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走近国际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7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89408335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3M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5课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把握思维的奥秘 Ø课标要求课标要求··考纲研析考纲研析1.本考点是高考的重中之重高考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题型涉及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一般以热点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2.在备考中要特别注意:结合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所获得的成果,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结合党和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及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分析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1.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生理基础(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5)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2.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备考提示考纲呈现课标要求 Ø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自主预习自主预习u考点梳理 一、物质决定意识(全面认识意识的内涵) 1.意识的起源(考点1)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考点2)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的内容和形式(考点3)(1)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2)形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4.物质决定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4)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二、意识的能动性1.意识活动的特点(考点4)(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考点5)(1)能动地认识世界:人通过感官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通过“思维之眼”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2)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6)(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考点7)(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具体要求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u网络构建 u预习检测1.科学家发现,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 解析 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的反映,只有高度发达的人脑才具备进行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动物的大脑没有第二信号系统,B项符合题意。

      其他各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 B 2.分手不仅令人心理痛苦,还可能造成身体疼痛美国研究人员征募40名志愿者,他们在过去的半年中被迫与配偶分手,至今依然相当介意遭人拒绝研究人员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志愿者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他们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的大脑部位与对躯体疼痛反应的部位重合因此,分手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他们的躯体疼痛从哲学上看( ) A.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进行大脑定位的常用方法B.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C.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D.分手造成的心理痛苦是主观的,身体疼痛是客观的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心理反应属于意识活动,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体现了B项A项不是哲学道理,C、D两项错误答案 B 3.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解析 巴菲特的话具有选择性和预见性,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不能体现;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D项错误答案 B 4.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人的赞赏这两句名言都看到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解析 “赞美”“赞赏”都是意识的表现,人的心灵受到的影响体现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未体现,不选答案 C 5.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我国近几年一直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③④正确,②材料未体现,故选D答案 D Ø核心考点核心考点··题眼突破题眼突破核心考点核心考点1 意识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意识的本质、特点和作用•题眼突破 1.意识的特点 (1)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3)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的能动作用 3.走出对意识的四个认识误区(1)认为“有了人脑就可以产生意识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离开了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系统,意识就不会产生②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①人们的意识具有一致性,其来源都是周围的客观世界,其内容都具有社会性②意识还有差别性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人们面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身实践水平的制约,在广度和深度上也不同。

      (3)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借助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4)“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ü学习小贴士 注意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不可与大脑混淆,应明确电脑不能取代人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注意一些特殊的意识现象的实质,如梦境、文学作品、科学、感觉,常为高考关注 •真题调研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 1.(2013·江苏)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 本题以“江南style”为视角,考查意识的本质。

      抓住有效信息“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即可音乐中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体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正确B、C、D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答案】 A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2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2.(2013·新课标全国)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的意义,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是缩小了意识能动性发挥作用的条件,不选;“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可选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不仅能认识现象,而且能认识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表现为正确意识促进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发展),不是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选③;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不管哪一种)只有通过指挥人的实践才能实现,故选④;故该题选C。

      答案】 C 核心考点核心考点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题眼突破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 ①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规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等。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因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同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也受到客观规律的掌握程度制约 (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3)应用范围: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没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ü学习小贴士 不能颠倒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顺序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矛盾特殊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依据侧重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来认识解决问题,从辩证法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侧重于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唯物论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侧重点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内涵区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联系①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 ü学习小贴士 要注意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如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至于答什么,需要具体材料具体分析。

      •真题调研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 综合考查唯物论知识综合考查唯物论知识 3.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多样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解析】 本题的知识范围限定在唯物论知识中,可以先回顾唯物论的有关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此题难度不大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2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4.(2013·天津)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 ) 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漫画《坚持原则》讽刺一些人一味地坚持原则,忽视了从具体条件出发研究和解决问题,最终导致亡羊无法补牢,C选项正确故答案选C答案】 C u解题模板唯物论主观题解题方法唯物论主观题解题方法•典例解析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解析】 首先要正确分析材料,寻找关键词,读材料可知,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其次雷锋的勤俭节约美德可以转化为环保意识,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其次正确回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最后运用上述原理分析材料的关键词即可学雷锋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将雷锋精神转化为环保意识与志愿者精神,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方法技巧】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涉及到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运动及其规律性、意识的本质和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行为的哲学依据;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开展×××活动等在复习过程中,应熟记常用答题术语,即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要求 •举一反三 2008年-2013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20132012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逐渐步入正轨,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还需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20112010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受金融危机影响,总需求不足,经济发展滞缓2009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总需求旺盛,经济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大2008经济政策经济形势年份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我国调控经济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是从实际出发的表现在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中,国家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遵循了客观规律。

      【答案】 (1)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尊重了市场经济规律,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国家制订经济规划,适时调整经济政策,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国家调控经济既尊重了市场经济规律,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Ø社会聚焦社会聚焦··课堂探究课堂探究•社会聚焦因地制宜进行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进行城镇化建设 材料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走过了迅猛发展的20年截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依据国际经验,未来20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在行政手段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之产生的土地利用率偏低、房地产过度发展、社会服务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在未来10年内,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创新,将以产业发展、人口就业作为核心推动力,以更有效率、更具包容性为目标,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不能片面理解,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肆意曲解,变味成“房地产化”,要纠正城镇化就是圈地盖楼的误区,遏制各地再度掀起占地冲动推进城镇化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规律,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不断创新 •问题探究 1.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有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更好地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1)能动地认识世界:人通过感官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通过“思维之眼”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城镇化要与产业协同推进,要与就业统筹考量,要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不能片面理解,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肆意曲解,变味成“房地产化”。

      从哲学上讲,如何才能正确推动城镇化建设? 【提示】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城镇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城镇化认识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要在认识和把握城镇化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考向预测 城镇化建设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城镇化建设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城镇化规律,按规律办事因此,以城镇化建设为背景设置高考试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客观性与按规律办事等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 u创新训练1.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2 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实现4亿农民进城变市民的大潮然而,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具体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进度,决不能搞一刀切。

      这表明( )A.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社会发展由人的意愿决定 解析 “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具体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进度”说明解决城镇化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选AB、C与材料无关;D说法错误答案 A 2.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规划做不好,城市又往往是交通拥挤堵塞、环境污染恶化、社会分崩瓦解的渊薮因此,城镇化建设要( )A.做好规划,充分发挥意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探寻建设规律,按规律进行有序建设C.转变观念,在规划中实现城镇化D.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 材料表明,城镇化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做好规划,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故选B项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在规划中实现城镇化是纸上谈兵的主观主义做法,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B 3.城镇化要与产业协同推进,要与就业统筹考量,要与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不能片面理解,不能生搬硬套这表明城镇化建设要(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用系统优化的观点作指导③在建设实践中不断检验认识,发展认识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③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