胡澍胡渭华蘅芳 华世芳黄丕烈 黄汝成 黄生 黄式三黄仪 黄以周 黄宗会 黄宗炎黄宗羲惠栋 惠士奇 惠周惕  纪昀江潘 江声 江永 江有诰焦廷琥 焦循金鹗 金榜 金日追 金锡鬯柯绍忞孔广森(附广铭、广牧) 孔继涵雷学淇李惇 李黼平 李富孙(附超孙、遇孙)李赓芸 李塨 李潢 李锐李善兰 李文田 李贻德 李颙李元 李兆洛 李佐贤厉鹗梁履绳 梁廷柟 梁玉绳 梁章钜林伯桐 林春溥凌堃 凌曙 凌廷堪刘宝楠 刘凤浩 刘逢禄 刘恭冕刘衡 刘师培 刘寿曾 刘台拱刘文淇 刘熙载 刘喜海 刘献廷(继庄)刘湘煃 刘毓崧柳兴恩卢文弨陆桴亭 陆稼书 陆耀遹罗士琳马瑞辰 马骕 马宗琏毛奇龄(西河)梅文鼎(附仲弟文鼐、季弟文鼏、子以燕) 梅瑴成 梅毓苗夔缪荃孙莫友芝钮树玉潘耒 潘柽章 潘祖荫庞大堃皮锡瑞浦起龙齐召南祁隽藻钱大昕 钱大昭 钱东垣 钱坫钱林 钱泰吉 钱侗钱熙祚 钱绎 钱仪吉 钱墉秦蕙田全祖望任大椿 任兆麟阮元(附次子福)邵晋涵 邵庭寀 劭懿辰  沈炳震(附沈炳巽) 沈钦韩沈涛 沈彤 沈默 沈垚盛世佐施国祁师范宋保 宋绵初 宋世荦 宋翔凤孙兰孙奇逢 孙星衍 孙诒让 孙沅孙志祖谭莹谈泰汤鹏 汤球 李铭汉唐甄田宝臣屠寄万经 万斯大 万斯同汪绂 汪莱 汪龙 汪士铎汪廷珍 汪喜孙 汪远孙 汪中王昶 王夫之(船山) 王闿运 王懋竑王鸣韶 王鸣盛 王念孙 王聘珍王绍兰 王锡阐 王熙震 王先谦王懿荣 王引之 王源 王筠魏源温睿临翁方纲吴东发 吴大澂 吴嘉善 吴凌云吴其濬 吴骞 吴任臣 吴荣光吴式芬 吴廷华 吴炎 吴颖芳吴玉搢 吴云武亿夏鸾翔 夏荃 夏燮项名达谢启昆邢澍徐承庆 徐乾学 徐时栋 徐松徐同柏 徐文靖 徐文范 徐养原徐有壬 徐元文许桂林 许瀚 许梿 许宗彦薛传均 薛凤祥 薛寿严长明(附子严观) 严可均(附弟章福) 严元照颜元阎若璩杨丕复 杨守敬姚际恒 姚配中 姚文田  叶昌炽 叶奕苞余萧客俞樾 俞正燮袁廷梼岳森臧礼堂 臧琳 臧寿恭 臧庸查继佐迮鹤寿翟中溶张成孙 张弨 张尔岐 张符骧张惠言 张履祥 张穆 张澍张廷济 张文虎 张燕昌 张宗泰张作楠章学诚 章宗源赵坦 赵绍祖赵翼 赵一清 郑元庆 郑珍郑献甫钟褱 钟文蒸周春 周济 周嘉猷周寿昌 周永年 周中孚朱彬 朱次琦 朱珪 朱鹤龄朱骏声 朱为弼 朱文藻 朱一新朱彝尊 朱右曾 朱筠 朱之瑜(舜水)庄存与 庄逵吉 庄绶甲 庄述祖庄有可○包世臣包世臣,字慎伯,安徽泾县人。

      幼从其父郡学君读甫龀齿,读《孟子》至“五亩之宅”,即问:“今日制民产何以不如此?”郡学君奇之少长,虽亦习为举子业,而出语咸识本原父寻卒,遂孤露,且家极贫弱冠乃奔走四方谋衣食客芜湖,会天大旱,为宋兵备作祷雨文,稿流传于省中,巡抚朱文正公询知出君手,召致门下始遍攻群经注疏,与张皋文、沈小宛、李申耆、黄乙生、钱献之诸先生游,学日以进时楚匪狓猖,上乡兵之议,文正叹绝,谓为“贾、晁复生”,于是名益噪六赴秋闱,始获一遇其座主陈、周两侍郎返命,都中冠盖莫不以得君为贺既十三上春官,复遭摈于有司最后,道光乙未,乃用大挑,试令江西摄新喻年余,坐事被诬劾以归寓居江宁,布衣翛(xiao)然,每作书,自署曰“白门倦游阁外史”咸丰癸丑,避粤寇乱,卒于途  先生生值乾隆末叶,见当时百为废弛,贿赂公行,民治汙而民气郁,殆将有变,思所以禁暴除乱,故学兵家又见民生日盛,一逢水旱,则道馑相望,思所以劝本厚生,故学农家又见齐民跬步即陷非辜,奸民趋死如骛而常得自全,思所以饬邪禁非,教学法家既已求三家之学于古,而饥驱行役者数十年,验之人情地势殊不相远,斟古酌今,恒与当事论说所宜,罢官后,隐于鸡筠山麓裒集生平著述:曰《中衢一勺》者七卷,言水利漕运也;曰《艺丹双楫》老九卷,论文论书也;曰《管情三艺》者十卷,诗赋词也;曰《齐民四术》者十二卷,辨兵农礼法也。

