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材料题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思政版含答案.doc
2页材料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 阅读下列材料,冋答问题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口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 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摘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 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 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 冲动……他们己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 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 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一一摘编自《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 材料三 郡县制实行以來,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 肯定的态度;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 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 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
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 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 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摘自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 响2) 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3) 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2.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傩,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 能禁止——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 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三皇帝I中央政府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政府:郡县郡守县令(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造成的后果?(2) 结合材料二、三冋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3)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木结构是什么?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参考答案1. 解析:第(1)问,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 沿用,据此与所学知识概括归纳。
第(2)问,注意多角度分析其作用,如政治、经济、文 化、社会等角度第(3)问,从材料三提取相关信息,注意逐条梳理,规范书写答案:(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 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2) 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3) 原因:対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 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 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2.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可以看出是分封制第(2)问 从材料二的“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以看出皇位世袭; 从材料三可看出皇帝独尊和皇权至上笫(3)问实际上考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及其特点 答案:(1)周初实行分封制,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后來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的权威受 到挑战2) 特点: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3) 基本结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诸 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特点:三公之I'可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