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通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03474268
  • 上传时间:2022-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通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试卷整体难度:中等难度模块/分值题号考点难易度答案易错点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3分1字音、字形易磨练 敏锐 纯净“练”误写成“炼”词义是 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经受锻炼磨练意志 ; 在工作中磨练自己.此题考查拼音拼写以及汉字书写,要注意不要和其它字混淆2词语理解中等启迪词语放在具体句子中含义和语境理解不够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启迪”指开导;启发启蒙”指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或指普及新知识,使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所以用“启迪”3修改病句中等将“播下”改为“刻下”;或将“烙印”换成“种子”句子主干提炼不出,搭配不当此题考查学生改句的能力,注意动宾搭配合理4语文实践题、名著阅读、口语交际中等(1)示例:阅读文学名著、观看励志电影、参观英雄故居等2分,写出一个即可)(2)示例:秦老师,您好我是本校文学社社长,很冒昧打扰您,想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来我校做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2分)时间初定为6月20日下午两点,地点是学校礼堂不知道您是否方便?(2分)(3)示例一:《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使他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

      阿长买来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乃至在文学上影响了他一生3分) 示例二:《父亲的病》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到人生的伤悲 示例三:藤野先生是鲁迅在 留学时的老师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藤野先生还特别理解和尊重他,尊重他的人生选择这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生活习惯、治学态度和日本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分)仿写能力不够,没有理会示例的动宾结构;的内容交代不清,缺少礼貌用语;文学常识不熟悉(1)此题把语文实践与仿写句子结合起来考查2)此题考查口语表达,称呼,自我介绍,告知目的以及必要的时间地点,礼貌用语都在此题中综合体现3)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把握有人没有认真仔细阅读原著,导致失分不少5古诗文默写中等(1)白露为霜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江山代有才人出 (4)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易错字和古诗词的综合运用有一定难度此题考查对名句的背诵和积累。

      1)-(4)是一般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特别要注意现代诗歌的背诵和积累5)是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抓住题干中的“心胸气魄”来思考6)是运用性默写填空完成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成长环境”即可得出答案二、古诗文阅读23分6古诗词鉴赏易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3分)得描绘出景色,散文化表述生硬不形象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7古诗词词语赏析难“送”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1分)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分)答诗句鉴赏的方法把握不全面,不能通过诗文准确把握表达思想此题考查对词句的赏析注意前句“徐行”“不记”,身心活动已经表明诗人流连春色完成时,要联系修辞手法,描述内容以及诗人心境来一一解答8文言文断句中等其/亦知/勤事之酬耶   句子理解错误,断句有偏差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9文言文字词解释中等(1)向北 (2)靠近 (3)水的北面 (4)叹气(每个1分)第三题易答错,古地理文化知识不熟悉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

      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如(1)可联系《小石潭记》中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3)“阳”可联系《愚公移山》中的“河阳之北”;(4)“太息 ”可联系《陈涉世家 》中的“陈涉太息”10文言文翻译难这山峰大概是庆忌塔的旧址其”“盖”“址”翻译错误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盖”“址”11文言文段落分析中等视角 听觉 高峻 空旷(每空1分)不能准确写出什么角度以及景色特点理解有偏差此题考查对写景角度的把握,此段描写小港景色开始要抓住“下视悬崖百尺”以及“ 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12文言文内容理解难《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凄凉抑郁的心情;(2分)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抒发了物是人非,壮志难酬的感慨2分)  不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答题不全面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各自”两字,结合注释背景思考解答三、现代文阅读39分13图文信息提取中等材料A讽刺了父母只顾自己的玩乐,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问,但却要求孩子考出好的成绩4分)概括不全面此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甄别,涉及图文信息的提炼,完成时,应围绕讽刺对象及其错误做法展开。

