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业物流论文范文谈述基于灰色关联的上海市制造业与.doc
14页物流业物流论文范文:谈述基于灰色关联的上海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关联发展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灰色关联的上海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关联 发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物流业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 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i=h 2, 3,…,n) (2) 6•关联度排序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排列关联度的先后顺序关联度越接近1, 说明关联程度越大判断依据:一般认为,在关联分析过程中,关联 度越接近1,则认为关联度越大;当关联度在0・4以下时,则认为关 联度弱;关联度在0.4〜0.65之间吋,则认为联度一般;关联度在 0. 65-0. 85之间时,则认为联度较强;当关联度大于0. 85时摘要:制造业与物流业存在着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作 为制造业发展支撑的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制造业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 角色,近年来更出现了两者交融加速的态势,因此两者必须相互协调、 互相发展在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从计量经济 学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相关性,发现上海市制造业 与物流业没有实现很好的联动发展,对此提出了推动上海市制造业与 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倡议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灰色关联;联动发展;上海1673-291X (2012) 33-0210-03引言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互为依托,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沟通和 衔接,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相互融合、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 和基础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 向,围绕客户自身的需求而展开;站在物流业的立场上,制造业就是 当前物流业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物流业重要的目标客户,2011年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万亿元,其中工业物流总额143.6万亿元,占 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约为90%,制造业的发展释放了物流需求,是物 流业产出的垂要需求部门另一方面,物流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 现代化的生产必须以现代化的流通作为辅助,制造业的发达需要物流 业给予强大的支持,离开了现代物流业,制造业的货物采购、供应和 销售会不畅,生产会中断,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 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3%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 用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5%以下;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 步提高;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总部、大型综合物流企业以及专业化物 流服务企业数量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上海将以高端物流服务为核心,加快物流业向“高 效率、高增值、低消耗”转变,使上海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引 领示范高地,形成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核心功能相匹 配的,初步具有全球物流资源配置功能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和全球供 应链管理中心之一。
在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产业规模化 发展面对市场饱和、同质化竞争的瓶颈期,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产品 价格难以提升,利润下降因此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物流效率、降 低物流成本的内涵式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发展上海制造业 与物流业得联动将是上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耍内容自从2007年国家发改委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 展大会以来,国内学者对于“两业联动”进行了研究,但多数停留在 企业层面和定性分析北京的李舜萱阐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内 在关系,分析了制约两者联动的三个关键因素,并提出推动制造业与 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策略[1]王彦庆剖析了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 的目前状况,提出从六个方面进行联动,并对每一具体方面提出了联 动的可行性措施[2] o本文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上海市制造业与物流 业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提出推动上海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的一些倡议一、灰色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策略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 研究少数据、信息不确定性理由的新策略灰色系统模型对实验观测 数据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宽广冃前,灰 色系统理论应用范围已拓展到工业、农业、社会、经济、能源、地质、 石油等众多科学领域,成功地解决了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大量 实际理由,取得了显著成果。
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 列一般选取为参考数列Xt0 (t=l, 2, 3・・・k),选取xti (i=0, 2, 3-n, t二 1, 2, 3…k)为比较数列,xti (i=0, 2, 3-n, t二1, 2, 3…k)表示每个数列xi在各个时 刻构成的向量2. 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初值法 的无量纲化,即所有数据均除以第一个数据,然后得到一个新数列, 这个数据集是各个不同吋刻相对于第一个数据的百分比3•计算灰关联差异比较数列以x0为参考序列xl, x2, x3,…, Xi为比较序列,得到灰色关联差异数列为:A l={|xl0~xl1|, |x20-x211 , | x30-x311 ,…,I xtO~xt11}A2={|xl 0~xloIX2I XoIX3o13o1XX2oIXr+2 0 2 一 I —- X -3OIX2i ,…,xtO-xtil)(t=l, 2, 3,…,k, iT, 2, 3,…,n)其中,minim in 11 xtO~xti | 和 maximint|xtO~xti I被称为两级最大差,其中分辨系数通常取定^=0.5, 4越小, 关联系数差异越大,区分能力越强。
