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样卷3).pdf
6页《《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样卷)样卷) 选课序号: 任课教师: 考试时间: 90分钟 姓 名: 学 号: 年级专业: 考试形式: ■闭卷 □开卷 双语教学:□是 ■否 需计算器: ■是 □否 修读方式: ■必修 □选修 □辅修 试卷页数 共 6 页 机考座位: 号机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得分 得 分 评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经济同盟与共同市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 A. 实现货物的自由移动 B. 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C. 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 D. 政策的完全一致 2、英国对钢铁(每吨 1000 英镑以下)的进口,征收 15%的关税,加征 100 英镑, 这种税是 ( ) A. 选择税 B. 混合税 C. 从量税 D. 从价税 3、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是 ( ) A.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 优惠贸易安排 4、H—O—S 理论认为,进行贸易的结果是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差别将 ( ) A. 扩大 B. 不变 C. 消失 D. 先扩大然后不变 5、日本对茶叶农药残留量规定不超过百万分之零点二,这种规定为 ( ) A. 技术性贸易壁垒 B. 禁止进口 C. 进口许可证制 D.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6、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主要是保护 ( ) A. 衰落的工业 B. 垄断的工业 C. 有前途的幼稚工业 D. 没有竞争力的幼稚工业 7、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 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 ( ) A. 偶然性倾销 B. 掠夺性倾销 C. 长期性倾销 D. 永久性倾销 8、从长期讲,影响一国货币币值的因素是 ( ) A、国际收支状况 B、经济实力 C、通货膨胀 D、利率高低 9、假定某国以 1990 年为基期,1995 年出口价格指数为 120%,进口价格指数为 7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国 1995 年净贸易条件为 171% 1B. 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化优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化 C. 每单位出口商品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 D. 若维持原有进口规模,出口数量应小于 1990 年 10、目前最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欧洲联盟 C. 亚太经合组织 D. 拉美自由贸易协会 11、要素禀赋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 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B. 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C. 不同的成本比利 D. 生产诸要素的不同供求比例 12、李斯特认为,保护幼稚工业的最高期限是 ( ) A. 10 年 B. 20 年 C. 30 年 D. 50 年 13、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 缔结关税同盟前的状况不同 B. 生产利得不同 C. 消费利得不同 D. 总收入不同 14、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 ( ) 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B、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C、出口增加,进口增加 D、出口减少,进口减少 15、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 外国货币,这表明 ( ) 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16、当一国经济出现膨胀和顺差时,为了内外经济的平衡,根据财政货币政策配 合理论,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C、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17、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高于进口原料的名义关税时,则最终产品的有效 关税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的关系是 ( ) A. 低于 B. 等于 C. 高于 D. 高于或低于 18、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使 ( ) A、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B、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C、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D、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19、共同市场是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实现了 ( ) A. 对外统一的关税税率 B.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C. 制定某些经济社会政策 D. 货物的自由流动 20、汇率采取直接标价法的国家和地区有 ( )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香港 2C、英国和日本 D、香港和日本 得 分 评阅人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比较优势原理 2、最适关税 3、贸易创造 4、 欧洲货币 得 分 评阅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1 分) 31、简述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5 分) 2、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观点?(8 分) 3、简述小国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对福利水平所产生的不同影响?(8 分) 得 分 评阅人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 41、如果即期汇率为 1 美元=1 欧元,3 个月远期汇率为 0.99 美元=1 欧元,试问 欧元兑美元 3 个月远期要升水还是贴水,年升水或贴水幅度为多少?(6 分) 2、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 D=30-P,供给曲线为 S=10+2P,自由贸易时的 世界市场价格为 1,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 品征收 100%的从价关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变为多少?(6 分) 得 分 评阅人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 51、试述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的优缺点,并分析两种政策如何在中国应用?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