      统称《安吴四种》凡宇宙之治乱,民生之利病,学术之兴衰,风尚之醇漓,补救弥缝,百端具设为文本荀卿、韩非、吕览,诗则导源陆、谢别编《倦游阁集》三十卷,未刊尤工书法,备得古人执笔运锋结体分势之奇,故推为书家正宗焉○鲍康鲍康,字子年,安徽歙县人以内阁中书,官至四川夔州知府生平癖嗜泉币在京师,与吕佺孙尧仙、李佐贤竹朋、刘师陆青园诸人有同好,弆藏甚富,多前人所未见流寓秦中时,与刘燕庭晨夕过从,互出所藏相质证著《泉说》、《续泉说》各一卷并裒其金石题跋成《观古阁丛稿》初二、三集若干卷刊燕庭遗槁,为《海东金石苑》一卷《论泉绝句》一卷又为青园刊其《虞夏赎金释文》一卷竹朋撰《古泉汇》,亦恒倚之襄助云○鲍廷博(附:秦恩复)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安徽歙县人家于浙江事祖若父以孝闻以父性嗜读书,乃历购前人书以养志历久所得益多且精,遂裒然为大藏书家寻补县学生乾隆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采访天下遗书,乃集其家所藏书六百余种,命子监生士恭由浙进呈既著录,复诏还其原书,赉以《古今图书集成》、《伊犁得胜图》、《金川图》其中《唐阙史》及《武经总要》,并御制诗题之嗣刊《知不足斋丛书》,即以《唐阙史》冠首,志一时之荣遇焉。

      知不足”者,故廷博藏书斋额嘉庆十八年,方受畴抚浙,以续刊之第廿六集进,奉旨赏给举人时年逾八十矣居恒好学耽吟咏,不求仕宦,天趣清远每遇人访问古籍,凡某书美恶所在,意旨所在,见于某代某家目录,经几家收藏,几次抄刊,真伪若何,校误若何,莫不矢口而出,问难无竭既因进书受知两朝,名闻当世,谓“诸生无可报称,惟有多刊善本公诸海内,使承学之士,得所观摩”年八十六,丛书至二十七集未竣,遽卒尚遗命子士恭继志续刊今存者共凡三十二集秘册孤编,率赖以传云附:秦恩复秦恩复,字近光,号敦夫,江苏江都人乾隆癸卯举人,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丁内艰,将起复,疽发于背,家居几十载,构屋三楹,颜曰:“五笥仙馆”,藏书极富嘉庆丙寅,入都供职,逾岁回里阮元抚浙,延主诂经讲席壬寅,两淮盐政又聘主乐仪书院寻复任校刊钦字全唐文既乞假归,自号猾翁所蓄书画法帖洎磁钢玉石之类,鉴别精确尝刊行唐卢重元注《列子》、梁陶弘景注《鬼谷子》、晋李轨注《扬子法言》唐赵元一《奉天录》、宋刘球《隶韵》,均海内孤本;骆宾王、李元宾、吕衡州三唐人集,亦根据宋刻,加以考证,号《石研斋八种》喜填词,著有《享帚词》三卷复刊《词学丛书》卒年八十四○毕沅毕沅,字湘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

      江苏镇洋人少颖悟,十岁审声韵稍长,从沈文悫、惠松崖治经史词章,学业益邃弱冠后,游京师,中乾隆癸酉顺天乡试,用内阁中书,为大学士博公恒所器,令入直军机处庚辰会试,名在第二,上亲擢第一馆中经进文字,多出其手,典重有体累迁至左春坊,左庶子出为甘肃巩秦阶道历陕西按察布政诸使,寻升任巡抚在陕六载,兼署将军者再,总督者一丁母艰方及一年,仍起原官久之,调河南擢湖广总督左迁山东巡抚会湖南苗疆有警,再任湖督运兵筹饷,红苗甫得荡平,复接办湖北教匪,昕夕不遑宁处,以积劳卒于辰州军营有旨加太子太保,赐祭葬享年六十有八公识量闳远,喜愠不形于色遇僚属以礼,不执己见,人人皆得尽言苟遇大疑难,众莫识所措者,则又沈机立断,虽万口莫能夺久莅方面,职事修举不以察察为明,亦不以煦煦要誉独军旅非所长,且驭下太宽,未免蒙蔽,卒坐是被累,身后遭籍没,论者惜之生平笃于故旧,尤好汲弓后进人有一艺长,必驰币驰请,惟恐其不来,来则厚资给之一时名儒才士,悉为罗致幕下每值公馀,诗酒酬唱无虚日公性好著书,逮官至极品,铅椠迄未去手谓:经义当宗汉儒,故作《传经表》二卷谓文字当宗许氏,故作《经典文字书》五卷,及《音同义异辨》一卷谓:编年之史莫善于涑水,续之者有薛、王、徐三家;徐虽优于薛、王,而所见书籍,若《旧五代史》、李焘《长编》之类,犹未备,且不无详南略北之病。

