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doc
2页藤野先生教学设想: 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引出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 揣摩体味相关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细腻描述人物言行的写法 4、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 2、揣摩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入语: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些令人难忘的经历,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温暖,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痛苦,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奋斗的乐趣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也有过这样的时候,那就是他的老师我们已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看看在鲁迅先生的记忆中的另外一位老师 2、简介时代背景:国情,作者人生、思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并思考: (1)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 东京、仙台、北京 (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 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 4 —35 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 — 38 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2、再读课文,找出鲁迅对藤野先生感情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作者对老师的感情如何? ——感激、敬仰、怀念…… 三、研讨人物 1、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哪几件事?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2、根据上面事例,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中心词前面用恰当的修饰语作概括 答:鲁迅描写了一个( ) 的藤野先生 (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关心爱护、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四、探究阅读 1、为什么鲁迅对先生会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介绍鲁迅当时在日本的处境) 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背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处境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理解鲁迅在碰到象藤野先生这样的老师时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文章主要写藤野先生,为何要写东京的留学生和初到仙台的情况?或交待动机或正面衬托或反面衬托要区别对待 在这样的处境中碰到这样的一位导师,真的令人一生难忘所以在20年后,鲁迅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更会想起他来 3、阅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思考:在这段文字中先生要说出的是些什么话语我为什么良心发现的,增加了勇气,继续写文章?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最感动的时候?什么事情,什么人,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一组问题,其实是由问题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引出的,由这个问题带学生进入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对鲁迅当时处境的理解,对鲁迅对藤野先生情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感动。
六、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寿镜吾、章太炎、藤野先生加以比较,写一段话来,看看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