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08742435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7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大学生就业准备调研报告范文(一)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毕业生,就业难无疑就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头等问题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余人,社会就业压力大,很多毕业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进步;二是就业竞争剧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xx?一书中指由,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如今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兴旺国家比拟,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假设要到达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22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程度,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

      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开展的需求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在2022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说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答复“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承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承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22元,认为2022-3000元比拟合理的占21%三是大学生大多项选择择在兴旺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兴旺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如今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方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构造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说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

      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22至4000元,低于月薪2022元坚决不干这就说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说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 学生就业信息缺乏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效劳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时机;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那么用人单位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而且人才交流市场开发的时间和地点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就业信息的挑选2. 用人单位方面原因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展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2022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展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展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那么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进步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优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开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3. 高校方面原因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兴旺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到达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

      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兴旺地区那么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构造、课程内容、教学程度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非常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构造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开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展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供应构造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才能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才能、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才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4. 学生方面原因I.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时机不少企业回绝承当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历〞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到达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当,而假如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II. 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22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22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如今薪酬、地域、个人开展时机、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根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鼓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屡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以下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开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到达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开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送,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兴旺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那么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遥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

      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同时如今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才能素质程度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老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才能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才能,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才能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送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很多毕业生自身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却不能正确认识,盲目一味要求工作待遇,期望过高III.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用人单位表示,局部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答复以下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历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1.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

      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遥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效劳2. 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构造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开展日新月异,各国间消费、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互相依存关系日益严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意料将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将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开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开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3. .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第 1 页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展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开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考虑、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才能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才能、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将来社会开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打好专业根底,建立合理知识和才能构造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对于三年级的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