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矿产地质报告编写.ppt
59页矿产地质报告编写kuangchan dizhi baogao bianxie二O一三年一月一、固体矿产地质报告主要类型二、勘查地质报告编写基本准则三、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要求四、勘查地质报告编写应注意的问题五、勘查地质报告存在问题实例六、勘查地质报告编写小结七、其它类型报告的编写要点一、固体矿产地质报告主要类型(一)为下一步地质勘查、矿山设计提供依据的勘查地质报告:预查、普查(终)、详查(终)、勘探报告;(二)为政府储量管理提供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储量检测、储量核查、储量动态年报;(三)为矿业权变更、转让或矿山生产服务的地质报告:矿山生产勘探报告;(四)为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审批和征地审批提供依据的报告: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五)为矿山闭坑提供依据的报告: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六)为探矿权矿种变更提供依据的报告:探矿权变更论证报告 A.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提纲(目录)(DZ/T 0033-2002附录A)•1 绪论•1.1 目的、任务•1.2 位置、交通•1.3 自然地理、经济状况•1.4 以往工作评述•1.5 本次工作情况•2 区域地质•3 矿区(床)地质•4 矿体(层)地质•4.1 矿体(层)特征•4.2 矿石质量•4.3 矿石类型和品级•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4.6 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5.1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5.2 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5.3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6.1 水文地质•6.2 工程地质•6.3 环境地质•7 勘查地质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7.2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7.3 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及其质量评述•7.4 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5 物探、化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7.6 采样化验、岩矿鉴定工作及其质量评述•8 资源/储量估算•8.1 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8.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8.5 资源/储量的分类•8.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8.7 资源/储量的可靠性•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10 结论•附图•附表•附件B.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目录)(国土资发[2007]26号附录)•1 前言•1.1 概况•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1.4 本次工作情况•1.5 特别情况说明•2 工作区地质•2.1 矿床特征•2.2 矿体(层)特征•2.3 矿石质量•2.4 矿石类型和品级•2.5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2.6 矿床共、伴生矿产•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现状、预测)•4.1 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4.2 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4.3 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4.4 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4.5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4.6 开采技术条件小结•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5.1 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5.2 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5.3 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5.4 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5.5 探采对比(构造、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勘查工作)•6 资源储量估算•6.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6.2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6.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6.