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管理估值地各种计算方法.doc
14页公司估值的各种计算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 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 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 P/E (市盈率,价格 / 利润)、 P/S 法(价格 / 销售额)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 VC)市场, P/E 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 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 / 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 12 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 Forward P/E )-即当前市值 / 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 个月的利润)动态市盈率( PE)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下一年度的预测利润的市盈率等于股票现价和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测值的比值, 比如下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股票现价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值,后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现价除以后年每股收益Canadian Investment Review的 George Athanassakos 研究过,对于大公司为主的 NYSE的股票,买入低 Forward P/E 的股票表现更好,而对于较多中小公司的 NASDAQ股票,买入低 Trailing P/E 的股票表现更好。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 ,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 所以他们用P/E 法估值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 12 个月利润公司未来 12 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 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 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 30 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 15-20 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 7-10 了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 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 P/E 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 100 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 700-1000 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 200 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 20% -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 P/E 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 P/S 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 P/E 法一样市销率 ( Price-to-sales,PS)PS = 总市值 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 PS=股价 除以每股销售额。
市销率越低,说明该公司股票目前的投资价值越大收入分析是评估企业经营前景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销售,就不可能有收益这也是最近两年在国际资本市场新兴起来的市场比率,主要用于创业板的企业或高科技企业在NASDAQ市场上市的公司不要求有盈利业绩,因此无法用市盈率对股票投资的价值或风险进行判断, 而用该指标进行评判 同时,在国内证券市场运用这一指标来选股可以剔除那些市盈率很低但主营又没有核心竞争力而主要是依靠非经常性损益而增加利润的股票(上市公司)因此该项指标既有助于考察公司收益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又能有效把握其收益的质量水平分母主营业务收入的形成是比较直接的, 避免了净利润复杂、 曲折的形成过程, 可比性也大幅提高 (仅限于同一行业的公司) 该项指标最适用于一些毛利率比较稳定的行业,如公用事业、商品零售业国外大多数价值导向型的基金经理选择的范围都是“每股价格 / 每股收入 1”之类的股票若这一比例超过 10 时,认为风险过大如今,标准普尔 500 这一比例的平均值为 1.7 左右这一比率也随着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软件公司由于其利润率相对较高,他们这一比例为 10 左右;而食品零售商则仅为 0.5 左右。
而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业类上市公司市销率约为 2.13 ,四川长虹约为 2.82 ,新大陆约为 5.74 无论是风险投资没有上市的,还是已经上市的,电商行业的平均 PS值在 1-1.5 之间,亚马逊在 1.8 ,唯品会 5,聚美优品 6.6 ,京东如果按 17 美元上市, PS值 2.2 左右,当当的市销率是 0.5 对于增长型的互联网企业, 目前使用 P/GMV模型 为其估值 分子是每股价格或者公司总估值,关键看分母 GMV,即平台交易总量(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用这个模型来看,Uber 目前的估值远比滴滴打车高原因之一是因为 Uber 有自己的车队和定价体系,在车辆需求量高的时候 (比如节假日或者大型活动后)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车和司机资源, 且可以自动定高价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 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 并购的公司, 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 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 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比如 A 公司刚刚获得融资, B 公司在业务领域跟 A 公司相同,经营规模上(比如收入)比 A 公司大一倍, 那么投资人对 B 公司的估值应该是 A 公司估值的一倍左右。
在比如 分众传媒在分别并购 框架传媒 和聚众传媒 的时候,一方面以分众的市场参数作为依据,另一方面,框架的估值也可作为聚众估值的依据可比交易法不对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而只是统计同类公司融资并购价格的平均溢价水平,再用这个溢价水平计算出目标公司的价值3、现金流折现现金流量贴现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其未来全部现金流的现值之和由于在投资型并购中收购方只是短期持有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因此该种方法主要是对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价值进行评估 企业股权价值是使用股权资本成本对预期股权现金流量进行贴现后得到的 预期股权现金流量是扣除了企业各项费用、 本息偿付和为保持预定现金流增长率所需的全部资本支出后的现金流; 股权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投资企业股权时所要求的必要投资回报率 在计算出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价值之后, 将其与并购价格进行比较, 只有当被收购企业的股权价值大于并购价格时, 收购行为才是有益的 此外, 企业也可以通过比较各种收购方案的现金流量贴现值的大小来决定最优的并购方案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CFn:每年的预测自由现金流; r: 贴现率或资本成本)贴现率是处理预测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初创公司的预测现金流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贴现率比成熟公司的贴现率要高得多。
寻求种子资金的初创公司的资本成本也许在 50% -100 %之间,早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 40% -60 %,晚期的创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为 30% -50 %对比起来,更加成熟的经营记录的公司,资本成本为 10%-25 %之间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较为成熟、 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 比如 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就是采用这种估值方法4、资产法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 中海油 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这个方法给出了最现实的数据, 通常是以公司发展所支出的资金为基础 其不足之处在于假定价值等同于使用的资金,投资者没有考虑与公司运营相关的所有无形价值另外, 资产法没有考虑到未来预测经济收益的价值 所以,资产法对公司估值,结果是最低的5、战略型并购的的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方法战略型并购是指并购方以各自核心竞争优势为基础,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在适度的范围内继续强化主营业务, 产生一体化的协同效应, 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的并购行为 战略型并购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 强调为发展战略所确定的核心业务服务;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通过并购后, 往往能获得大于并购前双方收益之和的经营效益, 这部分新增的效益称为协同效应。
因此在战略型并购的价值评估中就不能仅仅采用对目标公司公司价值的单独评价方法,而需进一步考虑协同效应所产生的价值增值部分即兼并收购后目标公司的价值为:兼并收购后目标公司的价值=独立实体的价值 +协同效应的价值目标公司作为独立实体的价值可以根据投资型战略下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衡量,而协同效应的评估是判断并购是否可行与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 然而,协同效应的产生过程涉及到众多不确定因素, 如市场的反应、 并购后的整合等等, 因此其价值很难进行具体预测,至今仍属于财务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将简单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增量现金流量法:第一步, 计算并购所产生的增量现金流收益 并购后两公司由于协同效应而产生的总现金流往往超出了并购前两公司各自独立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之和, 这一超额的部分就称为并购所产生的增量现金流收益 第二步, 在估计出寿命期内各年的净增量现金流之后, 就可以选取适当的折现率通过折现得到协同效应所带来的现金流现值根据传统财务理论,战略型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因此,增量现金流量收益的主要来源有:1、经营协同效应所带来的增量现金流量 经营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后,由于经济的互补性即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产生,合并后的企业可以提高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具体表现为: ( 1)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是最常见的一种协同价值,而成本降低主要来自规模经济的形成 首先,规模经济由于某些生产成本的不可分性而产生, 例如人员、设备、 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及经营费用等,当其平摊到较大单位的产出时,单位产品的成本得到降低, 可以相应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规模经济的另一个来源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劳动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专业化既引起了由 “学习效果” 所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又使专用设备与大型设备的采用成为可能, 从而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 系列化、通用化的实现, 降低成本, 增强获利能力 由企业横向合并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带来协同效应 2)收入增长收入增长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而自然发生,例如,在并购之前,两家公司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都不能接到某种业务,而伴随着并购的发生、规模的扩张,并购后的公司具有了承接该项业务的能力此外,目标公司的分销渠道也被用来推动并购方产品的销售,从而促进并购企业的销售增长 2、财务协同效应所带来的增量现金流量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