4. 求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关联系数公式 如下:Y ti= (t=l, 2, 3,…,k, i=l, 2, 3, •••, n) (1)5. 关联度计算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 刻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进彳亍 整体性比较因此有必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求 其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关联度 计算表达式为:Y i =Y ti (t二 1, 2, 3,…,k, i二 1, 2, 3,…,n) (2)6•关联度排序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排列关联度的先后顺序关联度越接近1,说明关联程度越大判断依据:一•般认为,在关联分 析过程中,关联度越接近1,则认为关联度越大;当关联度在0.4以 下时,则认为关联度弱;关联度在0.4-0. 65之间时,则认为联度一 般;关联度在0. 65-0. 85之间时,则认为联度较强;当关联度大于 0.85时,则认为关联度非常强,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很强二、上海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灰色关联分析指标的选取目前中国物流统计工作才刚起步,国家统计局没 有对物流进行独立核算,本文选取货运量这个物流业的代表性指标以 及制造业增加值、批发与零售总额、地区牛:产总值这三个影响物流业 的制造业相关因素作为灰色关联分析的参考指标。
因为根据物流的特 点,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活动形态,一个完整的物流 体系可以没有其他活动,但是必须要有运输,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物流 由于研究数据有限,而且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所 以选取工业总价值代替制造业增加值商品销售总额的发生必定伴随 着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相关活动,所以选择商品销售总额指标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但是为了数据的一致性,用商业增加值代替商品销售总额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体现了物流运转效率的高低,2010年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 8%,同比下降0. 3个百分点,说 明物流运转效率有所提高所以要选地区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本文分 别计算2000—2005年、2005—2010年的货运量以及货物周转量及其 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从上页表2中可以得到,工业增加值、商业增加值以及地区生 产总值在分辨率为0. 5的情况下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 65-0. 85之间, 达到了显著关联水平其中工业增加值与货运量的关联度最高,这与 上海的工业所处的地位有关上海工业已连续二十年保持二位数增 长,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其产值甚至 超过了广州和深圳的总和,产业基地和工业区建设为以物流业为主的 生产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以上分析可知,影响上海货运量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工业增加值 和地区生产总值,最后才是商业增加值可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 展的协调度虽然达到了显著水平,但为了加快实现以服务业为主的产 业结构发展目标,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它与制造业的 联动发展还必须大力推进三、上海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倡议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主体由原来的制造业逐步转移到服务业,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推动了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快速 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1 2下一页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灰色关联的上海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关 联发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物流业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 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文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策略. 综合运输,2009, (11 ): 50-53. 上一页 12比重70%以上,生产服务业乂占笫三产业的70%以上生产服务 业的快速发展又反过来渗透到制造业,推动了制造业的内涵提升和结 构升级发展上海物流业,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需要制造 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这对于增强上海制 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推进产业基地与物流基地的协同发展。
上海的产业基地包括 微电子产业基地、汽车制造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精品钢材 基地、装备产业基地和船舶制造产业基地上海必须重点发展口岸物 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形成洋山深水港、外高桥、浦东空 港、西北综合四大物流园区和钢铁、汽车、化工、装备制造业四大物 流基地另外,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 基地与物流基地、物流园区联动,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推进企业物流的创新发展上海要创新企业物流运作模式, 制造业企业耍运用供应链管理技术与现代物流理念,实施流程再造, 推进企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 以及废弃处置等环节的物流一体化运作;流通企业要采用先进的物流 管理技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强化自身 的物流能力3•推进先进技术的应用发展一是加快推动E叽、WMS、GPS等 成熟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支持电子标签(RFID)等新兴技术在危险 化学品、食品冷链、保税车辆和集装箱、托盘管理等方面率先推广应 用二是加快建设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产业基地、工业区以及物 流园区、专业物流基地资源,建设一体化、一站式的行业物流综合服 务平台。
4•推进物流市场的培育发展一是推进制造业物流外包推动 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自营物流为主的企业物流外包,提升电子 信息产业、化工产业等行业的国际物流服务能力二是培育制造业物 流市场主体鼓励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培育一批 规模大、功能强、服务水平高、与产业配套紧密的制造物流企业支 持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实力较强的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建立 国内外物流渠道,形成国际化、网络化物流企业培育一批为石化、 汽车、医药、电子、食品等行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 物流企业认定一批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物流企 业为高新技术企业5.推进长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