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战略定位分析报告.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7039013
  • 上传时间:2024-0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7.53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某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规划报告第一部分集团战略定位分析报告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集团总体战略定位 21.1. 某院集团愿景 21.2. 某院集团使命 21.3. 某院集团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2第二章 集团组织性质定位 32.1. 某院集团未来可能发展模式定义 32.2. 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各有优缺点 42.3. 某院集团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分析 4第三章 集团管控模式定位 73.1. 集团管控模式定位 73.2. 集团各下属单位分类和定位 7第四章 集团功能体系定位 94.1. 当前各体系关系状况 94.2. 各功能体系战略定位 104.3. 各功能体系发展定位 114.4. 战略分析框架图 12前 言通过对某院集团三周的深入访谈,我们有六点感触,并得到了六点启示第一, 某院集团的组织性质特殊,既有企业性的运作,也有事业性的运作方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某院集团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进行战略规划工作;第二, 某院集团的功能体系综合,既有产业化运作体系,又有科研和行业服务体系,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某院集团需要按照产业、科研和行业分类进行战略规划;第三, 目前某院的科研体系的定位模糊,明确如何为国家、自身产业和行业服务,发挥科研体系的特殊优势是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四, 由于是科研院所转制而来,大多数是科研人员,所以习惯以技术为导向来思考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以客户、市场为战略的总体导向;第五, 某院集团的各二级单位有较大的独立性,给我们的启示是:虽然各所业务有重叠,但是近期进行业务重组的可能性不大,近期以所为单位进行战略定位也是一种结合实际的分析方式;第六, 产业化业务极其繁杂,有60多种业务,分布在众多行业里,给我们的启示是:需要进行细致的业务选择和定位。

      报告共分为4章,简要内容如下:第1章,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了集团愿景、使命和目标第2章,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了某院集团当前的主体是企业,关键是如何利用好事业部分来为产业化服务第3章,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了某院集团需要从目前的捆绑管理型向战略管理型过渡第4章,进行集团功能体系定位,明确了集团产业、科研和行业未来整体的发展定位第一章 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本章主要进行集团总体战略定位,明确集团愿景、使命和目标 1.1. 某院集团愿景 某院集团的愿景是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企业集团通过赶超来保证自己持续的竞争能力,定位于装备制造业,以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技术水平为目标1.2. 某院集团使命某院集团的使命是成为制造类企业竞争力的优秀提供者以提升制造类企业的竞争力为己任某院集团的业务,无论是某设备、系统集成、生产线还是科研服务和行业服务,都是在为客户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涵盖了设备、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1.3. 某院集团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某院集团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目标,二是产业化目标,三是行业目标(见表1-1)技术创新目标是经过5年的发展,成为中国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产业化目标是,五年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2亿;行业发展目标是五年内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表1-1 某院集团的总体目标体系目标分类目标内容技术创新目标成为中国某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产业化目标五年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2亿行业目标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成长的助推器为了更好地实现三个功能体系的总体目标,我们又设计了相应的中短期和中长期阶段目标(见图1-1)图1-1 院(集团)发展战略阶段目标中短期(2005—2007年)产业:夯实基础、归束做强科研:逐步过渡、完善体系行业:界定业务、分类发展中长期(2008—2009年)产业:重点突破、快速发展科研:产研结合、协调发展行业:一个平台、两种运作院(集团)的发展 产业化发展在中短期追求的是夯实基础、归束做强集团产业化中短期工作重点应放在积极建立为所有业务开展所需要的管理体系、市场体系和科研体系(技术赶超体系)上,即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管控和市场、科研体系要针对所有业务进行加强,同时建立规模化业务的筛选机制和培育机制另外,集团中短期业务发展重点应放在处于优秀业务区域的难规模化业务,结合系统集成业务和工程公司业务的优势,以横向和纵向一体化业务为突破点进行京内业务的重点倾斜发展,对重点发展业务集团要给予资金和资源的大力支持,同时要协调重点业务中重复业务的整合和互相支持业务的有机结合,其余的业务鼓励其自身积极发展。

      产业化发展在中长期追求的是重点突破、快速发展中长期,在内部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集团除了抓整体管控外,应把产业突破的重心向规模化和相对规模化业务倾斜,即集团的工作中心要从以一体化业务为重点的难规模化业务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具体方式可以有现有难规模化业务的相对规模化,以及逐渐向好的新设规模化产品和业务倾斜(前提是有好的规模化业务)等,通过集中优势力量,运用重点快速突破的策略迅速在细分领域建立优势,实现规模发展而一体化业务,技术扫描式业务等传统业务还应该继续发展科研开发体系在中短期以逐步过渡、完善体系为阶段性目标结合某院/集团此次的改制,在某院/集团和各二级子公司分别成立中央研究所和技术中心,与产业部门的技术开发部门协同,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集团三级科研开发体系同时,在中央研究所引入项目运作制,并通过各种途径将下设的虚拟中央实验室做实,逐步过渡为实体化的中央实验室科研开发体系在中长期以产研结合、协调发展为阶段性目标通过前一阶段的运作,这一阶段的发展要力图使中央研究所下面的各中央实验室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并在集团范围内有条件地推广项目运作制,适时将中央研究所提升为中央研究院同时,对前期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协同产业构筑新兴的产业增长点。

