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炉本体常见故障和事故预案.doc
31页高炉本体常见故障和事故预案新 新 1 # 高炉常见故障原因及事故预案新 北营炼铁厂新 1 # 高炉生产区 202___年十一月一日※ 高炉本体常见故障及事故预案 1.1 炉顶放散跑煤气的原因1.1.1 密封面不光滑存在结垢、划痕1.1.2 臂杆变形,关闭后密封面错位1.1.3 炉顶压力高,超过放散阀的工作压力,配重不够1.2 炉顶放散跑煤气的现象炉顶放散跑煤气,随着顶压的增高,跑煤气愈来愈严重,直至损坏放散阀1.3 炉顶放散跑煤气的危害性1.3.1 吹坏密封面,损坏阀体1.3.2 影响高炉操作高炉无法采用高顶压操作,处理时需慢风或休风1.3.3 煤气外泄,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煤气中毒事故1.4 炉顶放散跑煤气的预防措施1.4.1 每次关闭前,操作工要认真清理密封面,保证无结垢,严禁敲打密封面1.5 炉顶放散跑煤气的处理措施开风后关闭炉顶放散(或由于其它原因),出现跑煤气时:1.5.1 立即通知值班工长暂缓加风和加顶压若泄漏煤气量不大时,可重新扣放散,以图接触严密;若泄漏量较大时,可用布袋片、石棉绳进行封堵,或采用打包箍包死,严禁两个放散同时用倒链拉死; 1.5.2 若大量跑煤气,由点检站站长通知设备区长助理和机动科科长,请示主管厂长决定处理方案。
2.1 炉顶放散打不开的原因2.1.1新 1 号高炉为液压控制系统,由于液压系统压力低、控制截止阀关闭、换向阀故障、炉顶放散由于跑煤气用外力固定(倒链、卡箍、铁丝)等原因,造成不能顺利开启2.2 炉顶放散打不开的现象高炉需要开启时不能顺利开启2.3 炉顶放散打不开的危害性2.3.1 高炉休风或停煤气时,不能及时顺利打开,影响高炉休风或停煤气时间2.3.2 出现紧急情况时,放散不能及时拉起释放压力,可造成高炉或除尘系统损坏2.4 炉顶放散打不开的预防措施2.4.1 处理炉顶放散跑煤气时,旧区严禁将两个放散一起用倒链固定,严禁将液压阀台处的截止阀全部关闭,保证至少有一个放散能迅速开启2.4.2 每日检查:炉顶放散是否有一个保持自由状态2.4.3 每日检查:操作人员配合炉顶组检查液压系统压力,换向阀能否可靠工作2.5 炉顶放散打不开的处理措施2.5.1 高炉休风或停煤气时不能及时顺利打开的处理措施:2.5.1.1 及时通知值班工长暂缓休风,保持一定风压; 2.5.1.2 热风工迅速查明放散不能开启的原因,进行处理; 2.5.1.3 区域组长判断处理时间,并汇报机动科长和煤气技师; 2.5.1.4 超过 10 分钟不能处理好的情况下,将一个放散置于自由状态,另一个保持动作状态,将自由状态的放散用手动倒链(已常备现场)拉起; 2.5.1.5 故障排除后,用电动、液压将放散开至正常位置。
2.5.2 出现紧急情况时,放散不能及时拉起释放压力的处理措施:2.5.2.1 值班工长应迅速减风(或排风)到高炉所允许的最小风压,及时通知除尘打开重力除尘器处的荒煤气总管放散,释放压力; 2.5.2.2 值班工长迅速组织热风工排除炉顶放散故障后打开; 2.5.2.3 汇报相关人员,处理紧急情况3 31 .1 高炉两个炉顶大放散都打不开的原因3.1.1 高炉正常休风需要打开放散3.1.2 高炉处理事故急需放风、休风时,需要打开放散3.1.3 两个炉顶大放散的电器系统不搭电,没有手动装置3.1.4 开启大放散的钢丝绳断,不能正常打开3.2 高炉两个炉顶大放散都打不开的现象炉顶放散打不开3.3 高炉两个炉顶大放散都打不开的危害性高炉不能安全放风休风,强制放风休风将导致煤气火从风口扑出甚至风口灌渣,造成人员烧伤、设备损坏3.4 高炉两个炉顶大放散都打不开的休风的预防及处理措施3.4.1 减风到最小,同时降低炉顶压力,关闭重力除尘器钟阀,打开重力除尘放散阀放散煤气3.4.2 顶压≤3kPa 时,可以执行放风操作3.4.3 在炉顶放散未打开的情况下,不得休风,不得打开风口窥视孔盖,防止喷火喷渣。
