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GDP三面等值探讨(2).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74140729
  • 上传时间:2022-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GDP三面等值探讨(修改稿)一、生产法与支出法计算GDP相等推导众所周知,支出法计算GDP公式如下:GDP=最后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最后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变化净出口=出口-进口消费奉献率=最后消费/GDP投资奉献率=资本形成总额/GDP净出口奉献率=净出口/GDP我们引入如下概念:消费品:用于居民消费的产品(产品涉及货品与服务,下同)或被居民用来购买消费的产品,按照习惯虽然居民购买住房是为了居住(消费),住房产品也不视为消费品消费品一般视为最后产品资本品:不直接用于居民消费的产品,例如建筑物、设备等投资性产品最后产品涉及消费品和资本品由于GDP是最后产品概念,出口的产品及进口的产品我们只能视为最后产品出口产品及进口产品其实有诸多不是最后产品,而是原材料,例如原油、铁矿石等,但只能视为最后产品原材料类产品我们一般归到资本品中,如果可以辨别,也可以划到消费品中生产法和支出法的GDP既然是相等的,那么它们之间相等的关系是如何推导而来的呢?我们不妨做一下尝试我们懂得对于最后产品而言有如下等式成立:期初余额+本期生产+本期进口-本期出口-本期销售=期末余额本期生产=本期销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出口-本期进口我们设:本期销售=本期销售消费品+本期销售资本品   存货变化=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净出口=本期出口-本期进口根据上面的假设,结合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我们可以推出:最后消费=本期销售消费品资本形成总额=本期销售资本品+存货变化事实上最后产品的期末期初余额涉及消费品、资本品,并不完全是资本品。

      因此支出法计算GDP中最后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的构造是错误的我们设:存货变化=消费品存货变化+资本品存货变化新构造最后消费=本期销售消费品+消费品存货变化新构造资本形成总额=本期销售资本品+资本品存货变化如果我们把最后消费称为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称为投资,上述构成才是消费与投资的真正构成事实上进出口也有消费品及资本品的构成出口=出口消费品+出口资本品进口=进口消费品+进口资本品考虑到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拉动作用(拉动的是外部世界经济),我们对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如下定义:消费=新构造最后消费-进口消费品投资=新构造资本形成总额-进口资本品出口=出口消费品+出口资本品上述的进口投资品中有的不是最后产品(我们视为最后产品),其中有也许是形成消费品的(例如原油),对消费和投资的构造会有一定影响,但估计误差不会很大如果能获得有关数据进行调节,则使消费与投资的构成更精确上述意义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才可以用来表达消费、投资、出口对GDP的奉献率消费奉献率=消费/GDP投资奉献率=投资/GDP出口奉献率=出口/GDP有时我们往往议论消费比例过低,经济增长重要靠投资拉动,这时用的消费概念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概念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其实是错误的(很无奈,月度数据发布这两项有,最后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没有)。

      最后消费不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资本形成总额也不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增长是生产概念,不是销售概念,不能用销售概念来谈论经济增长生产比前期多,体现就是经济增长销售比前期多,也许是前期生产本期销售,本期生产也许没有增长(数字阐明如下:去年生产30万亿,销售27万亿;今年生产27万亿,销售33万亿;今年经济是下降10%,不是增长10%)支出法并不全是支出(支出容易误解为销售实现,前面数字阐明中为27万亿及33万亿)概念,存货变化(前面数字中存货变化是-6万亿)就不是支出(销售)概念严格意义上讲用“支出”这个概念是不对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误解最后消费、资本形成总额都是支出(销售)概念消费、投资比例本来就不精确,我们又常常用其他数据替代,因此用消费、投资比例来判断经济增长构造与否合理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讨论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比例的合不合理仅从比例自身来看是没有道理的,核心是看生产的产品能不能实现销售如果大部分(98%以上)实现销售,则不管比例多少,都是合理的;如果实现销售比例(例如90%如下)过低,则不管比例多少(例如美国消费率70%以上,诸多汽车没有实现销售,阐明汽车生产过多),也是不合理的。

      我们不要在消费和投资比例上讲经济增长与否合理,这是没故意义的固然,理解消费与投资的比例,也是有用的消费比例过小,肯定也是有问题的,这阐明消费水平低,与生产是为了消费的目的不符在现阶段如果将住房消费记录在消费而不是投资中,也许更好某些(会使消费的比例增大,投资的比例减小)我们还可以定义广义消费和投资:广义消费=新构造最后消费-进口消费品+出口消费品广义投资=新构造资本形成总额-进口投资品+出口投资品此时:GDP=广义消费+广义投资广义消费奉献率=广义消费/GDP广义投资奉献率=广义投资/GDP人们之因此在生产法及收入法之外又弄出支出法计算GDP,其中因素之一肯定是有辨别消费、投资构造的目的综上所述,按照典型的定义,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是有问题的本文尝试进行修改,对的与否,也不能自判,希读者仔细研究此外,如果真要看经济增长,最佳还是看收入增长的状况(收入法),及生产增长的状况(生产法)如果看经济增长与否健康,应看产销率产销率如果在100%附近,则是健康的;产销率偏离100%过多(5%以上),则是不健康的如果看经济运营与否正常,则看基本大宗产品(粮食、石油、煤、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的价格如果价格波动很大,经济运营有问题;如果在低价位(成本附近),阐明经济较冷。

