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肺复苏新进展PPT.ppt

105页
  • 卖家[上传人]:g****
  • 文档编号:49845534
  • 上传时间:2018-08-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94MB
  • / 10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心肺复苏新进展肺复苏新进展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刘瑞刘瑞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 古代的复苏案例• 最早记载的心肺复苏是公元前800年左右,一西 方先知Elijah口对口救活一个孩子的描述:“他屈 伏在孩子身上,用嘴对着孩子的嘴、眼睛盯着孩 子的眼睛、手握着孩子的手、用身体温暖了孩子 冰冷的身体然而,我国心肺复苏辉煌而悠久的 历史更确切记载在医学史册,早在1700年的东汉 时期,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已对缢死复 苏方法进行详尽阐述:“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 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取平卧位),一人以脚 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头颈后 仰),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连续胸外心 脏按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 渐强屈之,并按其腹(新复苏手法—插入式腹部 反搏术) ,如此一炊倾,气从口出,呼吸眼开, 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不可随意中断心脏 按压,直至最终成功)• 为以后的复苏学奠定基础• 以后漫长时代人们不断寻找新的复苏法 …… • 如将溺水者横放在奔跑的马背上颠簸,还 有吹风器辅助呼吸、放血疗法等等• 2800年过去了现代复苏学建立现代复苏学建立• 其实,真正复苏学的建立是从20世纪开始 的,国内外专家长期以来致力于本领域研 究寻找最佳方法。

      经过peter safar等人正式 整合、系统化各种急救措施(气管内插管 、电除颤、药物等)形成现在国际公认的 CPR操作步骤——CPR九步法CPRCPR的九个操作的九个操作• A,airway,开放气道;B, breathing,人工呼 吸; 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 D,drug,药 物治疗,或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E,ECG,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G, gauge,评估分析;H, hypothermia,低 温脑保护;I,intensive car unit,重症监护 • 现代复苏学基础是: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复律1992年心肺复苏指南?20002000年第一个国际年第一个国际CPRCPR指南指南• 2000年8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在《循环》 杂志上颁布了新的心肺复苏(CPR)指南 2000,是第一个国际CPR指南CPR技术1992 2000 救助者需要检 查脉 搏,然后决定是否行 决定行胸外按压前,只需检查循环体征,如 胸外按压。

      呼 吸、咳嗽或对刺激的反应,无需检查是 否有脉搏 成人CRP单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 无论单人或双人复苏,人工呼吸比均为15:2 吸比为15:2,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 呼吸比为5:1 对意识丧失的窒息者,救助者应尝试人工通 处理意识丧失的成人窒息者,应开始即行标准 气,如开放气道,寻找及清除异,行腹式 CPR,如胸外按压,无需腹式冲击或盲目用手 冲击(Heimlich手法), 清除口中异物早期除颤1992 2000建议早期除颤所有需承担CPR的急救人员 对心脏骤停者即行电击除颤,院外5分钟完 应接除颤器操作培训,特别是自动体外除颤 。

      成,院内3分钟内完成,应以五年内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发生机率大的地方合理配置AED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1992 2000 气管内插管被认为是 救助者必须熟练掌握 复苏通气支持的“金标 气囊-面罩给氧这种 准” 有效“人工呼吸”方式,是否行气管插管依据病人的情况和救 助者 经验而定。

      20052005心肺复苏指心肺复苏指 南南26 year old healthy male athlete attending 2005 Beijing International Marathon. On the halfway of finishing his competition, he suddenly collapsed on the street and became unresponsive初级心肺复苏初级心肺复苏 操作顺序操作顺序• 评估意识状态(无活动或无反应) • 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EMS) • 心肺复苏的ABC——A: Airway 开放气道——B: Breathing 救生呼吸无呼吸—给予2次产生胸廓起伏的人工呼吸—每5-6秒给予1次人工呼 吸,每2分钟检查脉搏——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 “D”除颤2010 2010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协会 心血管急救心血管急救 成人生存链成人生存链1. 立即识 别心脏骤 停并启动 急救系统2. 尽早进 行心肺复 苏,着重 于胸外按 压3. 快速除 颤4. 有效的 高级生命 支持5. 综合的心脏 骤停后治疗抢救流程抢救流程高级生命 支持放置病人于复苏体位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异物口对口人工呼吸电除颤基础生命支持(BLS)心脏呼吸骤停心脏呼吸骤停• 判断标准 1.突然意识丧失无反应,也可能出现癫痫样症状 2.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濒死喘息 3.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成人)股动脉、肱动脉(婴幼儿、儿童)• 复苏体位将病人去枕仰卧于地面或木板等坚实平面,使头 、颈、躯干无扭曲。

