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doc
4页全髋置换术后康复流程康复评定1. 单项功能评定:肿胀、疼痛、肢体长度、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平衡功能、步态等[22. 体格检查:(1) 术前评定做髋关节功能的局部检查脊柱与关节形态、关节活动范围神经肌肉运动情况2) 肌力评定:测试肌肉或肌群、对抗重力或外在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3) 神经系统功能:注意肢体有无神经功能障碍(4) X线诊断:双侧髋关节的骨盆正位片、患髋蛙式位片、与健侧进行对比、观察髂骨、 坐骨、耻骨和骶髂关节(5) CT和MRI检查:骨赘和剥脱骨碎片、骨质的改变、MRI轴位像补充失状位、冠状位 和三维影像的不足(6) 核素骨扫描(ECT): ECT反映骨的代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力感染、肿瘤和营养 不良性骨病3. 综合功能评定:常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目的和原则目的是保持合理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重建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本原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全面训练、个别对待因手术后训练时间、力度选择与手术术式等密切相关,因此术后的肌力训练方法和开始时间 尚未统一,缺乏能证明何种程序或方法更有效、更安全的可靠的临床研究,但应坚持渐进和 不引起疼痛的原则。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要点1.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起坏泵运动、腹式呼吸、气压循环治疗2•防止关节脱位:卧位,伸直术侧下肢,髋外展15° -30°,穿丁字鞋防髋关节 外旋3. 坐位:不宜久坐,每次<30分钟,床上屈髋<45°,床旁坐屈髋<90°,同时避 免屈膝、髋内收和内旋4. 转移活动:卧位是向术侧侧翻取床头柜上物品,半坐位时健侧取床头柜上物品 翻身,向患侧翻身坐位,借助双上肢支撑坐起下床时间向术侧移向床边,上 床时术侧先移上床在床旁坐、站立时,术侧髋尽可能后伸,避免起立时屈髋>90°5. 关节活动度范围训练:拔出引流管后借助膝关节持续关节被动运动装置被动屈 伸髋关节,屈曲角度控制在90逐渐由被动向助力和主动运动过渡,早 起仰卧位足底沿床面进行屈髋,髋膝主动运动,屈髋<70°髋关节伸直训练, 俯卧位有利于伸髋训练6•肌力训练:重点训练的是臀中肌、臀小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以等长肌力 训练为主加强上肢伸展肌力训练7•站立负重和步行训练:骨水泥固定者拔出引流管后即可负重步行训练,生物固 定者至少术后6周开始步行训练康复程序第1阶段:床上训练1. 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 止搬运时脱位。
2. 术后当天晚上,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膝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或者继 续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患肢也可穿矫形防外旋鞋,但要防 止压伤3. 术后第一天,撤除下肢软垫,伸直患肢防止髋屈曲畸形4. 术后48小时拔引流管5. 防止深静脉血栓:术后使用弹力绷带3天或足底静脉泵一般术后应用低分 子肝素钠如果患者以往有深静脉血栓史,要适当延长应用时间注意检测凝血 酶原时间6. 拔除引流管后经X片示假体位置无变化,可开始髋,膝关节屈曲由被动活动 (CPM机)向主动辅助活动,到完全主动活动过渡.7. 术后头三天的体疗方案:麻醉恢复后,鼓励患者踝关节主动屈伸,促进血液 回流;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练习;深呼吸练习8. 第4-7天康复方案髋关节伸直练习,做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充分伸展屈髋肌及 关节囊前部股四头肌的等张练习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使病人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注意点: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内收外旋伸直位第2阶段:体位转移训练术后3天至一周,使用的是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又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也 没有植骨、骨折等情况,病人在术后第3天即可以下地进行康复练习1: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将手术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 髋外旋2: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步行器站立坐位练习:坐的时间不宜长,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
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 现脱位的体位如果术中关节稳定性欠佳,应放弃坐位练习第3阶段:步行训练如为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又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也没有植骨、骨折等情况, 病人在术后第3天即可以下地进行康复练习术后第7-8天步行训练I-助行器辅助步行 让患者扶助行器练习行走,注意纠正患者的步行姿 势转身时,如果向患侧转,应先让患肢向外迈一步,后移动助行器,再跟上健肢; 如果向健侧转,应先让健肢向外迈一步,后移动助行器,再跟上患肢术后第9-10天步行训练II-双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时,应先向前移动患侧拐,健肢跟上,再移动 健侧拐,最后患肢跟上注意步态术后第11-12天步行训练III-单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时,患侧上肢持四脚拐注意正确的步态 术后第13-14天上下楼梯训练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拐随后或同时跟进;下楼时,拐先下, 患肢随后,健肢最后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1、 患者坐位、站立或平卧时均应避免交叉腿和膝(翘二郎腿、盘腿),避免跪 姿2、 平卧时双大腿之间一定要放枕头,以保持双腿分开侧卧时双腿间应夹枕, 避免过度内旋造成脱位,尽量向术侧翻身,此习惯最少应维持3个月3、 当坐、站或躺时,膝盖和脚尖不能转向内侧,应保持脚和膝盖直对天花板或 朝向外侧。
4、 坐位时双足应分开375px左右,不要坐太矮的椅子或太软的沙发,如需要可 用枕头垫坐双膝的位置最好在髋关节以下水平5、 选择一个牢固、直背、有扶手的椅子,有利于站起或坐下,从坐到站立时, 应先向椅子边缘滑动,然后拄拐站起6、 如厕时使用加高坐便器,禁止蹲便,使如厕时膝关节的位置保持在髋关节以 下水平7、 站立或坐时身体向前倾斜幅度不能超过90即避免弯腰动作过大,弯腰时 双手最好不要超过膝关节8、 术后3~6月内不要下蹲拾物9、 平时要避免和控制各种感染,患髋有情况随时来诊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见的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晚期的一种手术方式,技术非常成熟,成 功率高有些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问题,通过追查病史、物理检查可以确定引起疼痛的原因, 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 一、内在原因首 先应查看是否存在以下医源性原因:(1)无菌性松动,人工关节因撞击或固定不稳引起松动 (2)大腿疼痛-股骨干假体顶端疼痛,假体周围有骨折发生3)感染4)滑囊炎二、其它 疾病排除上述医源性问题,要怀疑是否为其它疾病引起的疼痛1、椎管狭窄椎管狭窄 是最常见的引起髋关节疼痛的疾病之一,需认真鉴别诊断。
这部分病例中髋关节活动障碍应 该是无痛的,但是偶而合并的椎管狭窄,在全髋置换术后逐渐增加病人的活动度后才会被发 现但是这样的疼痛具有不同于术前的疼痛特征2、其他退变性脊柱炎症或骶髂关节问 题,能根据详细的病史和检查鉴别,也可以通过CT或MRI检查证实通过上面的介绍患 者应该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疼痛症状,应从两方面查找病因,如果是内在原因,一定 要及时解决,以免影响手术效果,如果是其它疾病引起的,说明手术做的很成功,可以通过 其它方法对症治疗关节置换后能维持多长时间?关节置换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