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6.5 矿体(层)圈定原则•6.6 采空区(或压覆矿产)边界圈定•6.7 块段划分•6.8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6.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6.10 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6.11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6.12 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8 结语•附图•附表•附件C.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编写提纲(目录)(国土资发[2010]137号附件2)(一) (二) •1 概况• 1.1 建设项目概况• 1.2 目的任务•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概况• 1.4 建设项目用地及周边地区 以往地质工作• 1.5 建设项目用地及周边地区矿业权设置情况• 1.6 本次调查情况简述• 2 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必然性论证• 2.1 建设项目必要性论证• 2.2 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不可避免性论证• 2.3 项目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3 建设项目压覆重要资源储量估算• 3.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及其依据• 3.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3.3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3.4 矿体圈定及块段划分原则• 3.5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3.6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3.7 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4 社会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附件、 附图、 附表•1 前言•1.1 目的、任务•1.2 建设项目概况 •1.3 评估范围•1.4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1.5本次评估工作概况 •2 地质矿产概况•2.1 区域地质及矿产资源分布•2.2 评估区地质及矿产分布特征 •2.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3 压覆矿产资源评述•3.1 评估原则•3.2 评估依据•3.3 压覆矿产资源评述•3.4 压覆矿产资源概略技术经济评价•4 结论•附件、 附图、 附表 二、 勘查地质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
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3、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
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三、勘查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1、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2、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取舍,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批准后的报告提纲在使用中如须作重大变动,应将变动后的提纲送勘查投资人审核同意 3、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根据批准的报告编写提纲组织编写工作,应制定出工作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报告编写按时完成。
报告编写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需研究的各类问题,应及时组织讨论,统一认识,将结果准确客观地反映在报告中,但属于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不需在报告中论述 4、 地质勘查报告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组成矿业权人为保守商业秘密或适应政府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需要,可酌情将正文内容合理分册编写,每册单独装订 5、 地质勘查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旗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指矿种名称)××(勘查阶段名称)报告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比例尺等按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6、勘查工作中形成的原始资料,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卷归档地质勘查报告按照政府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规定,经初审后送交评审认定,并由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按照评审中提出的修改意见组织对报告的修改评审认定后复制的报告,按照政府有关地质资料汇交的规定进行汇交 7、 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认定后,应将评审认定文件作为附件附于报告中 四、勘查地质报告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1 1、报告编写应注意的共性问题、报告编写应注意的共性问题 ⑴ 报告名称要简短规范 规范的标题应该是:××省××县(矿区、煤田)××(矿段、井田) ××矿(指矿种名称) ××(勘查阶段名称)报告。
