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开放大学土壤地理学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23年秋.docx
4页江苏开放大学土壤地理学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23年秋注意:学习平台题目可能是随机,题目顺序与本答案未必一致,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如果答案有疑问或遗漏或需要其它科目的答案,请在下载网站联系上传者进行售后一、江苏开放大学土壤地理学第二次作业简答题答案23年秋1、请论述碱土的成因正确答案:(1)气候:干旱、半干旱,大气降水量远远低于蒸发量,大量盐分积累降雨时,盐分下移到一定深度,蒸发时,不易溶解,活动性差的CaCO3、CaSO4等碱土金属盐类随水上升少,而NaCO3、NaCl等碱金属随水上升很快,长期下来表面积累大量盐分,形成盐土,当盐分中Na离子占优势时,形成碱土2)生物因素:许多耐旱性、耐盐性植物选择吸收,植物体内富集K、Na、Ca、Mg盐基离子,由于植物残体积累使土层积累碱性物质,土壤碱化如草原、荒漠草原星星草、碱蒿等植物3)土壤母质:(为什么南方也会有碱性土分布)如贵州、云南的石灰土,石灰岩中富含CaCO3,随水进入土体四川、重庆的土壤多属中性、微酸性,在石灰岩出露区也有石灰土分布2、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发展的影响特点。
正确答案:①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定向的②人类活动是社会性的,它受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③人类活动的影响可通过改变各自然因素而起作用,各自然因素对土壤发生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为影响的措施类型④人类对土壤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3、请论述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正确答案:1.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土壤支持和调节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供植物所需养分、水分和适宜的理化环境,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2.土壤圈与水圈进行水分平衡与循环,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及水平分布,也影响水圈的化学组成3.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大量及痕量气体的交换,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能量的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氮氧化合物和氨气,影响全球大气变化4.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着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循环,被覆盖在岩石圈的表层,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各种外营力的破坏4、土壤自净能力包括那几类?正确答案:答:物理自净,即通过扩散与稀释、淋洗、挥发、吸附、沉淀等使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的过程;(2)化学自净,即通过氧化还原、化合分解、酸碱反应、络合与螯合等过程,使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毒性减小或者消失的过程;(3)物理化学自净,即通过土壤胶体的吸附、解吸和凝聚等物理化学过程,使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毒性减小或者消失的过程;(4)生物自净,即指通过生物生理代谢,即生物降解与转化作用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或者活性降低、毒性减少或者消失的过程。
故土壤具有容纳消化污染物的性能(即土壤环境容量)5、怎样区分棕壤和暗棕壤?正确答案:暗棕壤多分布与温带湿润地区,腐殖质层厚,土壤颜色暗;粘化系数低于棕壤棕壤又名棕色森林土发育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中生型落叶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呈微酸性反应,心土层(B层)呈鲜棕色成土母质多为酸性母岩风化物主要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8~12℃,≥10℃的积温在4000℃上下,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干燥度0.8~1.1pH值:6.0-7.0;有机质含量:80以上;全N含量:2.4-4.5;全P含量:0.08-0.63;全K含量:7.5-24.6棕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盐基饱和度与pH呈正相关盐基饱和度多在50%以上,高者可达80%以上;而少数棕壤pH17me/100g)的现象,这与成土母质的岩性不同有很大关系暗棕壤是在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和针阔混交林下发育形成的,剖面构型为O-AB-Bt-C,表层腐殖质积聚,全剖面呈中至微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60-80%,剖面中部粘粒和铁锰含量均高于其上下两层的淋溶土暗棕壤又名暗棕色森林土,过去曾一度被称为棕色灰化土、灰棕壤直到1960年,经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才正式确立为暗棕色森林土即暗棕壤。
PH值:5.4-6.6,有机质含量:10.0-275.8,全N含量:1.49-13.19,全P含量:0.37-1.21,全K含量:15.7-19.3二、江苏开放大学土壤地理学第二次作业判断题答案23年秋1、我国土壤工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就把水稻土作为独立的土类划分出来,并明确地指出了水稻土的形成与灰化过程的本质区别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前苏联土壤分类制只停留在定性描述或半定量阶段,不能适应当前土壤分类向计量化方向发展的要求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在气候湿润、排水不良的地区,土层中的水分停滞时期较长,容易引起土壤沼泽化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一种土壤在空间分布有的是连续的,有的是不连续的,但一个单个土体内各处的土壤剖面变异不大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前苏联土壤分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地理发生学派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美国土壤系统分类虽不十分重视耕作土壤,但对水稻土位置的确立设定了具体指标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WRB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同样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但未能吸收俄罗斯、英国等国的分类的方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俄罗斯学者道库恰耶夫首先提出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认为土壤有它自己发生和发育的历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土壤剖面中只有很薄的A层,下面即是母质层C,称为矮短剖面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中国土壤分类坚持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结合作为土壤发生学分类的基本依据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一般而言,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壤,为盐基饱和的土壤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俄罗斯学者威廉斯创立了以发生学观点来研究和认识土壤的发生学派,为近代土壤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我国大约两千多年前的《管子·地员篇》对土壤种类描写得很详细,可以说是世界上有关土壤地理的最早文献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土壤分类的依据虽然不同,但两个分类系统作简单的比较是很容易的,然而作近似的参比就没有可能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土壤中的水和气是一对矛盾,土壤中水分多了,土壤气体就少了,因此调节水气矛盾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土壤孔隙中的水都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都是有效水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通常植物只能利用膜状水的外层部分和毛管水,重力水很少能直接供应植物的需要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土壤分类必须坚持以土壤属性为基础,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土壤分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9、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没有完全贯穿发生学原则,指标过于繁琐分散,有些高级分类单元概括广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0、土壤系统功能中植物的肥力库和能量的转化机虽是基本功能,但可以为其他物质所替代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1、黏质土壤通气性良好,团粒结构的土壤通气最好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2、美国土壤学者斯密斯是美国土壤科学的奠基者,他提出了美国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3、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马伯特等人对土壤形态、属性和分类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了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土壤进行分类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4、在好氧情况下,进行矿质化作用,在厌氧情况下进行着腐殖化作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