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港高桩梁板式集装箱码头结构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公开DOC·毕业论文.doc
98页上海港2号码头工程设计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No.2 dock of Shanghai port摘 要上海港2号码头毕业设计主要以码头主要尺度确定、平面布置、结构选型、码头主要结构和构件的设计计算和码头整体稳定性验算为主要内容通过查阅相关设计手册、书籍、系列规范和参考已经修建工程设计资料进行结构选型、码头型式确定工程依据资料选取了高桩码头为设计方向高桩码头不仅符合本次设计的工程条件,而且是常见的码头结构型式,在长江流域多采用这种形式同时,高桩码头对以后码头向深海方向发展研究有很多帮助确定主要方向之后便进行工程设计,包括船舶作用力、面板计算、纵梁设计、横梁设计、桩基验算、靠船构件计算和码头整体稳定性计算等内容,其中部分内容运用相关软件如易工软件进行计算或验算通过对码头主要构件的选型以及计算,以熟悉高桩码头结构设计和高桩码头优缺点,为以后工作、学习做扎实铺垫此次设计顺利完成了设计任务,最后绘制了码头平面布置图、码头主要结构施工图、指定构件的配筋图关键字:高桩码头;纵梁;横向排架;大直径管桩 Abstract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No.2 dock of shanghai port mainly determines the major scale, layout, structure, selection,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of the main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of port and the overall stability calculation . Through accessing to relevant design manuals, books, family norms and reference datas that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structural engineering design , we can work out the proper type for the terminal. Project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data for the design direction of high-pile wharf. High-pile pier is not only proper for the conditions of this design project, and is a common terminal structure type, in the Yangtze River area. Meanwhile, the high-pile pier can render a service in the filed of deep sea terminal in the future. After having determined the main direction of project design, we can calculate most parts including the ship force, panel calculation, longitudinal beam design, beam design, pile foundation checking, calculation and the terminal by ship components and the overall stability. Part of the calculation of content, we can make use of the work-related software such as Easy software for calculation or checking calculation.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terminal, we can become familiar with high-pile wharf and with high-pile whar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 to make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 and study.We succeed in finishing the design task, and finally draw the terminal floor plan, the main structure of terminal construction plans, specifying components of reinforcement plan.Keywords: High-pile pier; longeron; transverse; large diameter pile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11.1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及现状 11.2 高桩码头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21.3 高桩码头在工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31.4 高桩码头今后的设计施工方向 31.5 上海港历史发展及其现状 41.6 地理位置及航运条件 51.7 上海港旧码头改造主要研究内容 6第二章 总工程概况 72.1 营运资料 72.1.1 货运任务 72.1.2 船舶资料 72.1.3 建筑物的结构等级 72.2 自然条件 72.2.1 设计水位 72.2.2 水文 72.2.3 气象 82.2.4 地形地质 82.3 平面布置以及工艺设计 92.3.1总体布局 92.3.2 码头泊位确定 92.3.3 平面布置 102.3.4 施工条件以及设备材料供应 122.3.5 平面布置简图 12第三章 结构选型 133.1 结构选型及方案设计 133.2 高桩码头的结构形式 153.3 码头尺寸拟取 16第四章 码头荷载计算 174.1 永久作用 174.2 起重机械和运输机械荷载 174.2.1 门机荷载 174.2.2 流动机械 174.3 船舶荷载 184.3.1 作用在船舶上的风荷载 184.3.2 作用在船舶上的水流力 184.3.3 系缆力 204.3.4 撞击力 214.3.5 挤靠力 22第五章 面板计算 245.1计算原则 245.2 计算跨度 255.3 作用计算 265.4 作用效应分析 275.4.1 短暂状况(施工期) 275.4.2 持久状况(使用期) 285.5 作用效应组合 305.5.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组合 305.5.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效应组合 315.6 配筋计算 325.7 面板弯矩作用的裂缝验算 34第六章 纵梁计算 366.1 纵梁断面尺寸 366.2 计算跨度选取 376.2.1 简支梁 376.2.2 连续梁 376.3 作用 386.3.1 永久作用 386.3.2 可变作用 386.3.3 作用效应分析 396.4 内力计算 406.4.1 施工期 406.4.2 使用期 416.5 计算示例 436.5.1 计算图式 436.5.2 弯矩计算 436.5.3 剪力计算 466.6 作用效应组合 496.6.1 组合形式 496.6.2 门机轨道梁计算结果 506.6.3连系纵梁计算结果 556.7 纵梁配筋 586.7.1 门机轨道梁 586.7.2 连系梁 596.8 裂缝宽度验算 616.8.1 门机轨道梁 616.8.2 连系梁 61第七章 横梁计算 637.1 工程基本信息 637.2 组合信息 637.3横梁荷载计算 647.4 配筋计算 727.4.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27.4.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37.5 裂缝宽度验算 747.5.1跨中抗裂验算 747.5.2 支座抗裂验算 74第八章 桩基计算 758.1 概述 758.2 桩轴力计算表 758.3 桩截面配筋验算 78第九章 桩帽配筋计算 809.1纵向桩帽配筋计算 809.1.1 受弯配筋 809.1.2 受剪配筋 819.2 横向桩帽配筋计算 819.2.1 受弯配筋 819.2.2 受剪配筋 82第十章 靠船构件的计算 8410.1 概述 8410.2 靠船构件断面形式 8410.3靠船构件的计算 8410.4 靠船构件的配筋计算 8610.5 靠船构件弯矩作用裂缝宽度验算 87第十一章 岸坡稳定计算 8911.1计算原则 8911.2 稳定验算 89结 语 91致 谢 92参考文献 93第一章 绪 论1.1 中国港口发展历史及现状鉴于港口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在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回顾过去,我国港口先后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第一阶段是恢复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 由于战争使港口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主要对港口进行恢复和重建全国港口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建立了"集中统一、分级管理、政企合一"的水运管理体制,由国家为主导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和管理港口,使中国港口获得了新生港口吞吐量从建国之初的1000万吨,到70年代初首次突破1亿吨第二阶段是起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一阶段以大力建设新码头、努力提高港口吞吐能力为主要特征当时,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港口的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港口建设高潮,到1978年港口新增吞吐能力1亿多吨,吞吐量达到近3亿吨,成为中国港口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点积极发展港口主枢纽、建设专业化深水泊位、改革港口管理体制等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沿海14个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的开放,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交通部提出了"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长远规划,我国迎来了第二次港口建设热潮。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在第三阶段全国新增吞吐能力6亿吨,是第二阶段的6倍,港口吞吐量达到22亿吨,中国港口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谱写了中国港口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第四阶段是我国港口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中国港口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启动了新一轮港口管理体制改革,2003年《港口法》颁布实施,2006年《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出台,形成了第三轮港口建设高潮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优化港口结构,努力建设港口强国,全面开创港口发展新局面,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旋律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8亿吨达到7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3700万箱到2007年1.2亿箱,实现了从千万箱到亿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