      抢救者站或跪于病人右侧肩 部抢救 • 呼救启动急救系统(EMSS) • 非专业人员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1.1.突然意识丧失突然意识丧失无反应,也可能出现癫痫样症状无反应,也可能出现癫痫样症状 2.2.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濒死喘息)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濒死喘息)•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 10 秒 •如果 10 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胸 外心脏按压 •尽早使用 AED (如果有)判断病人有无脉搏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男性以喉结、女性以气管中段为定点标志,食指和中指 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C,C,人工循环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成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 按压频率大于l00次/分 3.按压/通气比30:2 4.按压深度成人为至少5cm快速测定按压部位:①首先以示指、中指 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 滑移 ②在两侧肋弓交点处 寻找胸骨下切迹以 切迹作为定位标志去枕平卧硬板床或硬地面③将示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 下切迹上方,示指上方的 胸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

      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示 指上方放在按压区④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 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 ,两手平行重叠、十指交 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 胸壁高质量地按压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 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 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 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利用 髋关节为支点) ; 按压平 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中 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 相等;放松时手掌根部不 要离开胸壁但务使胸骨不 受任何压力,确保胸部充 分回弹;按压频率大于 l00次/分态态态态度要求度要求病人抢救成功与否与抢救是否及时及施救者的操作方法 是否正确有密切联系,因此,施救者应在发现病人意识丧 失后10秒内展开抢救,手法必须准确、到位,尽早使病人 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提高抢救成功率 胸外心脏按压力 度应适中,既要保证有效(周围大动脉能扪及搏动,收缩 压可达80~100mmHg),又要避免用力过猛致肋骨骨折 ,引起血气胸、心包积血等 参加抢救者不应露出惊慌 的神色,对病人亲属必须态度和蔼,充满同情简要地告 知其病情,以镇静和自信的态度积极抢救病人在抢救过 程中要注意病人的心电情况、血压、呼吸、瞳孔、神志等 重要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条件,要监测病人血气、电解 质等重要提示:1.胸外心脏脏按压压必须须持续进续进 行,直到有效的自主心 跳恢复为为止 2.每2分钟钟或做5个心肺复苏苏周期应应更换换按压压者,轮轮 换应换应 在5秒内完成,以便更好地提高按压压效率 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 面色由紫转红面色由紫转红 • • 脉搏、呼吸恢脉搏、呼吸恢 复复 • • 瞳孔由大变小瞳孔由大变小 • • 眼球活动,手眼球活动,手 脚抽搐脚抽搐开始呻吟等开始呻吟等??心前区心前区捶击复律捶击复律• 胸前捶击不应该用于无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 如果除颤器不是立即可用,则可以考虑为有目击 者、监护下的不稳定型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无脉 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胸前捶击,但不应因 此延误给予心肺复苏和电击 • 理由:根据部分研究的结果,胸前捶击可以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不过,通过 2 组数量较多的病例 分析发现,在心室颤动病例中进行胸前捶击不能 恢复自主循环与胸前捶击有关的已报告并发症 包括胸骨骨折、骨髓炎、中风以及诱发成人和儿 童的恶性心律失常胸前捶击不应延误开始心肺 复苏或除颤1.心前区捶击方法: 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壁 以距离胸壁20-25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 前区,即胸骨下段。

      捶击一两次,每次1-2 秒,力量中等,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变化 ,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注意事项: ①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最多不超过两次;②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 ③婴幼儿禁用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