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详细.doc
14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简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已经建设部审查批准,发布实施全 文由建筑设计、建筑防火、建筑设备、勘察和地基基础、结构设计、房屋抗震设计、结构鉴 定和加固及施工质量和安全8 篇组成,共包括强制性条文1549 条现将其主要内容简介如 下:第一篇建筑设计包括:一般规定和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的规定;热工与节能、照明、 隔声和噪声限制等室内环境设计要求;屋面防水设计要求;公共建筑、居住建筑、防空地下 室等的专门设计要求共包括强制性条文192 条第二篇建筑防火包括: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及其构件耐火极限;防火间距,消防车道 等总平面布局和建筑平面布置要求;防火和防烟分区、建筑构造、建筑装修、火灾自动报警 装置等要求;安全疏散距离和出口宽度、疏散楼梯间、楼梯和门、消防电梯等的规定;室内 外消防给水、固定灭火设施、消防水泵房等的规定共包括强制性条文280 条第三篇建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管道布置、水质和防回流污染、卫生设备和水处理要 求;室内燃气管道、瓶装液化石油气、居民生活用气和公共建筑用气、烟气排除等要求;采 暖、通风、空调、制冷、自动控制、消声和隔振设备的要求;供配电系统、变电设备、防雷 等要求;电梯的要求。
共包括强制性条文154 条第四篇勘察和地基基础包括:一般地基和特殊性土地基的勘察及其成果要求;一般地 基、山区地基和特殊性土地基的设计规定;扩展基础、箱筏基础、桩基础的设计规定;基坑 支护要求;地基处理规定共包括强制性条文59 条第五篇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安全等级,结构荷载及其组合要求;钢筋砼结构、预应力 砼结构、高层建筑砼结构的设计规定;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钢网架结 构的设计规定;无筋和配筋砌体结构的设计规定;木结构的设计规定和防腐、防虫、防火要 求;玻璃幕墙、玻璃屋顶、饰面砖等围护结构的规定共包括强制性条文212 条第六篇房屋抗震设计包括:房屋的抗震设防依据和分类;关于地震影响、场地和地基 基础,建筑布置和结构选型,结构材料,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的规定;多、高层钢筋砼 房屋,钢筋轻骨料砼结构的设计规定;多层粘土砖、多孔砖、砼小型砌块房屋的设计规定; 高层钢结构房屋的设计规定;底层框架、多层内框架房屋、单层空旷房屋的设计规定共包 括强制性条文85 条第七篇结构鉴定和加固包括:砼、钢、砌体、木结构构件和地基基础的安全性鉴定; 抗震鉴定设防依据,砌体、钢筋砼、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空旷房屋、古建筑木结构的抗 震鉴定要求;砌体、钢筋砼、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空旷房屋、古建筑木结构、地基基础 的加固规定。
共包括强制性条文95 条第八篇施工质量和安全包括:一般地基、特殊土地基、桩基础、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的施 工质量要求;钢筋连接、钢筋砼结构、装配式砼结构,预应力砼结构等工程和冬期施工的施 工质量要求;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钢网架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块体和砂浆,砌 砖、砼砌块、配筋砌体等工程和冬期施工的施工质量要求;木材材质和干燥要求,木结构施 工和胶合木结构制作质量要求;屋面防水施工质量要求;燃气、通风和空调设备安装质量要 求;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建筑机械使用等施工安全要求共包括强制性条文 472 条《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2000年 1 月国务院发布的第279 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 理 条例》的一个配套文件,是参与建设活动各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政府等机构对执行 情况实施监督的依据国务院第279 号令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明确了政府质量监督的法律地位和主要任务,多处强 调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采取了违反条例的处罚措施,为解决当前建设工程质 量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手段,然而,在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强制 性标准有近2000 本之多。
而且在这些标准中除强制性条文外还包含了许多推荐性的条文, 这就对贯彻执行国务院第279 号令中有关执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造成了一定困难,《工程建设 标准强制性条文》是以摘编的方式将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规定汇集在一起,从而为执行国 务院第279 号令提供了基础条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编制和发布,也为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现行体制向“强 制性技术法规——推荐性技术标准”体制转变,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初步条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发布后,被摘录过的现行标准继续有效而且,前者采用的条 文序号与后者完全相同,两者可以相互对照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十忌”我国建设部从 2000 年开始,在现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对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 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利益的条款进行摘录,编制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包括 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电气工程等15部分,并在全国推行2002 年, 由于房屋建设的设计、施工规范全面修改,房屋建筑部分的强制性条文也相应进行了修订建设部同年以建设部令81号《实施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对参与建设活动各方责 任主体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处罚做出了具体规定,对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直接追究 刑事责任。
