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针化学成分研究的进展.docx
6页松针化学成分研究的进展1 挥发油松针精油是其香气的主要成分, 其中主含成分为萜烯类的具有 (C10H16 )n 化学通式的一系列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a-旅烯,B -旅烯,B -水芹烯,月桂烯罗勒烯等[4]挥发油组分及含量因树种以及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如丁靖凯等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 对滇南到滇中水平分布及低到高垂直分布的八个云南松和九个思茅松进行了定性、 定量分析 , 共鉴定化合物 26 个 结果表明 : 不 同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针油都含有大致相同的化学成分从精油成分上看, 云南松和思茅松没有明显差异, 松节油和松针油成分也十分相近,而a-旅烯、B-旅烯的含量随产地不同变化较大[5] 郝强等用气相色谱 - 质谱法对南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组分进行了分析 [6], 其主要成分为单萜( 单萜化合物 7 种, 占挥发油总量的 25.23%)和倍半萜 (倍半萜化合物8 种 , 占挥发油总量的 47.54%) 邢有权等的研究表明 : 黑龙江红松松针油的主要成分按含量高低依次是乙酸龙脑乙酯、1,2- 环氧 -2- 甲基 -5- 异丙基 - 环己烷、异龙脑等[7] 佟立君等也对黑龙江红松松针挥发油组分进行了分析 , 结果表明 :在红松挥发油中,以a-旅烯和茨烯的含量为最多。
湿地松松针精油中主要成分是a-旅烯、B -旅烯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B-菠烯,占含量1/3以上[8][9] o油松松针精油主要成分为反-石竹烯(30.64%)、乙酸冰片酯(24.00%)、a -蒂草 烯(11.62%)、8 -杜松烯(4.734%)、民-香橙烯(2.70%)、q- 衣兰油烯 (2.07%) 等[10] 安徽马尾松松、针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按含量高低依次是B-石竹烯、B-芹子烯和B-橙椒烯厦门马尾松松针精油中B-石竹烯的含量最多(在14.42%〜24.88%之间),而a-旅烯、B -旅烯的含量都较小 [11] 2 色素及维生素类松针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 其中叶绿素含量约达 3.22% 用化学方法可把叶绿素制成叶绿素锌钠盐叶绿素锌钠在医药、日用化工以及食品工业上有着广泛应用松针的胡萝卜素含量在69~356mg/kg 之间, 比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还要高几倍到几十倍[12] 成熟松针Vc 含量又比幼松针含量高 1.7~2.0 国内学者有采用抽滤直接滴定法,测得老叶Vc含量为2.51mg/kg,中年老叶含量为 2.05 mg/kg[13]范玉琳等研究表明红松针含有丰富的B-胡萝卜素,达140mg/kg。
松针的维生素 E含量在201〜1266mg/kg之 间,维生素C含量在412〜2505mg/kg之间,远远高于一般水果 和蔬菜 研究还表明红松针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E[13] 化学论文尹华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松针中维生素 C B2、B4 含量分别为 14.3%、10.1%、2.34%[14]3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主要指以 2- 苯基色原酮为基核的一类化合物 , 以游离的甙原或以与糖结合的甙类等形式存在于很多植物中Shen Zhaobang 等从马尾松松针中分离出 7 种黄酮甙 [15] :花旗松素(taxifolin),花旗松素-3' - O - B -D-葡萄糖茶(taxifolin- 3' - o - B -D-glucopyranoside), 儿茶素[(+)-catechin, 柚皮素 7- O - B -D-葡萄糖茶(naringenin7-O- B -D-glucopyside),6-C-甲基香树素-7- O - B -D-葡萄糖茶(6-C-methylaromadendrin-7-O - B -D-glucopyside), 花旗松素-3' -O-B-D-(6〃 -O-苯乙酰基)-葡萄搪茶(taxifolin3' - O - B -D- (6 - O -phenylacetyl)-glucopy-ranoside), 圣草酚-3' - O - B -D-葡萄糖茶(eriodictyol- 3' - O - B -D-glucopyside) 。
