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唐诗四首同步练习长版.doc
6页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唐诗四首》同步学习探究训练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2.读准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音⑴金樽清揪斗十千( ) ⑵欲渡黄河冰塞川( )⑶浅草才能没马蹄( ) ⑷直挂云帆济沧海( )⑸暂凭杯酒长精神( )3.请把诗句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岱宗夫如何?齐鲁清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当胸生曾云,绝眦入归鸟会当凌决顶,一览众山小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 A.拔剑四顾心茫然(茫然:心里无着落B.阴阳割昏晓(阴阳:黑夜,白天C.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向阳的树D.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沉没的船,诗人自喻)5.按要求填写诗句⑴《行路难》中表明行路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⑵《望岳》中表达作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⑷《钱塘湖春行》点明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训练6.《行路难》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7.《望岳》一诗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清简要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结构美9.“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应怎样理解?10.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用得好吗,为什么?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两首诗歌,回答11—17题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12.诗中写了哪些画面?13.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14.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渐”字的?(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5.诗歌的颔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6.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B.“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C.“齐鲁青未了”是说在齐鲁大地上都能看到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17.读了杜甫的这首诗,你有何感想?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列三首诗歌,回答18-20题-)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8.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9.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二)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0.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1.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三)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席:竹席22.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 、 23.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 语言基础知识1.略2.⑴dǒu ⑵sè ⑶mò ⑷jì ⑸zhǎng 3. 清——青 隔——割 绝——决 决——绝4.B解析:古诗文中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5.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⑷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表达训练6.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7.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8.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
9.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点明了诗人的最爱之处是绿杨深处的白沙堤,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想象风景之美10.用得好,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 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课内同步阅读(一)11.C12.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画面13.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14.诗中的“渐”字的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二)15.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16.A17.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课外拓展阅读(-)18.吟余小立阑干外19.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二)20.指困难、挫折、障碍等21.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三)22.别院深深、树阴满地、时一声解析:答“深深”、“满”、“一声”也可以,答出两点即23.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