      行业服务体系中短期以界定业务、分类发展为阶段性目标这一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对各所已有的行业服务资源和业务进行厘清,并按照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方式进行分类发展,将盈利性业务和面向企业服务的非盈利性业务以业务部门的形式设在各所生产力促进中心下进行发展同时,在集团框架下共享各种行业服务业务行业服务体系中长期以一个平台、两种运作为阶段性目标在此阶段,集团将在前期所内行业服务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集团的行业服务大平台通过判断行业服务业务与集团战略的相关性,找出匹配度高的行业服务业务进行产业化运作第二章 集团组织性质定位 我们认为某院集团当前的主体是企业,关键是如何利用好事业部分来为产业化服务从某院的历史发展来看,1999年改制为企业后,产业化发展逐步发展,到2003年底,产业化合同金额占总合同金额的79%,而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分别占14%和7%(见图2-1),所以可以看出某院集团中的事业性部分所占比例逐步减小图2-1 2003年三大主业合同金额比例图数据来源:某院2003年年报2.1. 某院集团未来可能发展模式定义在主体是企业的前提下,某院未来可能会有三种发展模式(见表2-1):表2-1 某院未来可能的三种发展模式模式定义完全企业模式逐步改变原来科研院所的运作模式,完全企业化运作,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一院两制模式在主体是企业的前提下,争取国家的支持(资金、政策、课题项目),保留一部分行业地位很高的科研单位,承担部分行业任务一是国家和企业共同承担,关键是承担比例问题,二是争取国家优惠政策个别回归模式个别产业化运作程度差、行业地位高的研究所或部分研究室进入“国家队”,脱离集团--减轻某院负担,让国家承担,注意建立联盟关系,获得联盟受益注:个别所的个别公益性业务必须脱离企业(至少名义上),成为挂靠企业(挂靠模式)2.2. 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各有优缺点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并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见表2-2)表2-2 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的优缺点 完全企业模式一院两制模式个别回归模式优点n 完全市场导向--摆脱原先科研院所一些不适用观念和运营模式的束缚,完全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n 顺应国家科技政策导向n 便于争取国家支持n 平衡科研情结n 可能双赢n 分类设计演进方式,对各所的适用性强缺点n 可能减弱国家对企业的支持n 可能消弱应用研究能力n 存在部分高级科研人员科研情结的转变阻力n 国家政策不明n 历史依赖性n 改革不彻底n 国家政策不明n 历史依赖性n 减小集团整体规模面临问题n 如何减少对原有优势的损伤?n 如何快速构建适应市场的企业运作体系?n 如何处理好行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n 国家何时会明确和接受?n 近期的发展和定位?2.3. 某院集团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分析三种发展模式按照组织性质(纵向)和时间演进(横向),存在五条可能的发展路径(见图2-2)。

      第一条路径:一步到位式,是由当前状态直接转变为完全企业模式;第二条路径:逐步过渡式,现由当前状态在近期保持一院两制模式,等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完全企业模式;第三条路径:两制维持式,就是在近期和远期一直保持一院两制模式不变;第四条路径:近期回归式,个别研究所或个别研究所的个别部分根据国家政策在近期脱离某院集团,回到原来的事业性质的研究单位;第五条路径:远期回归式,个别研究所或个别研究所的个别部分国家政策在远期脱离某院集团,回到原来的事业性质的研究单位图2-2 某院集团未来可能的五条发展路径对这五条发展路径,可以按照国家政策导向、企业利益导向和实施难度状况三个因素进行评估(见表2-3),综合看来,某院未来走逐步过渡和两制维持路径的可能性较大表2-3 五条发展路径可能性分析评估因素模式国家政策导向企业利益导向实施难度状况可能性排序Œ一步到位较大国家鼓励科研院所转企较小国家队情结,希望国家支持较大会产生一定动荡3逐步过渡较大目前剩余的国资委直属科研院所暂时没有适合的转企方式较大可以利用国家的纵向课题获得技术优势一般有一定的改制难度1Ž两制维持一般对剩余的国资委直属科研院所政策不明较大可以利用国家的纵向课题获得技术优势较小2近期回归较小国资委对回归不感兴趣较小减少了集团规模较小5远期回归一般未来科技部有可能会重新重视共性技术较小减少了集团规模较小4另外,按照我们总结的转制科研院所发展模式研究模式(见图2-3),在转制科研院所中,事业性的逐步弱化应当是大势所趋。

      刚开始,转制科研院所应该是一院两制模式A状态,产业化是主体,但事业部分仍然独立于产业化外边,一部分的事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化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是不一致的这种状态下,需要回到四个关键问题国家需不需要我们来承担国家或行业责任?如果国家不想,我们企业自己想不想承担?如果我们想承担,我们能否承担?如果我们能承担,那我们怎样来承担?新华信对上面四个问题的回答是,国家暂时不需要我们来承担,如果能够达到国家和企业的双赢,我们才承担一部分,而且,必须在与产业化一致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只有承担事业部分会给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