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读写共生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706419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写共生,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    【摘 要】当前,学生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写作难、难写好”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在教学中,以“文”为突破口,关注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写作训练的落实,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习作能力的培养Key】品读;仿写;变通G633.3       A2095-3089(2019)09-0189-0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前,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写作难、难写好”的现象一提写作,就头疼,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文章,怎么就不能学以致用呢?写作文,难就难在,明明知道是这个样子,却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习作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有机结合,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渗透教科书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我们可以通过对文本品读中,去寻找习作的训练点。

      一、仿写,授习作之“渔”语文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善于运用这些训练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提炼,读后练笔,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1.关键句仿写每一篇文章中大抵都会有关键句,这些关键句在文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像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等在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关键句,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赵州桥》中的“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过渡句,将文章2、3自然段巧妙地连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写作训练点进行关键句的仿写,可以用“不但……而且……”去写写身边小伙伴的闪光点学生既感受到了关键句的秘妙,又能加以巧妙地运用,从而提高习作能力2.句群仿写模仿是最好的老师但凡入選教科书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精品文,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就不能单单停留在内容上,而是从文本出发,抓住习作训练点,学习作者的表达,去进行学法的传授在进行仿写训练时,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全篇的仿写,孩子们就会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处下笔,而从句群出发,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会降低难度,一课一得,把语言训练点落实得扎实而到位例如学习《荷花》时,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采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群去描写荷花的千姿百态。

      这个句群是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会常常用到的,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句群结构,展开想象,进行写话训练3.顺序仿写《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我们所熟悉的习作顺序很多,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等,单一拿出这些顺序让学生去写,会有一种生搬硬套的味道,而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便会水到渠成例如《雷雨》一文,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下雪,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进行顺序仿写,将自己熟悉的雪景,按照雪前—雪中—雪后这样的时间顺序描写4.结构仿写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常见的结构是总分结构、总分总结构等若单独拿出结构让学生去仿写,就会显得单一枯燥平时在进行结构仿写训练时,可以从段落的结构仿写开始,逐渐过训练渡到整篇文章结构的仿写例如《黄山奇石》一课,全文按照按总—分—总的结构,抓住“奇”字,向我们介绍了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我们可以先就一个段落的结构进行仿写在介绍“猴子观海”这一奇石时,作者就采用了分总的结构,先具体介绍了奇石的样子,再总写,告诉人们它的名字。

      而在介绍“仙人指路”这一奇石时,作者就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总写石头有趣极了,再具体写怎样有趣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将自己熟悉的景点有条理地加以表述,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习作素养5.方法仿写不同的文章在叙述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描写方法例如,写人的文章,有的侧重于人物的外貌描写,有的侧重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侧重于人物的动作描写,有的侧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寻找这些习作训练点,有效地加以引导、运用例如《争吵》一课中,对“我”的心理描写刻画得惟妙惟肖,其实,同样的事情,在学生身边也是频频发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仔细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从而能更贴切地去学习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二、变通,授习作之“翼”1.想象变通现行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进行习作训练在课文处,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既能训练学生的习作技巧,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空间,可谓一举多得也例如《玩具柜台前的小男孩》一文,可以进行故事续编:你认为小男孩会得到小汽车吗?请你接着往下编故事孩子们就写的很精彩: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小男孩又来到玩具柜台前,他还是那样目不转睛地盯着一辆辆小汽车。

      阿姨一眼便看到了这个懂事的小男孩,她走到小男孩跟前,弯下腰,悄悄地对他说:“孩子,请无论如何都要收下这辆小汽车,这是我女儿的心意不,阿姨,我不能要孩子,你就收下吧……”在阿姨的百般心意下,小男孩盛情难却,就决定用自己的劳动来挣得这辆小汽车后来的几天里,男孩小男孩每天都去帮阿姨打扫卫生,擦柜台,用自己的劳动向阿姨表示谢意,也得到梦寐以求的小汽车2.文本变通现行教材中,有童话、古诗、寓言等等不同的题材,文本的长短也不一,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对文本进行变通解读例如,在教学完《宿新市徐公店》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将古诗编写成一个生动的故事同样,对于篇幅长的文章,例如《将相和》则可以进行缩写练习等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读写共生,我们要以“文”为突破口,关注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重视学生写作训练的落实,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Reference[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2]徐飞.  《从“读写结合”到“读写共生”》.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