3.4.4 立即组织抢修放散阀,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可以人工用倒链打开3.4.5 高炉按休风程序休风或复风高炉放风阀失灵(不能放风)时休风的应急预案4.1 高炉顶压突然升高的原因4.1.1 调压阀组全部自动关闭或人为误操作4.1.2 重力除尘器钟阀自动关闭或重力除尘器后的调节阀自动关闭,造成煤气没有通路,憋起顶压4.1.3 布袋除尘误操作,导致部分或全部箱体关闭4.2 高炉顶压突然升高的现象顶压通常在 220-250kPa 之间运行,顶压在瞬间超过 270kPa,炉顶放散自动打开,煤气系统安全阀开启,煤气泄漏,风压升高,风机喘震4.3 高炉顶压突然升高的危害性4.3.1 高炉本体最薄弱的钢结构有可能吹开,如炉腹、炉腰、送风系统等,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4.3.2 布袋除尘系统中薄弱的钢结构有可能吹开,4.3.3 顶压升高大于气密箱压力,灰尘进入气密箱损坏设备4.3.4 风机喘震,保护不及时而损坏4.4 高炉顶压突然升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4.4.1 调压阀组各阀调节不要开或关到极限,要留 10-20左右的余地4.4.2 不论何种原因发现顶压超过 250kPa,都要立即减风,在减风的同时拉起炉顶大放散。
4.4.3 调压阀组各调节阀,不能全部设为自动,只应把经常调节的阀设为自动4.4.4 如果在顶压突然升高后,出现高炉本体、煤气管道或煤气设施吹开,有大量的煤气泄漏,值班工长应通知有关区域人员撤离,要积极联系调度进罐、出铁休风或紧急休风,防止事态扩大5.1 β角故障的原因5.1.1 电器故障5.1.2 变频器故障5.1.3 联轴器、编码器故障5.1.4 仪表线路故障5.2 β角故障的现象微机显示数字与实际不符,出现数字闪动现象,布料圈数不能正常记录显示5.3 β角故障的危害性造成布料失常,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5.4 β角故障的的预防和处理措施5.4.1 检修时检查电器仪表接线,及时进行吹灰5.4.2 出现故障,立即停止槽下上料,将主皮带打手动停止并切除查看β角变频器工作信号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及时倒用备用变频器5.4.3 立即通知炉顶操作人员去现场检查β角的实际运转状态,位置及信号状态5.4.4 检查编码器、联轴器是否松动若松动及时紧固5.4.5 校对β角编码器反馈信号是否正确,检查编码器接线是否牢固若反馈信号不正常,及时联系电气公司维修人员检查模块信号及编码器、线路。
5.4.6 若是编码器故障,可临时采取在微机上手动改为“忽略编码器故障”,确保正常下料的同时更换编码器炉顶区域γ角故障应急预案6.1 γ角故障的根本原因6.1.1 电器故障、伺服驱动器故障6.1.2 现场角度超极限6.1.3 编码器故障6.1.4 仪表线路故障6.2 γ角故障的现象6.2.1 显示电器故障6.2.2 显示超极限6.2.3 微机上数据显示异常6.3 γ角故障的危害性6.3.1 强行关闭造成机械设备损坏6.3.2 数据显示不正确,造成布料失常,引起炉况失常6.3.3 下不完料,造成炉顶膨料6.4 γ角故障的预防和处理措施6.4.1 检修时检查电器仪表接线,及时进行吹灰6.4.2 出现故障,立即停止槽下上料,将主皮带打手动停止并切除6.4.3 查看γ角开所需的自动联锁条件是否满足6.4.4 查看γ角伺服电机的运行信号是否正常,是否报故障若报故障及时通知炉顶操作人员进行处理6.4.5 将γ角操作面板自动操作改为手动操作开关几次,观察阀门是否动作6.4.6 校对γ角现场开度和计算机显示的开度是否对应。
