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娄底市西河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5页湖南省娄底市西河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镁、铝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H3·H2O、HF 稳定性依次减弱C.H3PO4、H2SO4、HClO4酸性依次增强D.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增强参考答案: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钠、镁、铝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稳定性增强,NH3·H2O HF 稳定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H3PO4 、H2SO4 、HClO4酸性依次增强,故C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减弱,故D错误2.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CH4(g)+2O2(g)═CO2(g)+2H2O(l)B.HNO3(aq)+NaOH(aq)═NaNO3(aq)+H2O(l)C.2H2(g)+O2(g)═2H2O(l)D.2FeCl3(aq)+Fe(s)═3FeCl3(aq)参考答案:B【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复分解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根据反应的类型判断.【解答】解:A、CH4(g)+2O2(g)═CO2(g)+2H2O(l)该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选;B、HNO3(aq)+NaOH(aq)═NaNO3(aq)+H2O(l),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不选;C、2H2(g)+O2(g)═2H2O(l),该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选;D、2FeCl3+Fe═3FeCl2,该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选;故选B. 3. 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H3 B.N2 C.N2O3 D.HNO3参考答案:D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为加快速度,可先将上层清液注入过滤器中,再将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B.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使析出的固体重新溶解C.蒸馏时需从冷凝管上口进水,下口出水D.分液时,下层液体放完后,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参考答案:A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分析:A、过滤时为加快速度,因为上层清液含沉淀少过滤速率快,所以可先将上层清液注入过滤器中,再将沉淀转移到过滤器;B、蒸发时完了使液体受热均匀,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C、蒸馏时,冷凝水应下进上出;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解答:解:A、过滤时为加快速度,因为上层清液含沉淀少过滤速率快,所以可先将上层清液注入过滤器中,再将沉淀转移到过滤器,故A正确;B、在滤液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故B错误;C、蒸馏时,为使冷凝水充满冷凝管,冷凝水应下进上出,故C错误.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程中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操作判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必须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5. 黑火药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成分是硝酸钾、炭粉和硫粉的混合物,点火爆炸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硫化钾和氮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