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6日-5927).docx
7页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6日-5927)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2019年12月16日-5927)1: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 )单项选择题A、直观技能B、体态表达技能C、提示技能D、批评技能 2: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单项选择题A、环境B、教育C、社会D、实践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洁性D、交往性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单项选择题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1902.年淆政府颁布但并没有正式实施的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单项选择题A、壬寅学制B、壬戍学制C、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 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单项选择题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7: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 )单项选择题A、学科B、顺序C、课时D、整体规划 8: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 )单项选择题A、文化B、教育C、学校D、知识 9: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 10:要开展教师进修提高工作,其内容一般包括( )多项选择题A、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B、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C、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D、先进教育技术的学习E、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11: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判断题对错 12: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错误率信息 )判断题对错 13:小学教育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判断题对错 14:为人师表首先是言传,其次才是身教 )判断题对错 15: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A、课堂导入B、课堂讲授C、课堂提问D、课堂板书 16: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单项选择题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 17: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单项选择题A、10、11~11、12岁B、11、12~14、15岁C、13、14~15、16岁D、7、8~9、10岁 18: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判断题对错 19:一次年终考核时,学校在考核时加了一栏“学生评估教师”一项,成绩一出来,我竟然是全校最低分,当时我非常愤怒地对学生一顿痛骂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我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的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迫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或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签名你认为这位老师应该如何做?( )[不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A、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身职业素养B、遵守各项教育法规C、平等对待学生D、尊重学生人格尊严 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孔子B、杜威C、昆体良D、思孟学派 2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22:3~5岁儿童的言语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这表明儿童发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3: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 )判断题对错 24:教师决定着教学的思想政治方向,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判断题对错 25: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其功能在于( )单项选择题A、引导B、促进和维持C、反馈D、评价 26: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 27: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都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判断题对错 2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 )判断题对错 2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单项选择题A、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30: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单项选择题A、教研组B、班级C、教师D、学生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A 解析 遗传提供的可能性无论多大,都必须通过环境才能实现。
3:答案B 解析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4:答案D 解析 略 5:答案A 解析 6:答案C 解析 该句是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7:答案D 解析 8:答案A 解析 康德认为,文化是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文化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 9:答案D 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10:答案A,B,C,D 解析 ABCD四项均属于教师进修提高的内容 11:答案正确 解析 (1)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2)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12:答案错误 解析 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 13: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4:答案错误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少年期指11、12~14、15岁 18: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9:答案A,B,C,D 解析 20:答案D 解析 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后来的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21:答案A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A 解析 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外铄论的观点 27: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8:答案错误 解析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