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共6页).doc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美]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法]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法]皮埃尔–马克•德比亚齐:《文本发生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法]蒂埃里德迪弗:《艺术之名——为了一种现代性的考古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商务印书馆,2004[法]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海南出版社,2000[法]于贝尔达弥施:《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美]莱斯特恩布里:《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美]帕特里克弗兰克:《视觉艺术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美]乔治•J.E.格雷西亚:《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人民出版社,2009[荷]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第12页[德]马丁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德]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三联书店,2003[美]DC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德]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德]沃纳霍夫曼:《现代艺术的激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法]雅克科莱特:《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2004[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1987[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商务印书馆,2002[英]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英]史蒂文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2002[美]大卫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黑格尔、海德格尔及其以后》,商务印书馆,2004[英]保罗克劳瑟:《20世纪艺术的语言:观念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英]卡–克姆:《艺术语言的奥秘》,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德]罗姆巴赫:《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结构存在论的问题与解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法]伊沙贝尔德迈松鲁热:《当代艺术》,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美]金莱文:《后现代的转型——西方当代艺术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英]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商务印书馆,2008[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商务印书馆,2005[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商务印书馆,2003[法]马克•弗罗芒–默里斯:《海德格尔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德]莱因哈德•梅依:《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美]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法]蒙甘:《从文本到行动——保尔利科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美]H.帕克:《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法]西尔维帕坦:《印象……印象主义》,译林出版社,2006[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挪]拉斯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美]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美]达布尼汤森德:《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商务印书馆,2004[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0[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英]尼吉尔温特沃斯:《绘画现象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加]威廉维斯:《光和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英]斯图亚特西姆:《德里达与历史的终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法]马克•西门尼斯:《当代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法]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波]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德]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美]唐•伊德:《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日]岩城见一:《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商务印书馆,2008教师:张贤根:哲学博士,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武汉纺织大学时尚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湖北民族学院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86-1989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攻读西方科学哲学,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年,学习并毕业于中英暑期哲学学院。
199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师从彭富春教授攻读西方美学,2002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1-6月,在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做访问学者,师从亚历山大达特曼(Alexander Duttmann)教授现为欧洲美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西方现代美学、哲学与艺术现象学研究,以及时尚、艺术、教育与文化评论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科学与人文的视界融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艺术、审美与设计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武汉出版社,2008)、《20世纪的西方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杨家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1994-1998),武汉大学哲学(二级学科为美学)硕士(2001-2004)和哲学(二级学科为美学)博士(2004-2007),东南大学伦理学博士后本科毕业后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从事过3年高中语文教育,2001—2007年,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接受系统的哲学训练,逐步养成对思想和智慧的兴趣,也慢慢形成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对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某些问题有一定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刊载于《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及《哲学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晋阳学刊》、《新疆大学学报》等期刊上。
李欣(1973-),女,湖北云梦人,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传播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为湖北省广告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李展 ,男,山东寿光人,现任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系主任先后获得青岛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南京大学古典文学硕士和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曾参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8年第四期暑期新闻培训研讨班现为湖北文艺学、美学协会会员,中国新闻学、传播学会员望海军,博士,副教授,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