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发酵与酿酒技术分析(共85页).ppt
84页第五章 酒精发酵与酿酒,第一节 酒精发酵,一、酒精发酵原料 二、与酒精发酵有关的微生物 三、酒精发酵生化机制 四、酒精发酵工艺 五、酒精蒸馏与精馏,酒精生产方法,发酵法 和 化学合成法 发酵法:利用合适的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 下生成酒精 化学合成法:利用炼焦或裂解石油的废气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制成酒精一、酒精发酵原料,常用原料,淀粉质原料 糖质原料 纤维质原料,(一)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主要原料 我国发酵酒精的80%是用淀粉质原料生产的其中: 甘薯干等薯类为原料:约占45%, 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约占35%甘薯、木薯、马铃薯等),甘薯:红薯、地瓜,南方称为山芋,蕃薯 新鲜甘薯、薯干为酒精生产原料 固形物:淀粉(主要),糖类和蛋白质(少量) 我国大多数工厂所采用,是我国生产酒精的主要薯类原料 木薯:木薯的块根为生产原料 主要成分:淀粉(鲜:25-30%,干:70%),少量蛋白质、糖类、脂肪南方工厂大量采用 马铃薯:主要成分:淀粉、少量糖类、纤维素、果胶质等西北少数地区工厂采用2.谷物原料(粮食原料),包括:玉米、小麦、高梁、大米等 很好的酒精生产原料 国际上:玉米和小麦 我国:除玉米外,其他粮食较少使用。
只有当其他原料不足,或谷物受潮发热霉变的情况下才用谷物原料 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用于酒精生产的谷物数量会增加二)糖质原料(糖蜜、甘蔗、甜菜和甜高梁),糖蜜(废糖蜜):干蔗或甜菜制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副产物: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 糖蜜含糖量较高:一级甘蔗糖蜜:50%以上,甜菜糖蜜:50%左右,主要成分为蔗糖 甘蔗:良好的制糖原料 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利用甘蔗压榨或萃取后的蔗汁进行酒精发酵 甘蔗法中可发酵固形物包括:蔗糖、淀粉及其他碳水化合物甜菜:主要的制糖原料 主要糖分是蔗糖,还含少量其他碳水合物、果胶质 甜高粱:高秆作物,起源于美国 (具有潜在发展前途的糖质原料) 秆中含糖分10%12%,所结的高粱米富含淀粉,均 可用于发酵酒精糖质原料生产酒精的优点: 工序简单,成本低,是理想的原料 但制糖及其他发酵工业也需要糖质原料,能用于酒精生产不太多 特别是我国糖质原料用于酒精生产有限三)纤维质原料(可再生资源),天然纤维原料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均较难被降解 近年纤维素、半纤维素生产酒精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成为有潜力的酒精生产原料纤维质原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纤维质下脚料(稻草、玉米秆、玉米芯、花生壳等), 森林和木材加工工业的下脚料(树枝、木屑) 工厂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下脚料(甘蔗渣、废甜菜丝等) 城市废纤维垃圾等四类。
用纤维质原料发酵酒精目前尚不盛行四)其他原料,主要指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甘薯和马铃薯淀粉渣、各种野生植物、乳清等 用这些原料生产酒精目前还不多见二、与酒清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糖化菌和酒精发酵微生物,(一)糖化菌 糖化: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等可发酵性糖 的过程称为糖化 所用催化剂称为糖化剂 糖化剂:糖化曲(由微生物制成,包括固体曲和液体曲); 商品酶制剂 实际生产中:主要是曲霉、根霉 如:黑曲霉新菌株As.3.4309(UV-11),(二)酒精发酵微生物,发酵生产中用于酒精发酵的: 酒精酵母(酒母) 利用淀粉质原料的酒母叫啤酒酵母 繁殖速度快,发酵能力强,较强耐酒精能力 常用的酵母菌株:南阳酵母、拉斯2号酵母、拉斯12号酵母、K字酵母、M酵母等 利用糖质原料的酒母,除啤酒酵母外,还有粟酒裂殖酵母、克鲁维酵母等 三、酒精发酵生化机制,不同生产原料,发酵生化过程不同 糖质原料: 直接利用酵母将 糖乙醇 淀粉质和纤维质原料: 首先淀粉和纤维质的水解(糖化); 再由酒精发酵菌将糖发酵成乙醇1. 淀粉质和纤维质原料的水解,淀粉质原料的水解 淀粉分子 多糖中最易分解的 直链、支链淀粉两种结构,性质结构有差异。