      14文章内容概括中等父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2分)母亲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把孩子带进现实2分)不能准确判断对白中心,不能巧用对白关键词句解题此题考查对人物语言中心的把握完成时,首先应知道对白双方的主要观点,然后再进行提取15文章句子理解或论据类型(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中等俞平伯的教子方法是事实论据1分)论证了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孩子“精神成长”2分)论据形式判断不准确,作用效果答不全此题考查对论据形式的把握,论据形式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或者说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16文章感悟中等提示:可以同意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也可以同意材料C中作者的观点能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文章和生活的兼顾,既要结合文章内容又要联系生活实际,缺一不可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应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材料B毕胜男的观点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把孩子带进现实材料C的观点是实现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家长要有耐心、信心和平常心,如此孩子是不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的17文章理解概括中等(1)过去父亲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给“我”高等数学,现在却变得健忘、迟钝2)过去父亲健步如飞,现在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3)过去父亲是“我”的依靠、“我”的保护神,现在父亲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4分,每点2分,写出两组即可)  概括不全面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完成时,注意概括清楚人物和事情18文章句子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中等情景交融,(1分)渲染了雪夜里“我”跟随父亲去接母亲时的欢快的心情,(1分)为下文的叙事和抒情做铺垫1分) 不清楚景语皆情语,答题不能结合文章回答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我们一般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该句是在文章中间,又是景物描写所以内容上烘托我的心情结构上铺垫下文19文章句子赏析中等示例:把父亲比喻为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写出了父亲的老迈,排比句一气呵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怜惜之情,有淡淡的忧伤4分,意对即可)答题步骤不清晰,答题不全面 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从题干可以知道,该题要求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选一个熟悉的角度可从修辞或者语言的整散角度进行分析20文章句子理解难时间的流逝是无情和沧桑的,唯一不变的是亲情,它就像是“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温暖,又像是“锦上之花”,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馨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亲情,善待亲人。

      4分,意对即可)答题有偏差,多数只能写出表面的含义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完成时,应弄清楚“雪中碳”和 “锦上花”其实就是给人的温暖与慰藉21片段分析难【甲】作者看到爸爸满头白发,想到父亲一生的辛劳沧桑,对父亲充满着怜惜而流泪3分)【乙】“我”读了父亲的来信,想到了父亲的艰难和困顿,流的是伤心之泪,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3分)(意近即可)答题有偏差,忽略题目中要求的是从流泪的原因角度来比较此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完成时,注意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四、作文65分22作文难1题目的分析和把握2作文能力3卷面4临场发挥能力5心理素质思路点拨:一、关键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这个作文题目中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相逢,一是暖,在审题的基础之上进行认真构思,要发挥出我们平时积累的素材、语言今年的作文题比较符合南通一贯以来的命题思路——通过叙写一件完整的事情,从细致描写中体悟情感二、内容:新鲜的生活体验,独到的感悟见解《一次相逢一份暖》,看上去非常容易,不就是写两个人相逢,在相逢的过程中享受到浓浓的暖意,事实上,大家都如此想,文章想要写出点新意来就特别困难了考场上看到这个题目时,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文章选材方面需要有一定的特殊性,这里的相逢其实是指一种新鲜的际遇,切切不能写成了平时熟稔的人与事作文内容要有真情实感,要有生活基础,通过作者个人感受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

      三、技法:以小见大,准确切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温暖本身是一个很熟悉的立意,在日常作文练习中多有涉及,立意不难掌控如果考生对温暖的立意把握准确,同时在素材选取方面精心琢磨,比如讲述一次旅行、一次和陌生人的萍水相逢、一次在熟悉风景里发现不一样的细节等等,通过一些新鲜的生活体验,升华出与众不同的感悟,落脚到温暖上讲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就不难得到好分数在内容上没办法超出别人,可以在词语上胜出平时积累的词语,然而,就算满脑子的好词好句,如果不善运用,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高妙到什么地方去文章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平日里积累,慢慢渗透出来的,就像蒸馒头,没有一定的火候,是很难吃出麦香味来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