      如果在高价位(成本价格2倍以上),阐明经济较热如果价格在合理价位(成本价格1.5倍左右),经济运营正常收入增长率、生产增长率、产销率、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不用通货膨胀率)是判断经济的最重要指标这些数据中,产销率记录也许失真的概率最大,收入增长率另一方面,生产增长率再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较精确以上我们讨论了支出法计算GDP的措施及生产法与支出法计算GDP相等的因素结论如下:生产法与支出法相等是根据等式:期初余额+本期生产+本期进口-本期出口-本期销售=期末余额变化而来,其中的存货变化=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是最后产品的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化,不是非最后产品的存货变化支出法GDP=最后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本期销售消费品+本期消费品存货变化+出口消费品-进口消费品)+(本期销售资本品+本期资本品存货变化+出口资本品-进口资本品)=消费+投资    原定义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存货变化是错误的二、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GDP相等探讨我们以工业公司为例,此时GDP即为增长值增长值一般定义为总产出减去总中间投入,或者说是含税产值减去含税中间投入增长值=总产出-总中间投入     =含税产值-含税中间投入  =不含税产值-不含税中间投入+销项税-进项税=不含税产值-不含税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   其中:含税产值=不含税产值+销项税,含税中间投入=不含税中间投入+进项税应缴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以上便是生产法计算增长值的公式,计算增长值尚有如下计算公式:增长值=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营业盈余+应缴增值税   其中:营业盈余=增长值-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应缴增值税     =增值+应缴增值税-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应缴增值税   =增值-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      =不含税产值-不含税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  其他税是除增值税以外的税,一般为地税。

      我们将收入法计算增长值的公式进行变化:考虑到:营业盈余=不含税产值-不含税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增长值=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营业盈余+应缴增值税     =劳动者报酬+其他税+折旧+不含税产值-不含税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折旧-其他税+应缴增值税      =不含税产值-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 生产法与支出法的公式实际是同一公式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误把营业盈余当作营业利润(记录局的概念是那样的,但大错特错;营业盈余是生产概念,营业利润是销售概念,两者一般不相等)应缴增值税一般使用营业收入相应的增值税(实际应是产值相应的增值税)生产法计算的增长值与收入法计算的增长值总是不相等,那是由于公式用错了(偷换概念了)   读者如果想理解生产法与收入法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请阅读作者的《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增长值的计算公式》此处计算增长值是完全的生产概念国家记录局在收入法计算GDP时将营业盈余误为营业利润,成果导致了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成果的不相等结论如下: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GDP如果按真正的营业盈余及相应的应缴增值税计算,两者完全等值,由于两个公式的成果是相似的。

      三、支出法与收入计算GDP相等探讨由于生产法计算GDP=支出法计算GDP,生产法计算GDP=收入法计算GDP,因此有支出法计算GDP=收入法计算GDP但是一般波及国民经济核算GDP的教科书中不是这样推理的,教科书对不对呢?我们不妨做一下探讨国民经济核算中有恒等式如下:总收入=总支出这个等式相等是有前提的:在一种经济体系之中,每一次交易均有买方与卖方,买方的一种单位支出就是卖方的一种单位的收入换句话说,收入法与支出法计算GDP相等的因素是买卖行为同步发生此时支出法计算GDP的GDP显然是一种销售概念,不是生产概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根据销售概念计算出来的GDP(本处)与根据生产概念计算出来的GDP(前文)是不相等的根据销售概念计算出来的GDP计算公式如下:GDP(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有关概念意义如下:消费(Consumption, C)是居民或个人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涉及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投资(Investment, I)是为了将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需要用于购买物品的支出,涉及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前者是指厂房、新机械设备、新住房的增长,后者是公司存货的变化(此处存货的概念似乎不是最后产品)。

      投资是一定期期增长到资本存量中的流量,而资本存量是经济当中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 G)是指各级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涉及公务员的薪水和用于公务的支出,如政府建立法院、提供国防、外交、公共交通和公共教育等服务净出口是指货品和服务出口减货品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涉及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发售或免费转让的多种货品和服务的价值;进口涉及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免费得到的多种货品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步发生,因此服务的进出口业务并不发生出入境现象,一般把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本国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货品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前文按生产概念推导的GDP计算公式:GDP(生产概念推导)=最后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或写为:GDP(生产概念推导)=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长+净出口有关概念意义如下:最后消费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期期内对于货品和服务的所有最后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品和服务的支出;不涉及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