报告名称不宜过长,一般不要把市、乡名称带上;也不要把矿权人名称或矿山企业名称带上;详查以上勘查报告必须明确主矿种,按照主次矿种自后往前排列,如铜钼矿详查报告说明主矿种为钼矿,次要矿种为铜矿;银金矿勘探报告,说明主矿种为金矿 ,次要矿种为银矿 我省某部门不成文的规定,报告标题中的矿区、矿种名称须严格和矿业权中的名称一致, 造成了报告名称极不规范 如:贵州省罗甸县凤亭乡交贯组罗妥乡冗共组中苏组铅锑多金属矿详查报告,实际勘查矿种为锌矿 再如:某矿权名称为 ××公司××煤矿 ⑵ 报告编写的目的任务要明确 地质任务必须和勘查目的相对应: ① 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依据的预查、普查、详查(大中型重要矿产)报告,其地质任务要按规范要求写,不要人为增减,应突出对地质研究程度的查明程度 ② 为矿山设计和开发利用的普终(小型非金属或零星小矿)、详终(中型或个别大型非金属矿)、勘探(大型)报告,其地质任务应突出对矿石特征、加工技术性能和开采技术条件的查明程度明确高级储量的比例 勘查目的: 预查-发现矿产;普查-有无价值; 详查-总体控制;勘探-详细查明。
储量比例: 现行单矿种规范除煤矿外,其它矿种一般没有具体的储量比例要求,但有达到矿山首期建设返本还息的要求 勘查原则: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⑶ 矿权设置一定要叙述清楚 要详细叙述本勘查区探矿权和采矿权设置情况,以及本勘查区与周边矿权的关系对本勘查区内所包含的原设置矿权更要叙述清楚 探矿权文字叙述的内容包括:发证机关、证号、有效期、探矿权人名称、勘查项目名称、勘查矿种、勘查单位、项目名称、勘查面积及拐点坐标; 采矿权叙述内容包括:发证机关、证号、有效期、采矿人名称、矿山名称、面积、生产能力、矿权范围平面坐标及开采标高等 矿权设置一节中应附本勘查区内及周边矿权范围关系插图 (4)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及资源储量评审工作叙述要完整、全面、清楚 对本勘查区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的叙述突出以往矿产勘查内容,区调、区域物化探成果可简述重点叙述最近一次评审的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及其工作情况、资源储量审批/评审情况,叙述其报告提交单位、提交时间、报告名称、审批时间、审批机关名称、审批文号、审批资源储量及其基准日详细统计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在本勘查区投入的各类实物工作量。
勘查区外的工作量不应计入本区内 对于本次勘查工作所利用的以往未经正规评审审批,也没有上本省矿产储量表的勘查成果,要明确说明,为政府部门考虑是否存在矿权价款征收和本次估算资源量是否需要与上表储量进行对比提供依据 (5)矿体特征内容要叙述齐全 勘查报告的矿体特征叙述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叙述,重点叙述控制矿体的工程编号、分布位置、形态、产状、地表出露标高、工程控制标高、斜深、隐伏矿体埋深,单工程矿体厚度变化区间、矿体平均厚度、厚度变化系数,单样品位变化区间、单工程品位变化区间、矿体平均品位、品位变化系数矿体在走向和倾向上形态、厚度、品位、产状的变化情况也应简述 矿石的物质成分分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应说明主要矿物的含量比例,化学成分应结合全分析、光谱分析、基本分析、组合分析等结果进行叙述尤其注意对矿石中有益、有害组分的评述 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应表述规范、准确、严密,因其涉及是否要按照不同矿石类型进行选矿试验、采集小体重样、分算不同类型矿石资源储量的问题所以根据含矿岩性、矿石结构构造、主要物质组分、氧化特征及工业利用性能进行认真划分 (6)应高度重视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的研究。
对金属矿而言,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是决定该矿工业指标和开发经济意义的重要因素勘查规范对不同勘查阶段的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研究都有明确的要求 矿石选冶试验程度划分为五种: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流程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 各勘查阶段的选冶试验程度要求为: 预查阶段:类比评价即可; 普查阶段:一般矿产类比;组分复杂、难选及尚无成熟经验的矿产,要求做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详查阶段:易选矿产可类比;一般矿产做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难选矿产要求做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勘探阶段:易选矿产做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一般矿产做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连续扩大试验;难选矿产要求做半工业试验,建设大型矿山的,应当做工业试验 详查、勘探报告一般应附选矿试验专题报告(有资质单位出具) (7)矿区测量工作应严格执行现行规范,成果应符合要求 矿区测量应按照现行规范——《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执行,详查、勘探阶段应开展严格的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区内大于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其地形图必须是正测的,所有工程点和勘探线剖面必须是全仪器测量的。