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酒狂》的音乐分析看其理性主义的美学倾向.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834705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1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酒狂》的音乐分析看其理性主义的美学倾向    王思特【Summary】:魏晋名士阮籍及其著述,由于其所处时代和文化的特殊性,显出矛盾、复杂、微妙而耐人寻味的特点阮籍所作琴曲《酒狂》慷慨激愤、借酒佯狂,但若透过这些表象,通过音乐分析,可以见出《酒狂》的理性主义思维和美学特点,如音乐的结构的平衡规整和谐有序,乐思材料统一集中,调式的统一,在音乐的各个层次上显示出的偏离回归的生命运动现象等阮籍用理性控制着感情的宣泄,这正是儒家思想“中庸”“中和”的体现,也是阮籍在《乐论》中强调的“和”与“度”的标准Keys】:阮籍;酒狂;理性主义阮籍的《酒狂》历来被认为是借酒佯狂的慷慨泄愤之作,从音乐语言上来看,《酒狂》的确是阮籍一定程度上内省的冲突痛苦、痛恶环境、蔑视现实、要求解脱以及不甘心逆来顺受的体现三拍子音乐独特的节奏和旋律音区的上下大跳,仿佛是阮籍酒醉之后踉踉跄跄寻找光明的步态;每一句乐句的停顿,似乎是阮籍苦闷烦躁、进退皆难的写照;每小节顽强出现的低音持续音,亦是阮籍愤懑情绪的积聚和人生执着的追求表面上看《酒狂》的音乐形象狂放不羁荒诞不经,但若透过这些表象,通过音乐分析,可以见出《酒狂》的理性主义思维和美学特点。

      一、《酒狂》音乐分析本文分析所采用的乐谱,是由姚丙炎先生打谱,许建先生记谱[1]F宫,6/8拍,全曲共58小节A段(1-10小节)由a、a、b、c四个乐句组成,形成一个段落层次上的起承转合结构a乐句反复一次(见谱例1),从横向来看,旋律线呈逐步增大的波浪式,第一小节先向上九度然后向下作五度进行,之后音程幅度加大,向上十度然后向下六度,第三小节进一步加大音程幅度,分别为向上十二度后向下八度和向上十三度后向下九度,仿佛是醉酒后愈演愈烈的踉跄步态,表现出一种无法抑制、越来越强的冲力从纵向来看,在宫音和徵音持续音外,有一个隐藏的级进上行的旋律G-A-C,C-D-F(见星号标识),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疑问或困惑b乐句是a乐句的逆向进行(见谱例2),横向来看,旋律线呈逐步缩小的波浪式,纵向来看,仍然保留了宫音和徵音的持续音,仿佛强调一种执着的追求,同时隐藏的级进下行旋律是a乐句的逆向进行,F-D-C,C-A-F(见星号标识),似乎是前句的回答,是一种无奈的不甘的屈从,从整体旋律的走向来看,和前句造成了一种偏离回归的平衡感a句和b句使用的材料非常统一,并且结构对称均匀,似乎是阮籍在现实与理想中努力寻求平衡。

      c句是个贯穿全曲的固定终止型乐句(见谱例3),是个向上跳进五度之后的级进下行,与之前醉酒狂放的大跳旋律形成对比,仿佛是内心痛苦的悲悯、压抑和叹息A1段(11-20小节)由三个乐句组成,没有出现新的材料,所以标记为a1、b、ca1句是a句的变奏,这次变奏取消了徵音的持续音,但仍守住了宫音的持续音增加了旋律的变化,在原骨干音上用按弦走音滑奏至骨干音上方小二度或小三度,使旋律的歌唱性增强,感情色彩加浓,仿佛经历了开始的踉踉跄跄的步态之后,内心的痛苦得到进一步的宣泄,悲愤的情绪比a句更为浓烈b乐句与A段出现的时候完全一样,在a1乐句忿忿不平的悲悯过后[来自WW],b乐句仍然用它的级进下行,构成了平衡与回归接着以与A段完全相同的c乐句,结束了A1段,形成了在段落层次上的偏离和回归,即a1句的变奏造成偏离,而由b句c句的再现获得回归总的来说A1段虽然有情绪上的变化,但是最终理性控制了情感B段(21-26小节)由d、e、c三个乐句组成d句的出现标志着“转”的开始(见谱例4),前面一直坚守的某种理性即宫音和徵音持续音被打破了,脱离了规整的持续音,出现相隔八度的向上大跳旋律,似乎是呐喊、挣扎、酒醉之后的狂放,仿佛理性的平衡被打破而成为强烈的感情宣泄,但是该乐句里隐藏着两个下行的旋律,一个是A-G-F(见星号标识),另一个是D-C-F(见菱形标识),似气息宽广的无奈叹息,最后两个旋律都落在宫音,表面上看[来自www.LW]似强烈的呐喊和情绪的宣泄,其实最终仍然是回归于现实的无奈与内在的理性。

