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对口幼师类语文试题卷.docx
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河南对口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河南省 2022 年普遍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留神:全体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自诩(. x“) B.咀嚼(. ji?o) C.笨拙(. zhu?) D.抚慰(. j?) 雾霭(. ?i) 粗糙(. z?o) 形骸(. h?) 梦魇(. y?n) 众目睽睽( . ku?) 断壁颓垣( . yu?n) 残羹冷炙( . zh?) 如意如意(ch?ng) .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精悍 B.谬种 C.阔绰 D.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担心 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网络的普及,不仅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 B.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 D.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阅历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4.依次填入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 水面 她像坐在一片 的 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一层薄薄通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崭新的荷叶荷花香 A.一大堆 B.一大片 C.一大堆 银白 纯净 纯净 银白 纯净 纯净 银白 纯净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 D.一大片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 5.以下名句、作品、作家对应错误的是 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 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陆游 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实甫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以下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 A.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着力描绘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表达对 故都之秋的眷恋,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B.余秋雨在《都江堰》中提出的观点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工程不是长城, 而是都江堰 C.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将山上家居小屋描绘成虚无缥缈、若隐若 现的空中楼阁,表现出喜欢、敬仰、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D.鲁迅的《拿来主义》表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看法摄取精 华,剔除糟粕 7.以下对诗歌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外观上是一首游仙诗,但主旨是表现诗人追求天性自 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B.《琵琶行》的主旨句是“同是天边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与琵琶 女的“沦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C.《雨霖铃》上片写长亭分别时的情景,下片写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 状 D.《孔雀东南飞》通过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幸福的婚姻生活,歌颂了忠贞的爱 情 8.以下对小说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甲虫,情节猖狂,属于科幻小说 B.《项链》以大量篇幅,深刻而细腻地描写了玛蒂尔德在虚荣心支配下表现 出来的卑俗心理。
C.《宝玉挨打》中“挨打”是情节进展的高潮,从众多人物对挨打事情的不 同态度、回响,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三处对风雪的描写,其中一处是“那雪正下得 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陪衬环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进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2 页(共 8 页) 9.以下对戏剧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剧本通过茶馆的变迁及各类人物的遇到,反映 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社会面貌 B.《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剧本透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 之间的冲突 C.《威尼斯商人》是雨果出名的悲剧作品,其中高利贷者葛朗台爱财如命, 唯利是图,是世界文库中“吝啬鬼”的代表形象之一 D.《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是莎士比亚剧本通过仆人公的恋爱悲剧,歌 颂了青年追求爱情的叛逆行为和奋斗精神,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10.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本诗的是徐志摩 B.全诗以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C.诗中“轻轻”“静静”等叠词的反复运用,是为了表达诗歌铿锵的节奏 D.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 觉上的色调想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11.对《卫风·氓》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氓》是一首叙事诗,它采用第三人称陈述了一个婚变悲剧 B.《氓》通过描写女仆人公与“氓”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全过程,控诉 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表现了宏大妇女不愿受命运摆布的抗争精神 C.《氓》中塑造了一个负心郎的形象,他是个小商人,看起来很忠厚,但实 际上却无情无义、自私自利 D.《氓》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所处的卑下地位和普遍遭遇的不对等境遇 12.从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来看,“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 时像把镰刀”属于 A.谜语歌 B.字头歌 C.绕口令 D.嬉戏歌 13.《萝卜回来了》采用的布局是 A.三段式 B.层递式 C.循环式 D.对照式 14.以下作品不是安徒生创作的是 A.《丑小鸭》 B.《猜猜我有多爱你》 D.《卖火柴的小女孩》 C.《海的女儿》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3 页(共 8 页) 15.对幼儿文学美学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稚拙美 B.纯真美 C.质朴美 D.意象美 16.关于幼儿图画故事,理解错误的是 A.幼儿图画故事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来表现故事内容。
B.在图画故事中,图与文是彼此补充,彼此融汇,彼此协调的 C.图画故事就是用图画来陈述故事,相当于连环画 D.图画故事中的图画是主体,具有语言表达的功能 17.以下作品不属于幼儿散文的是 A.《春雨的色调》 B.《花的沐浴》 C.《很大很大的爸爸》 D.《小熊请客》 18.童话的根本特征是 A.拟人 B.空想 C.夸诞 D.象征 19.幼儿采纳文学的主要方式是 A.听赏 B.感受 C.图画 D.文字 20.关于幼儿文学创作,理解不恰当的是 A.幼儿文学的主题要求单纯、浅显、鲜明 B.幼儿文学的情节要求单纯、完整、生动好玩 C.幼儿模仿性强,但辨识是非的才能差,塑造形象时不宜过多写反面东西 D.幼儿文学语言要求浅显,因此,理应多用娃娃腔,语言越直白越好 二、简答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21.简述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22.简述儿歌的特点 三、阅读和理解(每题 2 分,共 24 分) 阅读散文《荷塘月色》片段,完成 23~25 题。
荷塘的周围,远远近近,高上下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 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 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朦胧约的是一带远山, 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 最喧嚷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喧嚷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猛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貌似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 莲人不用说好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喧嚷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4 页(共 8 页) 23.在特定语境中,以下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容貌) .. C.树梢上隐朦胧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 .. D.那是一个喧嚷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指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 .. 露自己的爱情 24.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切实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溜达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 意义,可以删去 B.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联想起故土的荷塘,表现了他喜欢家乡的 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敬仰,对故土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恬静”的心 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文字,没有什么更加的意义 25.简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轻轻地抱住母亲》一文,完成 26~28 题 轻轻地抱住母亲 母亲已经 70 多岁了70 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弱的母 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分外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 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也就是这轻 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震撼 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
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 的宽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 发,散乱在我的眼前我低头给母亲梳理头发时,母亲的双眼闭着,眼角却溢出了几 滴泪水我给母亲擦泪时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忠厚,老是乱 蹦乱跳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我的 眼睛润湿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 亲,一边微微地晃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