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池阳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陕西省咸阳市池阳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B. 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C. 逆转录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D. 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参考答案: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A正确;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适所以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B正确;逆转录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C错误;不同地区甚至同一感染个体不同时期HIV的基因组都有较大差异,D正确2.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B.核糖体、线粒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C.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D.由m个氨基酸构成2个环状多肽,水解需要(m-2)个水分子参考答案:D3.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oC参考答案:D 4. 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溶胶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需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溶胶内被分解成丙酮酸 D.水是在细胞溶胶中生成的参考答案:D5.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外毒素主要通过⑤途经来刺激细胞3B.物质a为抗毒素,并且只能由细胞4分泌C.细胞2、细胞3不但来源相同,分化场所也完全相同D.细胞4分泌的物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参考答案:B6. 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上一时期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赤道面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参考答案:C7.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 ( )A.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吸收氧气,进行需氧呼吸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参考答案:A8.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麦芽糖B.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和盐酸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利用小麦根尖进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参考答案:D【考点】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还原糖鉴定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叶肉细胞中具有叶绿体,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C、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C错误;D、利用小麦根尖进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正确.故选:D.9. 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参考答案:B10. 下列与细胞核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孔使核质之间的物质自由交换B.高尔基体膜与细胞核的外膜直接相连C.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蓝藻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参考答案:C选项A错误,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核质之间的物质不能自由交换选项B错误,内质网内连细胞核的外膜,外连细胞膜选项C正确,克隆羊的诞生说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选项D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备注】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细胞的全能性和转录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11. 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生物多样性下降 B.各地普降酸雨C.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D.臭氧减少参考答案:C【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也大量增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日趋严重.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把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解答】解: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源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而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的,因此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故选:C.12.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为“2004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A.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C.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D.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参考答案:D13. 下列有关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B、D分别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的效应细胞B. 细胞B、C、D均能识别血清中的相应抗原C. A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有溶酶体参与D. 若④代表HIV病毒,则细胞C就代表效应T细胞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吞噬细胞,B为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D为效应T细胞,C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使靶细胞裂解详解】根据分析可知,B细胞为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的效应细胞为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A错误;C为靶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A细胞为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图示过程是吞噬抗原并将抗原分解产物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溶酶体参与,C正确;HIV病毒侵染T淋巴细胞,若④代表HIV病毒,则细胞C就代表T淋巴细胞,D错误。
故选C14. 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肝糖原、性激素的元素组成都完全相同B.抗体、甲状腺激素、DNA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C.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都由载体蛋白转运氨基酸D.利用双缩脲试剂可以将生长激素、生长素区分开参考答案:D【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糖类的组成元素;脂质的组成元素;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解答】解:A、胰岛素是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肝糖原元素组成是C、H、O、性激素是固醇,元素组成是C、H、O,A错误;B、抗体、DNA都是大分子物质,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络氨酸衍生物,不是单体聚合而成,B错误;C、细胞膜上由载体蛋白转运氨基酸、细胞质基质中由tRNA转运氨基酸,C错误;D、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生长素是吲哚乙酸,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利用双缩脲试剂可以将生长激素、生长素区分开,D正确.故选:D.15.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在细胞核中发生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分裂后期,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参考答案:D失于分裂末期,故C错。
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故D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6.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参考答案:C17. 人体肾上腺、胰脏和肝脏所共有的机能是 ( ) A.调节代谢率 B.合成尿素和尿酸 C.消化脂肪 D.调节血糖水平参考答案:D 解析: 肾上腺分泌的髓质激素可以升高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胰脏内胰岛的细胞和p细胞分别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别可以升高和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肝脏可将贮存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输送到血液中,也可以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将其转化成肝糖原,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因此,参与调节血糖的水平是这三种器官的共同机能,所以答案是D 18. 下面图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A.a—质粒RNA B.b—限制性外切酶C. c—RNA聚合酶 D.d—外源基因参考答案:D19. 图所示两实验装置,用以研究在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若在室温25℃的环境中做图中的实验,1h后,两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装置1装置2A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