      e句是全曲少见的级进旋律(见谱例5),以曲中迄今为止出现的最低音A开始,连续向上作三度的旋律进行D-F-A-C,左手以“绰”的手法向上滑进,似乎是低回的呜咽,语气感极强,每次旋律上升都遇到阻力,形成曲折向上的旋律线,与前面的果断的大跳旋律形成对比,表现出作者痛苦的抉择,内心的纠结,充满疑问,不知该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在重重矛盾中挣扎着到达徵音,最终以贯穿全曲的固定终止型乐句c句结束了该乐段B段由新材料d句和e句在情绪上和乐思上都体现出其“转”的性质,情绪的强烈、内心的痛苦都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个“转”似乎还没有完全展开,便再一次回归到c乐句和宫音,回归理性与现实A2段(27-46小节)虽是具有“合”的性质的段落,但扩充的篇幅、材料的丰富、乐思的发展、情绪的迸发、气势的恢弘,都显示出该段才是全曲集大成的高潮部分,标记为a,e1,c1,d1,e1,c1,b,c八个乐句e1句和e句相比,除了宫音与徵音保持在低音区不变,其余音提高了八度,使旋律拉开显得更加开阔,情绪更为波澜起伏,除了挣扎以外更多了愤怒c1句和c句相比也提高了八度,控诉语气更强,更具悲悯,这个贯穿全曲的固定终止型乐句虽以变化音区的形式出现,但它实现了在乐句层次上偏离之后的回归感。

      d1句是全曲旋律跨度最大的地方,和d句相比,低音位置不变,而将高音提高八度,形成向上十五度跳进至全曲最高音A后,紧接着向下十二度的跳跃,气势宏伟,情绪激烈,似乎是酒醉之后的癫狂、放浪形骸的呐喊,形成全曲的高潮接下来e1句和c1句又陈述了一遍,仿佛经历了d1句和e1句更大的偏离后,再一次回归到c1句这个贯穿全曲的固定终止型乐句最后,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出现与a句相呼应的b乐句,似乎从A2段的a句陈述后开始,就一直在等待着与之相呼应和平衡的b句,其间出现的许多变化材料和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看作一次幅度较大的偏离,最终以b句对a句的回应预示着该段落的理性回归,以固定终止型乐句的原型c句结束这一段一共出现了五种不同的材料,以毫无规律的方式拼凑在一起,看上去杂乱无序,仿佛是酒后的混沌癫狂,失去理性,其实这五个材料并不是新东西,而是前面出现过的乐句的变化和发展,看似让人捉摸不透的如同酒后踉跄步态的乐句拼凑,其实核心的乐句还是a+b+c,只是在a句与b句之间插入了一个充分展开或者说具有偏离性质的乐段(e1+c1+d1+e1+c1),所以说即使是在全曲的高潮部分,乐思的充分发展使作者愤懑情绪得到尽情宣泄的部分,仍然有张无形的网使混沌趋向有序,将狂放平复至理性。

      连接与尾声(47-58小节),尾声出现之前,是个3+3的连接段,至此为止4小节一句的节奏被打乱,直到尾声结束,都是3小节为一乐句的结构连接部分为级进下行的旋律,再一次明确强调了徵音与宫音尾声乐谱上出现了“仙人吐酒”的字样,不由让人感叹烂醉如泥之后依然如此优雅,第一句围绕徵音最后走向宫音,第二句强调宫音,最后一句旋律迂回曲折,仿佛还在最后的踌躇犹豫和挣扎,而最终别无抉择无奈的回到宫音,情绪平复了,癫狂消散了,逐步回归清醒与现实二、《酒狂》的理性主义清醒之后的阮籍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呢?阮籍与嵇康都是那黑暗时局下少数清醒的人,但是清醒的人更加痛苦,嵇康最终把自己的骨骼捏碎,为维护精神的自由选择了毁灭肉体,理性的阮籍选择了将儒家式的理想、信念或价值观念小心翼翼的深潜于心底,而以“狂言”、“妄行”甚至是道教的“游仙”思想构成其外在的行为方式正如高晨阳先生所说:“本质上由于儒家思想的强烈影响,初始凝结的儒家观念在心理底层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由此形成一个内外分裂的人格[2]《酒狂》中音乐形象的狂放与音乐结构的严谨,其实就是阮籍的“外人格”和“内人格”的表现阮籍用严密且具有逻辑性的音乐结构将音乐表现的情感内容控制的恰到好处,所有的张扬和癫狂都被强大的结构张力所平衡着,阮籍用理性控制着感情的宣泄,这正是儒家思想“中庸”“中和”的体现,也是阮籍所处的正始时期以“和”为美的美学原则的体现。