强制性条文(简称“强条”)实施以来,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强化人民环境意 识,防公害意识,杜绝重大质量事故、质量隐患,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强条” 贯彻力度不够,实施不全面、掌握不准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这里,我将以一名监理工程 师的身份,结合工程实际,总结出实施“强条”十忌,与同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忌:轻视程序性、管理性“强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中对施工验收程序,施工管理提出6 条强制性条文其中 3.0.3 条第四款规定:“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而在实 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在检验批、分项工程上很少进行自检,同过去一样,由资料员“闭 门造车”将检验批、分项工程资料填好,待一定时机交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在分部验收上, 除基础、主体两个部分外,其它分部也基本上不进行自检,只是事后由资料员填上相应的表 格交监理签字又如 条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 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按此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质量、 技术部门相关人员与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质量员一道,共同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 全面的检查,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系统的核查,确认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自评报告及竣 工申请报告,但实际上,现在很少工程能做到有公司一级对单位工程组织自检自评,一般好 的情况是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一班人进行自检自评。
以上情况表明,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正在削弱,特别是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能力正在削弱, 对一些挂靠企业,质保体系更是形同虚设对于以上轻视程序上、管理上“强条”规定的现象, 监理人员有责任做好如下工作:1、应提请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将施工方质量保证 体系的具体要求写进合同2、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照招投标书、施工合同的要求,认真 核查项目部的实际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如不能满足要求,如实向建设单位书面报告, 并责成施工方限期完善质量保证体系3、在实际的检验批、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 程验收中,如施工单位不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监理人员应拒绝验收,并向施工方提出 整改(自检)要求,并指出这是“强条”的规定,如施工方接通知后,仍不能建立有效的自检机 能,监理机构应向建设单位报告,直至建议更换施工单位二忌:建设单位为节约造价,而降低桩基检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5.1.5 条指出:“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 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50 根 时,应不少于2 根。
以上条款表明,对于穿软弱土层的震动沉管灌注桩、夯扩,都应对工程桩进行静载荷试验 但在实际实施中,建设单位为了节省试桩费用,常会采取如下几种做法:1、试桩做静载试 验,工程桩做大应变及小应变检测;2、只做试桩静载荷试验加工程桩小应变检测;3、工程 桩静载荷试验,但不论工程桩数量多少,均只做3 根试验,这些都是与“强条”相冲突的不 能对工程桩进行最直接有效的质量控制作为监理工程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觉得首 先要检查设计文件对试桩的要求与“强条”有无冲突,如设计不够明确,则在图纸会审时要求 设计人员加以明确如是建设单位擅自改变设计对试桩的要求,监理人员则应向建设单位发 出工作联系函,不按设计要求做工程桩静载试验是违反“强条”的,问题性质是严重的,也是 经不起检查的,万一基础出现意外,是可以直接定罪的三忌:未经设计同意,擅自进行钢筋代换《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5.1.1 条指出“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 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但在实际施工中,当现场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品种、级 别或规格时,施工单位往往按等级强度原则进行代换,然后经甲方监理口头同意,或搞一个 代换方案经监理文字同意,这都是与“强条”明显违背的,是十分错误的。
按“强条”要求,钢 筋代换必须由设计人员在对抗拉强度,抗裂缝能力、耐久性、构造要求等各方面进行核实后, 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四忌:钢筋、水泥不能按进场批次进行复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5.2.1 条指出:“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 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强条”7.2.1 条指出:“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 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 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l75 等的规定以上两条规定已执行多年,大多数施工企业一般情况下能够做到,但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也 常会出现违反以上规定的其一,当建设单位对钢材、水泥指定了品牌、厂家,其价格偏高 时,施工方往往采取按规定厂家、品牌少进一点,并取样送检,然后再换其它价格较低的产 品漏检;其二,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检测费用,在复检填上随意填大代表批量,如水泥按 200 吨限量填,钢材按60吨限量填,而实际进场材料与填写批量完全不符,这样使得某些 批次材料鱼目混珠,漏检。
对此,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材料监督管理制度其一,施工方必须实行严格的材料报验 制度,每批钢材、水泥进场必须通知监理人员到场参加验货;其二,监理人员必须每天密切 关注现场钢材、水泥的进场情况,结构施工阶段,监理应当每天24小时现场有人,应将每 天材料进场、复检情况记于每天的监理日志其三,监理人员一旦发现进场钢材、水泥漏检, 应及时向施工方发出监理通知,要求如实见证取样复检,并向建设单位报告,情节严重的, 应严肃处理五忌:对模板支撑的施工质量不能足够重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4.1.1 条指出:“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 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 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强条”4.1.3 条指出:“模板以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以上两条,在实际施工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未能严格执行,支撑系统无计算式、无设计或 设计、计算与实际完全不符,支撑设置凭经验,千篇一律,不认真考虑地基土的承载力及排 水情况,不认真考虑使用塔吊卸料的动荷载,不考虑高层超高失稳而出现的现浇砼垮塌现象 时有发生。
而周转材料不足,提前拆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