检查γ角的实际运转状态,位置及信号状态若不正常通知维修电工和电气公司维修人员到现场检查溜槽破损应急预案7.1 溜槽破损的原因7.1.1 超出正常使用期限,而未检查更换7.1.2 衬板、压板材质不合格或镶嵌不合理,造成脱落7.1.3 由于长期炉顶温度过高,耐磨衬板变质,使用寿命缩短7.2 溜槽破损的现象7.2.1 上部装料制度调剂效果不明显7.2.2 出现频繁的崩料,顶温偏高,煤气利用较差7.2.3 出现中心堆积征兆7.2.4 用炉顶摄像仪观察,料流出现分叉,溜槽底部漏料7.3 溜槽破损的危害性溜槽破损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炉况失常,长期崩塌料操作会造成炉凉,严重者会导致炉墙结厚、炉缸冻结恶性事故发生7.4 溜槽破损的预防及处理措施7.4.1 选择优质耐磨长寿的溜槽,溜槽使用前一定要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认质量是否合格,不合格的溜槽不得使用7.4.2 定期检修时必须由专人检查溜槽的使用情况,判断不能坚持一个检修周期(三个月)时,必须更换7.4.3 在炉顶摄像仪中观察到溜槽漏料,但未影响到炉况时,可以采用小角度单环轻负荷作业,同时安排组织在最短的时间内更换7.4.4 溜槽漏料严重,炉况不顺且有恶化趋势,一经发现,应紧急下休风料,休风料完毕后紧急休风更换。
气密箱停水、停氮气、氮气压力过低、温度高应急预案8.1 气密箱停水、停氮气、氮气压力过低、温度高的 原因 8.1.1 停冷却水或管道堵塞,形成水压不足8.1.2 制氧氮气机停、氮气管破裂、氮气用户增加形成氮气压力低于炉顶煤气压力8.2 气密箱停水、停氮气、氮气压力过低、温度高的现象气密箱温度显示高出平时的正常温度8.3 气密箱停水、停氮气、氮气压力过低、温度高的危害性8.3.1 煤气温度高,气密箱无法冷却,气密箱轴承齿轮变形损坏8.3.2 气密箱无法密封,大量粉尘进入气密箱,形成积灰增加活动部件磨损8.3.3 气密箱内传动钢丝绳的润滑油流失,造成使用寿命缩短8.4 气密箱停水、停氮气、氮气压力过低、温度高的预防和处理措施8.4.1 出现冷却水压力低或断水时的处理措施:8.4.1.1 加大气密箱充氮气量,以使气密箱温度保持在 70℃以下,并能密封煤气,相应要求高炉减风,降低顶压; 8.4.1.2 联系值班室了解断水情况如果冷却水不能及时补充,应通知值班室进罐出铁后,休风处理; 8.4.1.3 恢复供水后,应上炉顶进行检查进水管各蝶阀、自动阀门、流量计是否正常,有无堵塞,若已损坏及时更换,若堵塞及时清理。
再次开启时,必须确保水压恢复到原来的压力后方可开启8.4.2 出现停氮气或氮气压力显著降低的处理措施:8.4.2.1 当氮气总管阀前压力降低到 600kPa 时,看是否还有下降趋势,同时观察阀后压力是否也降低,排除仪表问题,确认氮气压力确实降低; 8.4.2.2 立即通知调度,了解氮气供应情况,要求停止一般用户的氮气使用; 8.4.2.3 高炉应立即减风,降低顶压,当氮气压力与高炉煤气的压力差小于 30kPa 时,应立即出铁休风; 8.4.2.4 在休风过程中原则上不采用空料线作业,避免炉顶温度升高造成气密箱温度高上、下料罐不均压应急预案9.1 上、下料罐不均压的原因9.1.1 均压放散阀密封圈破损、漏气9.1.2 均压管道积灰堵塞9.1.3 料罐压差变送器外接管堵塞9.1.4 上密密封圈破损9.2 上、下料罐不均压的现象料罐均压后压差显示未能降到 10kPa 以下9.3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