      一)音乐结构的规整全曲可分为四个段落带个尾声,即A、A1、B、A2、尾声按照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除了尾声和连接句的15小节是三小节一句,其余43小节都是四小节一句,结构非常规整,这正符合阮籍在《乐论》中提出的“节会有数,故曲折不乱”[3]的“中和”“礼乐”思想(见图1)二)乐思材料的统一全曲只用了a、b、c、d、e五个乐句及其变奏即a1、c1、d1、e1组成开头两小节为《酒狂》的核心音调,所有的音乐材料都在其核心音调上发展变化而来,后两小节是核心音调的模进,这四小节构成了a句(见谱例1)b乐句是a乐句的逆向进行(见谱例2)c乐句是贯穿全曲的固定终止型乐句(见谱例3),由两个乐节反复一遍组成,即2+2,其中每个乐节的第二小节仍然使用的是核心音调的节奏型d乐句仍然是核心音调的展开(见谱例4),旋律呈相隔八度的大跳,表现情绪的波动e乐句虽然改变了音程关系(见谱例5),每次旋律上升都遇到阻力,形成曲折向上的旋律线,但是仍保留了核心音调的节奏型三)调式的统一全曲自始至终强调宫音和徵音,每一乐段都以贯穿全曲的c乐句停留在宫音结束A段从a乐句的宫音和徵音持续音开始,b乐句为a乐句的逆向进行,仍然保留了宫音和徵音的持续音,仿佛强调一种执着的追求。

      c乐句向上跳进五度之后的级进下行停留在宫音A1段的a1句取消了徵音的持续音,但仍守住了宫音的持续音,增加了旋律的变化,使旋律的歌唱性增强,感情色彩加浓在a1乐句忿忿不平的悲悯过后,b乐句逆向进行,继续强调宫音和徵音,接着以贯穿全曲的c乐句停留在宫音,结束了A1段B段的d乐句虽然将前面一直坚守的某种理性即宫音和徵音持续音被打破了,但是该乐句里隐藏着两个下行的旋律(见谱例4)都落在宫音e乐句左手以“绰”的手法向上滑进,在重重矛盾中挣扎着到达徵音,最终仍以贯穿全曲的c乐句落到宫音结束该乐段A2段充分展开前面所有的材料,旋律拉开显得更加开阔,情绪更为波澜起伏,但并没有改变宫音和徵音的支撑地位连接部与尾声再一次明确强调了徵音与宫音四)“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酒狂》在音乐的各个层次上显示出“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我们不妨把“偏离”看作阮籍愤懑情绪的宣泄,把“回归”看作他在理想与现实中努力寻求平衡的理性与隐忍从乐曲的层次上看,A1乐段是对A乐段的偏离,B乐段是对A乐段和A1乐段的进一步偏离,A2乐段既是前面材料的充分发展,又是全曲的回归从乐段层次上看,每个段落在前半部分都有发展或偏离,最后都以c句材料结束回归。

      从乐句层次上也能看到偏离—回归的理性分寸和平衡感,a乐句和b乐句呈反向进行,a乐句旋律线呈逐步增大的波浪式,隐藏的级进上行的旋律,b乐句旋律线呈逐步缩小的波浪式,隐藏的级进下行旋律是a乐句的逆向进行,似是前句的回答,从整体来看,和前句形成了一种偏离后回归的平衡感A2段更是通过几个回合与几个层次的偏离—回归营造了全曲的高潮,标记为a,e1,c1,d1,e1,c1,b,c八个乐句,a句之后没有出现与之相对应的b句,而是出现旋律拉开显得更加开阔、情绪更为波澜起伏的e1句,这就是一次偏离,既让人有新鲜感同时又让人满怀期待的等待熟悉的b句出现,而后的c1句这个贯穿全曲的固定终止型乐句虽以提高八度变化音区的形式出现,但它实现了乐句层次上的一次偏离之后的回归接下来出现的d1句是一次更大的偏离,形成全曲的高潮e1句和c1句又陈述了一遍,仿佛是在经历了更大的偏离后,c1句实现了再一次回归最后,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出现与a句相呼应的b乐句,似乎从A2段的a句陈述后开始,就一直在等待着与之相呼应和平衡的b句,其间出现的许多变化材料和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看作一次次偏离,最终以b句对a句的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