      乃合幕府诸君,博稽群书考校正史,手自裁定其义例,始宋终元,为《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仍仿温公别撰考异附于本条之下,凡四易稿乃成谓:史学当究流别,用会稽章学诚说,纂《史纂考》一百卷谓:史学必通地理;故校《山海经》十八卷,补正《晋书地理志》五卷,并辑《晋太康三年地记》一卷,《王隐晋书地道记》一卷谓:金石可证经史,宦迹所经,搜聚颇备,作《关中金石记》八卷,《中州金石记》五卷——除《史籍考》未就,《续通鉴》别刊外,馀均刻入《经训堂丛书》公在秦中,暨督修《西安府志》八十卷,更参考咨询,作《关中胜迹图志》三十卷诗文下笔立成,不拘一格,率皆白运性灵,要无违大雅之旨有《灵岩山人诗集》四十四卷,《经训堂文集》四十卷其他稿尚多,散佚弗传○陈昌齐陈昌齐(1743—1820),字宾臣,一字观楼,广东海康人  少有神童之目,十六补弟子员乾隆庚寅举乡榜,联捷成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累官至中允历充三通、四库、国史诸馆纂修官,转河南道监察御史嘉庆丙辰,升兵科给事中辛酉,补刑科疏言:粤东洋匪会匪相为狼狈,苦濒海民,若不及时惩创,诚恐酿患日深寻出为浙江温、处逆因事罣误,部议降调,遂解纽归先生生平博极群书,自经史子集,以及乾象神舆之奥,六书入声九赋五刑之属,星算医卜百家众技之流,靡不贯穿于胸中。

      戴东原应诏至京,一见辄心折,所校《水经注》,为指正其讹舛,缘限于官书,未能更正,东原每引为憾邵二云编修著《尔雅正义》,取以相质,亦为驳正三十余条归里后,阮文达督两广,聘任通志总纂,兼掌粤秀书院卒年七十八先是,尝取《汉书》《史记》《十三经注疏》,凡陆氏所未备者录之,为《经典释文附录》又著《历代声韵流变考》,不戒于火,存稿被毁馀书已利者,有:《吕氏春秋正误》二卷,《淮南子考证》六卷,《楚辞韵辨》一卷,《测天约术》一卷,《临池琐谈》一卷,《赐书堂集》六卷未刊者,有:《大戴礼记正误》,《老子正误》,《荀子正误》,《天学脞说》,《营造约旨》,《天玉秘旨别传》,高邮王念孙序其书,许为皆有以发前人所未发云○陈芳绩陈芳绩,字亮工,江苏常熟人生当明季,甲申国变后,即弃举业,隐居教徒,日以著述为事,究心天文地理之学既著《天下郡县舆图》,复博观二十一史,广搜天下志乘,按其山川城郭形势位置,究其历代渊源,慨焉有志创《舆地沿革表》以有虞之十二州,秦之四十郡,汉之千四百五十县为纲,而取汉以下诸史地志为目,旁参唐宋以来舆地书及各省郡县志经纬之,成书四十七卷表分三等,曰部表,曰郡表,曰县表自古迄今,凡一郡一邑之置废分并迁徙升降,虽在六朝之分裂、十国之割据,莫不博考详稽,条分缕析,千枝万叶,而使统归一本;俾阅者开卷了然,搜古则知今,寻分则见古。

      凡说有不同者,皆明辨而备注之,庶后人不执两端之惑;其未能确然者两存之,以俟将来诚绝业也!初,其大父名梅,为顾亭林所倾服,故少与亭林游从有素,学具根柢,盖基于此稿旧藏邑中屈氏道光中,邑人黄廷鉴精加雠校,张大镛为刊之,始传于世云○陈澧陈澧(1810——1882),字兰甫,广东番禺人九岁能为诗文十七,补博士弟子,入粤秀书院肄业二十三举于乡六应会试未第,拣选知县到班,不欲出仕,请加国子监学录衔同治乙丑,诏沿海各省绘地图,督府属任其事,成《广东图》以进为学海堂学长数十年至老,为菊坡书院山长以经史及汉魏六朝唐宋诗文教士,与诸生讲论文艺,勉以笃行立品光绪七年,用耆年硕德,赏五品卿衔卒年七十三门人请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