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学考试大专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8页...wd...《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 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B 〕B.实现共产主2、在五千多年的开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C.爱国主义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问题的 基本看法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C.人生目的4、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称为〔 A〕A.人生价值5、在人类社会的标准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标准以下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 D.但凡法律所制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C〕C.办事公正的要求7、关于爱情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他们表达的意思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D〕D.道德和精神8、良好的个人品德表达为对道德原则和标准的自觉遵守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B〕B.文明礼貌的表现9、个人进展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抑制和整治掉,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B〕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10、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具体表达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基本宗旨的是〔D〕· D.执法为民11、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以下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B〕B.重证据讲程序12、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表达在〔A〕· A.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上13、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能够抗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风险而保持平稳有序运行的态势以下选项中属于经济安全的是〔A〕A.粮食安全1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维护公平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可归属于〔D〕· D.法在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15、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标准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C〕C.法律体系16、司法权是司法机关的一项专有权力,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享有此项权力。
在我国享有司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D〕D.人民检察院1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B〕B.人民1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A〕A.民主集中制19、居于我国政治制度多层次构造的核心,并决定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是〔C〕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0、债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多发的债是〔A〕A.合同之债21、刑事诉讼程序包含假设干阶段,其开场的标志是〔B〕B.立案2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对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以下属于行政行为的是〔C〕C.撤消执照23、在现实生活中,当人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时,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人就会垮下来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困难险阻的是〔A〕A.人的理想信念24、人们的理想信念普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认定某种工作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并不断取得成绩,成就一番事业这属于〔B〕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2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6、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中,统一性表现在〔D〕D.理想来源于现实,现实中孕育着理想27、在五千多年的开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28、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在当代中国,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需要〔B〕· B.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9、历史上和现实中出现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中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D〕·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30、 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指的是〔D〕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 基本意图31、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在于〔A〕A.奉献32、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展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了〔C〕· C.社会经济关系的开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开展变化33、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标准,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开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
这主要说明的是,道德〔C〕C.调节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具有广泛性3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 A.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精神3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B〕·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6、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开展和普及,网络生活已成为公共生活的新领域在这一领域,假设有人成心制造计算机病毒并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这说明了在信息时代社会公共生活的〔A〕A.活动结果密切相关37、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强调了完善人的品质过程中〔B〕B.陶冶情操的重要性38、以下选项中,规定了人们从事法律行为的方式与过程,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合法有效的是〔D〕D.法律程序39、法的标准作用表达在多个方面,其中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及时采取行动化解矛盾的作用,属于法的〔B〕B.预测作用40、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标准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展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称为〔C〕C.法律部门41、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A〕A.法律遵守42、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是〔C〕C.宪法和法律43、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的是〔C〕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4、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C〕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C〕C.法律监视机关46、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法律关系。
以下标准性法律文件中属于商法的是〔A〕A.《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47、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气的方方面面,表达了社会主义 基本道德标准的本质要求的是〔A〕A.社会主义荣辱观48、“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其中,信念是指〔D〕· 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49、人们的理想信念普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C〕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50、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D.理想与现实是 基本对立的5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B〕B.建设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2、以享乐为目的,主张人生的全部内容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这是〔B〕人生观的表现B.享乐主义53、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D〕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54、当代大学生面对人生的态度应是〔B〕B.积极进取55、以下属于国家专门的法律监视机关的是〔D〕D.人民检察院56、人们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A)A.道德认识57、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各个客观事实特征,其中必不可少的是〔B〕。
· B.犯罪行为5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调整的是〔C〕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5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A〕A.政体60、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分,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分〞这表达了刑法的〔A〕A.罪刑法定原则61、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表达了法律的〔B〕B.制裁作用6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B〕B.社会主义公有制63、《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从〔D〕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D.出生时起64、法律主要表达的是〔C〕的意志C.统治阶级65、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C.监视66、以下活动属于立法活动的是〔D〕D.法律编纂6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B〕B.人民68、〔A〕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A.改革创新69、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B〕年B.两年70、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指〔C〕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71、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C〕C.现实72、人的本质属性是 ( B)B.社会属性73、在人际交往中,心胸宽阔、求同存异、相互包容,是〔C〕原则的表现。
C.宽容74、实现人生价值的 基本途径是〔D〕D.进展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75、身份权是指因为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以下权利中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B〕B.监护权76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B〕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7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D〕D.集体主义78、为调整和标准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D〕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79、中国古代先贤把“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称之为〔A〕A.慎独8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D〕D.社会公德81、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是〔C〕C.道德意志82、法律赋予公民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这在法学中称为〔A〕· A.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83、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修养方法是〔A〕· A.省察克治84、人生观的核心是〔B〕B.人生目的8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CC.为人民服务86、被古人视为“进德修业之本〞,在今天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点的是〔C〕C.老实守信87、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是一种〔C〕C.特定主体权88、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