4 氨基酸、蛋白质类松针中含丰富的游离氨基酸与蛋白质干马尾松松针蛋白质含量为9.8%,黄山松为 11.9%, 落叶松可达15.2%[12], 李泉开、陈武[16] 曾用HITACHI835- 50 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从水提物中析得17 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 , 在原药中含量达4.74%这为其具有补益作用、营养价值提供了物质证据罗玉萍等17] ] 采用多种方法提取松针叶中的混合氨基酸, 针叶中含有18] 种氨基酸 , 氨基酸总含量最高可达35.83mg/g 5 多元酚类日本学者从新鲜松针提取物中分到了聚异戊二烯及其混合(Polyprenl compounds), 此化合物为多元酚合成前提[18] 又有国外学者从Pinusmugo 的绿色针叶中得到了多元酚的混合物 , 并发现这种多元酚混合物模型随着松的品种不同而不同, 此可作为松树品种的化学分类标准 [19] 松针中含有抗氧化性的低聚原花青素 (OligomericProanthocyanidins, 简称 OPC’ s),OPC’ s 是多种多酚类聚合物 , 主要由儿茶素的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十聚体等组合而成[20] o6 木脂素木脂素可分为两类: 木脂素 (lignan) 和新木脂(neoligna) 。
目前 , 已经从松针中分离并鉴定的木脂素主要有[2][21][22]:苯并四氢呋喃新木脂素类,包括 2,3- 二氢-2-(4'-羟基-3'-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3-羟甲基-苯并 味喃丙醇、3-0- a-L -鼠李糖昔等,苯代四氢蔡木脂素类, 包括异落叶松脂素、异落叶松脂素 -9, O - a-L-阿拉伯糖昔 等 ; 苯氧醚木脂素类, 包括 1-(4- 羟基 -3- 甲氧基苯基)-2-4-(3-羟丙基)-2-羟基苯氧基]-1,3-丙二醇、B -D-葡萄糖昔等;简单木脂素类,8- 8,位相连的包括2,3-二(4'- 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1,4- 丁二醇等,7- 7'位相连的包 括开环异落叶松脂素、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 O - B -D-葡萄糖苷等 , 双环氧木脂素有(+)- 松脂素 ,(+)- 松脂素-4' - O- B -D-葡萄糖昔;毕跃峰等利用 DIAIONHP20和 TOYOPEARLHW侬谱法从松针水煎液镇痛作用较强的正丁 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 6 种化合物 [23][24], 它们分别为 : 莽草 酸(化合物1)、(7S,8R) - 3' ,4,9,9 '-四羟基-3-甲氧基- 7,8-二氢苯并味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化合物2)、 (7S,8R)- 3,9,9 '-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味喃- 1'-丙醇基新木脂素-4-0- a -L-鼠李糖昔(化合物3)、 (7S,8R)- 3,4,9 '-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味喃- 1'-丙醇基新木脂素-9- O- a -L-鼠李糖昔(化合物4)、 (7S,8R) - 9,9'-二羟基-3, 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味 喃-1'-丙醇基新木脂素-4- O - a -L-鼠李糖昔(化合物5)和 (7S,8R)- 3,9,9 '-三羟基-3-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味喃- 1'-丙醇基新木脂素-4- O - B -D-葡糖昔(化合物6) o化合 物 2~6 为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 其中化合物 3、 4、 5 为新化合 物。
7 微量元素 , 脂类等其他成分松针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 达 40 余种 , 除含有较多的钙磷、镁、钾等元素外 , 还含有铁、铝、锌、铜、硒等微量元素[25][26], 松叶中还含有芦丁 , 其含量为0.04%松针含有较多的脂类物质 , 各类松针的粗脂肪含量在 3.8~13.10%之间( 马尾松为 10.63%), 并且其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2 亚油酸占30%以上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