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卧薪尝胆.doc
4页18. 卧薪尝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及成语“卧薪尝胆”的含义,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觉得像什么?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这人图案画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钺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来,这个像“王”字的图案就成为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两个王有关的故事--《卧薪尝胆》2、(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注意“卧”的笔顺齐读课题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二、初读课文1、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先带着刚刚提出的问题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再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明确要求,学生自读课文)2、生字学习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投入。
生字你会读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投影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请学生领读注意正音三、再读课文1、字词都会读了,课文也就能读得更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卧薪尝胆》这个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2、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①谁来读第一段?(指名读)你读得很流畅!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对,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板书: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②那么,起初,谁先征服了谁呢?谁来读读第二段故事的第二段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是啊,勾践刚开始的时候打了败仗,只好求和,到吴国做奴仆了板书:勾践战败求和)分角色扮演吴越会稽一战,越王打了败仗,为了保留实力勾践选择了投降求和,但他报仇雪恨的心思并没有瞒过吴国的谋臣们,他们纷纷——(引读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角色表演:吴国的谋臣们要求灭掉越国,他们会如何向吴王建议呢?吴王又是怎么拒绝的?(同桌练习表演 指名表演)这么一演,你知道“建议”是什么意思了吗?能用“建议”说一句话吗?(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将“建议”放在句子不同位置说话)③到吴国做奴仆的勾践,又有怎样的经历呢?谁来读读第三段 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是,这三年,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结束了,骄傲的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他们回国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段话同学们,勾践回国后的作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哪个词呢? 是的,就是课题“卧薪尝胆”开始有同学问,什么是“卧薪尝胆”,那么,第四段话中,哪个几个句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呢?用笔画一画你找到的句子指名答,投影句子薪”指的是什么东西?“胆”呢? (齐读句子)⑤同学们,越王勾践放弃了本来可以享受的国君的舒适生活,选择了卧薪尝胆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呢?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 故事的大结局是怎样的呢?谁来说一说? 是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羽翼丰满的越王勾践终于报仇雪恨了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四、三读课文故事我们已经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结合老师的板书,想想怎样用简短的几句话给别人说说“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指名说)五、小结 同学们,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令人感动,勾践发奋图强的精神催人奋进明天我们继续学习《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去感受勾践不屈的灵魂! 六、作业 课后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2、齐读3、用下列词语填空,复习全文大意兵败会稽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转弱为强两千多年前,吴国和越国都想征服对方一次,越国---------,越王勾践只好向吴王夫差求和,到吴国当奴仆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之后,勾践回到越国,---------二十年,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国国王夫差自杀身亡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3)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第一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交流归纳: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板书: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2、学习第3自然段1)我的十分钟越王勾践到了吴国之后是怎么当“奴仆”的,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要认真读,看看这节从哪几方面写了勾践的奴仆生活?在书上勾画关键词语,简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四个人为一小组, 1号组长、2号为记录员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小组内交流《卧薪尝胆》小组学习单第 小组组长: 记录员: 小组学习要求:1.按照1-4号的顺序一人描述一个方面,其余同学注意倾听和补充2.组长组织组员推荐分享员代表全组进行全班交流奴仆生活感受(记录要点)推荐分享员 (2)交流: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粗茶淡饭(想象)小结: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4)小结: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指导朗读)4、理解第五自然段(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 、教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古人(蒲松龄)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老师把它写下来,看谁能背下来?(板书: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年越甲可吞吴3、用“卧薪尝胆”造句4、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四、课外作业整理“破釜沉舟”的故事到班里来交流板书设计: 兵败求和 卧薪尝胆 忍辱负重 转弱为强教学反思《卧薪尝胆》是一篇蕴涵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后甘无奈求和,带夫人到越国为奴,受尽屈辱,回国后卧薪尝胆二十年,使越国转弱为强,最后消灭了强大的吴国的故事。
我在教学本课时,我确定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顽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动容,利用厚重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多读书,多交流,多体验,从而让学生认识了越王勾践,同时也了解了吴王夫差,明白故事的道理,受到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