直链淀粉: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 而成的聚合物 支链淀粉: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及 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植物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2025,支链淀粉含量为7580淀粉的糊化、液化,淀粉在水中经加热会吸收水而发生溶胀若继续加热至6080,淀粉粒发生破裂, 黏度增大,体积变大,此现象为淀粉糊化 经糊化的淀粉称为-淀粉. 苷薯、马铃薯、玉米和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分别为7076、5967、6472和6568发生糊化后,支链淀粉液溶解,胶体状态被破坏,形成黏度较低的醪液,此现象为淀粉的溶解,或称为液化 马铃薯、小麦和玉米支链淀粉完全液化的温度为132、7080、136141和146151淀粉水解(糖化),通过添加酶制剂或糖化曲来完成 淀粉酶类:-淀粉酶、-淀粉酶、葡萄糖淀粉 酶、异淀粉酶 直链淀粉经-淀粉酶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支链淀粉的水解产物还有极限糊精、低聚糖 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形成的产物为葡萄糖 淀粉在糖酶共同作用下彻底水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 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纤维素:性质稳定的多糖, 植物细胞壁的 主要成分 半纤维素:结构不同多聚糖的统称,易水解。
但与纤维素交杂一起,只有当纤维素被水解时,才能全部被水解 木质素:有三维空间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 难水解,性质稳定木质素在纤维素周围形成保护层,使纤维素水解困难纤维素的水解,方法:稀酸、浓酸、酶水解法 酸水解:硫酸、盐酸、氢氟酸等强酸 酶水解:纤维素酶(复合酶类) 由于纤维素性能稳定:水解速度慢,糖得率低这是影响纤维素科学利用的难题之一二)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可发酵己糖形成乙醇,生化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P128) 第一阶段:己糖通过糖酵解途径(EMP途径)分解成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由脱羧酶催化生成乙醛和二氧化碳,乙醛进一步被还原成乙醇 葡萄糖发酵成乙醇的总反应式为: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发酵主产物:乙醇; 少量副产物:甘油、有机酸、杂醇油、醛类、酯类 理论上乙醇得率为51.5%,可实际得率47%: 酵母菌体的积累需 2% 的葡萄糖; 甘油的形成需 2% 葡萄糖; 有机酸的形成需 0.5% 的葡萄糖; 杂醇油的形成需 0.2% 的葡萄糖 乙醇发酵中大部分能量储存于乙醇中,29的自由能用于形成ATP,其余能量以热形式散发四、酒精发酵工艺,酒精发酵所用原料不同,采用的工艺也不相同。
介绍淀粉质原料、糖质原料酒精发酵工艺过程一)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工艺,生产流程:原料预处理、原料蒸煮、糖化剂制备、糖化、酒母制备、乙醇发酵、蒸馏等工艺1)原料除杂 通过振荡筛、吸铁器将铁钉、杂草、石块 除去 2)原料的粉碎 粉碎目的:有利于淀粉膨胀、糊化;缩短后续热处理时间,提高效率;粉末原料加水后易流动输运 方法:干粉碎、湿粉碎国内采用干粉碎法 设备:锤式粉碎机粗碎和细碎两级粉碎工艺, 颗粒小于2.0mm 湿粉碎时, 原料粉末不飞扬,省去除尘通风设备,但粉碎后的粉料不能储存,宜立即用于生产蒸料目的: (1)为淀粉转化为糖创造条件:破坏植物组织和细胞,使淀粉彻底糊化、液化,物料成为均一的糊化醪; (2)灭菌的作用蒸煮工艺: 以前:我国采用整粒原料间歇蒸煮工艺现在:为提高蒸煮醪质量、减轻劳动强 度,采用连续蒸煮工艺 连续蒸煮方法:罐式(锅式)连续蒸煮、管道式连续蒸煮、塔式连续蒸煮罐式连续蒸煮工艺流程,蒸料消耗蒸汽,耗汽占生产过程耗汽的25%30% 为节约能源:无蒸煮的生料发酵工艺、低温(100以内)蒸煮工艺、膨化工艺、超细磨工艺等,糖化曲分为:固体曲、液体曲 麸曲:用麸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固体曲 液体曲:采用液体深层通风培养,(1)固体曲的生产,生产方法有:曲盘制曲(最早采用); 帘子制曲(后来发展的); 机械通风制曲(1960年以后) 机械通风制曲工艺包括: 三角瓶种曲培养、 帘子种曲制备 机械通风制曲等几个工段。
流程如图5-7制曲过程:将糖化菌扩大培养,并让糖化菌产生高活力、质量合格的各种淀粉酶等酶类的过程 制曲过程需提供:让糖化菌生长、产酶的 合适原料、水分、温 度和通气条件等三角瓶种曲培养阶段:3132培养1618h,扣瓶继续34d,所得种曲需:孢子肥大整齐、稠密 帘子种曲制备阶段:接种之后,前16h,室温3031,品温不超3436;1632h品温3637.5;3248h品温3738 机械通风制曲阶段:培养时间2432h培养前期即入制曲箱,10h以内 34;培养中期,菌丝形成,放出热量,通风控制品温 4042;培养后期品温3739 所得固体曲需:菌丝粗壮浓密,清香,无异味,无孢子生成2)液体曲生产,生产工艺过程:种子制备、液体曲发酵、 无菌空气制备三部分 种子罐接种糖化菌孢子悬浮液后,32通风培养 36h 接入培养罐,在培养罐内培养48h即得成熟液体曲间歇糖化和连续糖化),(1)间歇糖化工艺 糖化锅内进行蒸煮醪放入并冷却到6162,加糖化剂,搅匀后,静止糖化30min,再冷却至30供发酵用 (2)连续糖化工艺(我国采用) 根据蒸煮醪冷却(前冷却)和糖化醪液冷却(后冷却)的方法不同,连续糖化工艺分: 混合冷却连续糖化、真空冷却连续糖化、三级真空冷却连续糖化。
酒母制备即酒母扩大培养过程分为: 实验室扩大培养、酒母罐扩大培养 温度控制为2830 所得酒母应细胞健壮、整齐,出芽率高(15%30%),没有杂菌污染糖化醪送入发酵罐,接入酒母,即开始乙醇发酵 乙醇发酵过程可分为: 前发酵期、 主发酵期、 后发酵期三个阶段前发酵期,一般为前10h左右 在酒母与糖化醪加入发酵罐后: 醪液中酵母数量不多,发酵作用不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少,糖分消耗较慢,发酵醪表面比较平静 前发酵期发酵温度不超过30主发酵期,为前发酵期之后的12h左右 酵母细胞大量形成,每毫升醪液中酵母数达1亿以上,酵母菌停止繁殖,而主要进行乙醇发酵作用 糖分迅速下降,酒精量增多,醪液中产生大量CO2,有很强的CO2泡沫响声 发酵醪温度上升快,应加强温度控制,3034后发酵期,一般需要40h完成 醪液的大部分糖分被耗掉,发酵作用弱,产生热量少,发酵醪温度下降,温度控制3032 总发酵时间控制6072h 一般工艺工厂糖化醪浓度为1618Bx,发酵成熟醪的乙醇含量为6%10%(V/V) ,(二)糖质原料酒精发酵工艺,糖质原料制酒精:不必进行糖化及之前的工艺操作,工艺过程简单 以糖蜜为例,工艺过程包括: 前处理、 酒母制备、 乙醇发酵、 蒸馏四个工序。
前处理,(1)将糖蜜稀释至糖浓度为12%18% (2)糖蜜中缺乏酵母必需的营养物质,需添加氮源、营养盐、生长素等 甘蔗糖蜜:添加硫酸铵0.1%0.12%、硫酸镁0.04%0.05%,适量酵母自溶液等; 甜菜糖蜜:添加过磷酸钙1%,少量硫酸铵,加硫酸将PH调至4.04.5(防止发酵过程中杂菌繁殖)乙酵发酵工艺:间歇法和连续法 糖蜜经前处理后,接入酒母,于3035发酵,成熟醪酒精度为6%9%(V/V)五、酒精蒸馏与精馏,发酵成熟醪中除含酒精外,还含杂质, 需蒸馏及精馏才能得到酒精成品 经 蒸馏 可得 粗酒精和酒精 设备:醪塔,蒸馏塔、粗馏塔 粗酒精经 精馏 可得 各级成品酒精、杂醇油等副产物 设备:精馏塔一)发酵成熟醪的组成及其分离,发酵成熟醪的成分:随原料的种类、加工方法、菌种性能不同而不同 分成:不挥发性成分 和 挥发性成分两类,不挥发性成分,包括:甘油、琥珀酸、乳酸、脂肪酸、无机盐、酵母菌体、不发酵性及未发酵完的糖、皮壳、纤维等 不挥发性成分易与酒精等挥发性成分分离,在粗馏中和大部分水一起从塔底排出,即酒糟 挥发性杂质、酒精蒸汽从醪塔顶部排出,进入精馏塔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杂质共50多种,分成: 醇类、醛类、酸类、酯类四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