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6例疗效观察.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1362063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8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6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60耳分泌性中耳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先行鼓室穿刺抽液,再注入布地奈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布地奈德鼓室内注射R453A2095-1752(2013)32-0182-02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为:鼓室积液、传导性耳聋[1]发病与免疫反应、感染和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是引起小儿及成年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28例3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鼓室内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6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26例,年龄6~55岁,平均年龄为25.6岁。

      病程3~28d,平均15.6d,全部病例各耳均行鼓膜穿刺抽液有积液抽出,并排除鼻腔、鼻咽部、中耳占位性病变者按随机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史、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外耳道,用注射器连接消毒后的长针头,从鼓膜前下象限处穿刺鼓膜,吸出鼓室内的积液后予以抗生素及强的松口服治疗,1%的麻黄素溶液滴鼻,每日三次,连续治疗10天1.2.2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鼓膜抽液、口服抗生素、强的松、麻黄素滴鼻治疗基础上,在患耳行鼓膜穿刺抽液后,抽取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支缓慢注入鼓室内1.3疗效标准显效:耳闷、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恢复至正常,纯音测听:骨气导差在10db内;声导抗:呈A型,峰值0.3~1.5mm;有效:耳闷、耳鸣症状减轻,听力较前有提高,纯音测听:气导较前提高10~15db,但未达正常;声导抗:呈As型,峰值较正常偏低;无效:耳闷、耳鸣症状无减轻,听力较前无提高,各项检查无改善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3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例数(%)]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其病因机制复杂是大家所公认的目前已知与下述因素有关,①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功能发生障碍后,致使耳内通气不畅,中耳内逐渐形成负压,久而久之则造成鼓室积液[2]②致病微生物感染:该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③免疫反应:可导致咽鼓管黏膜发生水肿,从而使咽鼓管发生阻塞,致使中耳形成负压,使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造成鼓室积液[3]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上述发病机制,临床对其的治疗原则为:清除鼓室积液、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去除病因[4]布地奈德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其生物学效应是通过与人体细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来实现[5]由于具有与受体高亲和力,在黏膜部位可以聚集高浓度的药物,黏稠度大,在局部滞留时间长,全身生物利用率低,可以避免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影响布地奈德还可减缓黏膜的炎性反应及免疫抑制作用,有效促进咽鼓管黏膜上皮功能的恢复,促进中耳积液排出通过本组观察结果,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Reference[1]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耳炎的分类和分型(2004,西安)[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5.[2]王春芳,刘争,黄孝文,等.糖皮质激素对急性中耳炎积液影响的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4):167,168.[3]束维龙,汪银凤.渗出性中耳炎与免疫学的关系[J].医学综述,2009,15(2):245—247.[4]林国武,黄维国,姜鸿彦,吴伟敬.抗组胺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听力与咽鼓管功能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4):244-245.[5]王德云.皮质类固醇激素在鼻窦炎和鼻息肉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2007,22(3):14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