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是经过测绘主管部门检验合格的,测量方法、精度要求、内业处理等都应符合规范要求勘查成果中应该有测量工作总结 注意:按照最新的矿政管理要求,自2009年7月1日后,所有新提交的地质勘查报告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成果必须是西安8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的成果,原北京54坐标系、1956黄海高程基准下的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数据不再使用 (8)不能轻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工作 不重视水工环地质勘查是近年来提交评审的报告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金属非金属矿区甚至没有投入一点水工环地质工作,报告相关章节的内容基本上是很简略的叙述,定性的内容多,缺乏实际数据水工环地质条件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应在勘查过程中高度重视,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部署并开展工作 勘查程度是否达到不仅仅是工程控制程度是否达到,而且还包括了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水工环地质条件的研究是否达到相应阶段的要求所以应引起重视 特别是煤矿详查、勘探报告,应高度重视突水、冒顶、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燃、煤尘爆炸、地温(热害)等方面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9)基本分析样品的内外检数量、样品的提取应予注意 基本分析样品的内、外检比例应不低于规范规定的要求,样品测试单位应具有资质且通过质量认证,内、外检样的提取要明确是正样还是副样,外检是从内检合格的样品中提取正样进行检查的,所以内件样品的合格率应满足提取外检样的数量要求。
外检的测试单位应比内检具有较高的测试资质 (10)应按照矿石类型和工程分布组合好组合分析样品 按照规范要求,确定有益有害组分的测试元素,查明共伴生有益组分的种类,依据其结果结合选矿试验结果或者矿山实际加工利用情况确定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的共伴生有益组分 对铜铅锌及贵金属矿产,应通过物相分析等手段,确定矿石工业类型 (11)重视勘查类型论证,满足相应控制程度 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对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的控制程度要求不同,不同矿种(或不同矿床类型),相同工程间距也不满足相应的控制程度,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矿床勘查类型的论证并在勘查工作中及时研究予以修正 勘查类型分I、II、III三类,分别有不同的基本工程间距与之相对应 煤矿勘查类型主要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两个方面因素确定 铁锰铬矿勘查类型主要依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复杂程度、有用组分均匀程度四个因素确定 岩金矿勘查类型依据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构造(脉岩)影响程度、有用组分均匀程度五个因素确定。
铝土矿、铅锌矿的勘查类型也是由五个因素确定,并有更具体的类型系数指标 (12)报告所提交的附图、附表、附件应齐全 附图包括: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附地层综合柱状图、实测地质剖面图)、矿床(体)地质图、矿床(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所有勘探线剖面图、地表采样平面图、坑道中段采样平面图、各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图、钻孔柱状图、探矿工程地质素描图等 附表包括:控制测量和工程测量成果表、样品分析结果表、单样代表厚度计算表、单工程矿体厚度、品位计算表、块段面积计算表、块段平均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表、矿体资源储量汇总表,小体重测试结果表、内外检测试结果表,矿体顶底板岩石力学测试结果表、矿区地表水样分析结果表,以及涉及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其他表格 附件包括:勘查许可证、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证、勘查工作委托书、选矿试验总结、测量工作技术小结等 2、报告编写中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在铅锌矿、钼矿、金矿等金属矿地质报告中,应注意不能疏忽共伴生有益矿产的综合评价,应结合矿石样品的组合分析结果,以及选矿试验结果,对共伴生有益组分的综合利用做出明确结论。
达到规范规定的综合评价指标、而且选矿过程中能够综合回收的共伴生有益组分都应估算资源量 (2)对于资源储量估算的对象和范围及基准日资源储量估算对象应明确矿体编号,对没计算资源储量的矿体应说明原因;估算范围应明确估算的平面坐标(3度带坐标)和估算标高(最高—最低,每个估算矿体的具体标高也要叙述)资源储量估算基准日一般为截至野外工作结束当月或上月底,或者报告提交月的上一个月底,取整月 (3)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应按照每个矿体、不同资源量类别、不同矿石类型、矿石量、金属量、平均品位,开采消耗量、剩余/保有量进行汇总统计 对于需要计算的矿权范围外的资源量应单独列表统计,文字单独叙述对于低品位矿,也单独计算、列汇总表,单独叙述 (4)非金属矿勘查报告应注意开采技术条件指标在资源储量估算中的重要性,相关图件上对最终开采边坡角、开采最低底盘宽度、剥采比以及安全爆破警戒线位置都要标注,资源量估算应考上述因素 (5)报告存在问题及建议中应注意对开采技术条件、矿山生产安全的建议如防水、防塌陷、防爆炸、防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建议等五、勘查地质报告存在问题实例(一)《贵州省开阳县何家湾铝土矿详查地《贵州省开阳县何家湾铝土矿详查地质报告》质报告》•1、该铝土矿、该铝土矿1985年提交年提交过过“详细普查报告详细普查报告”,在储量平衡表上全部为基础储量,其资,在储量平衡表上全部为基础储量,其资源量类别应为(源量类别应为(122b)。
2012年年1月某队提月某队提交的详查报告将其交的详查报告将其勘查程度勘查程度定位为定位为普查普查,,资源储量类别资源储量类别随意降为随意降为((333))•2、该矿区有多个铝土矿矿体,对矿体特征、该矿区有多个铝土矿矿体,对矿体特征的叙述篇幅过长(达的叙述篇幅过长(达21页),页),主次不分,主次不分,详略不当详略不当•3、关于矿体的变化系数,一般只需计算主、关于矿体的变化系数,一般只需计算主要要矿体的品位、厚度变化系数矿体的品位、厚度变化系数即可,没有即可,没有必要每个矿体、每个基本分析项目都计算必要每个矿体、每个基本分析项目都计算,,•4、矿石、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加工技术性能简单引用务川瓦厂坪简单引用务川瓦厂坪矿区的试验结果,两矿区相距距较远,赋矿区的试验结果,两矿区相距距较远,赋矿层位不同,矿石质量也可能存在一定差矿层位不同,矿石质量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5、对矿床、对矿床勘查类型勘查类型的论述不够客观实际,的论述不够客观实际,根据报告中主要矿体根据报告中主要矿体Al-IX的相关资料,其的相关资料,其勘查类型应为勘查类型应为II类,而报告中确定为类,而报告中确定为III类•6、基本分析及、基本分析及内检单位内检单位为贵州有色地质中为贵州有色地质中心实验室,心实验室,外检单位外检单位为贵州有色地质化验为贵州有色地质化验监测中心,后者的资质情况和测试水平不监测中心,后者的资质情况和测试水平不能作为外检单位。
能作为外检单位(二)《贵州省务川县瓦厂坪铝土矿勘探报告》(二)《贵州省务川县瓦厂坪铝土矿勘探报告》 1 1、对矿石质量的研究程度不高只是简单统、对矿石质量的研究程度不高只是简单统计含硫大于计含硫大于0.8%0.8%和大于和大于3%3%的钻孔数,而的钻孔数,而没有详细没有详细化分低硫、中硫、高硫型铝土矿石的空间分布化分低硫、中硫、高硫型铝土矿石的空间分布就含硫量平均值而言,全区铝土矿属高硫型也就含硫量平均值而言,全区铝土矿属高硫型也没有对含铁类型进行研究没有对含铁类型进行研究 2 2、主矿体上、下的上、下矿体已达工业矿体、主矿体上、下的上、下矿体已达工业矿体要求,报告中没有说明如何处理,也没有进行资要求,报告中没有说明如何处理,也没有进行资源量估算源量估算 3 3、、铝土矿资源较铝土矿资源较《《详查报告详查报告》》提交的资源储提交的资源储量减少了量减少了12471247万吨,减少了万吨,减少了39%39%,,减少比例较大减少比例较大,,没有重点说明减少原因没有重点说明减少原因六、勘查地质报告编写小结 把握好“五大主要内容、三个关键环节、两条基本原则” (一)五大主要内容 1、矿区基本情况(1章):矿权位置、外部条件、以往地质工作 2、矿床地质特征(2~6章):区域及矿区地质背景、矿体产出特征、矿石质量及加工技术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勘查工作质量(7章):总体工作部署、勘查工作方法及质量 4、经济价值评估(8~9章):资源储量估算、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5、勘查总体评价(10章):矿床控制及研究程度、开采技术条件、资源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建议(二)三个关键环节 1、设计(实施方案)编写及评审; 2、勘查工作及野外验收; 3、报告编写及评审。
(三)两条基本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规范; 2、遵循地方相关规定六、其它报告类型的编写要点(一)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基本内容与勘查报告相同,工作程度达到详查以上,重点在探、采对比2、收集利用资料以时间最近、程度最高的勘查或核实报告为主,结合矿山开发利用资料3、重点反映矿山开采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厚度、品位及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4、突出反映矿山水工、工、环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情况5、资源储量对比是关键,一是确定合理可信对比报告,二是找准资源储量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实例:《贵州省习水县大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1、确定压覆类型——重要、非重要矿产资源,采用不同的报告编写提纲2、确定评估特点——面状评估或线状评估 线状评估:涉及区域大,矿种多,矿权复杂,工作难度较大 面状评估:涉及区域较小,矿种单一,矿权简单,工作难度较小3、确定建(构)筑物保护等级及维护带宽度,上山移动角、下山移动角等参数4、收集的矿产勘查资料应该是勘查程度最高、提交时间最新、且通过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估算沿用原报告资源量估算方法、工业指标、估算参数、资源量类别及块段划分。
5、压覆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仅供参考须把握好资料查询和信息反馈两个重要环节(三)探矿权变更论证报告1、矿权基本情况2、以往勘查工作概况3、本次勘查成果4、变更内容及相关法律、规范、规定(1)新发现矿种的规模较大,已转变主矿种——报告已通过评审2)符合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的规范要求——GB/T25283-20103)符合矿种变更的相关规定要求——国土资发[2009]200号5、论证结论谢谢谢谢大家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