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最新精选编写)-(最新版-已修订).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黯然****空
  • 文档编号:144503396
  • 上传时间:2020-09-0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8.9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自考 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自考 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 第一章 1、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 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 定义通过感官或借助 其他一定的仪器 设备,有目的有 计划的对自然状 态下发生的现象 或 行 为 进 行 系 统、 连续的考察、 记录,分析从而 取得事实材料 根据研究假设, 运用一定的认为 手段,主动干预 或控制研究对象 的发生,发展过 程, 并通过观察、 测量等方式验证 教育现象因果关 系的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 课题的需要,有 计划地对事实的 考察、现状的了 解、材料的搜集 来认识教育问题 或探讨教育现象 之间联系的研究 方法 采用标准化的测 量工具,按照一 定的程序,通过 对研究对象的实 际测定来收集数 据资料并加以分 析 优点观察者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表现比 较 自 然 和 客 观 性 对实验条件控制 严密,可保证结 果的可靠性,便 于精确分析 在 自 然 的 情 景 下,不受时间、 空间条件的限制 可以找出实践中 的不足,为教学 提供反馈信息 缺点消极被动的期待 某种行为,很难 分清哪些因素是 引起行为表现的 真正原因。

      研究环境和条件 的特殊从而使研 究结论的推广应 用受到限制 可靠性取决于研 究者对各种主观 偏差的调控和所 提供资料的真实 性 会随心理主观意 志、外界刺激的 变化而变化 第二章 1、 1、加涅:学习记忆模型 A、 加工系统(操作) B、执行控制系统 C、预期控制系统(动机) 2、 发展与学习的关系:、 发展与学习的关系: A、 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 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 1) 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基础 (拔苗助长是错误的) ) 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 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基础 (拔苗助长是错误的) 2) 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 B、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3、 学习准备期:又名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 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适合性包含 3 个因素:个 体生理因素、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是教 学的出发点、 4、 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 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

      Eg: 2 岁口头语言、4 岁形状直觉形成 4-5 岁学习书面语言 5、 发展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此能力某方面最为迅速时期4 岁前 Eg:24 岁语音学习 、55.5 岁掌握数概念 6、 发展性教学 : 维果斯基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是,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7、 最近发展区: 第三章(基础) 1、学习理论诞生的标志:桑代克的“联结说” 2、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2、 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实质性练习、非人为的联系、先行组织者、上位学习 下为学习、并列结合学习、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 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首次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S0R实验:位 置学习、迂回实验、潜伏学习实验 4、 班杜拉(容易被考到)社会性学习理论: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自我效能感 5、 人本主义理论讲学习氛围 (即可)马斯洛、罗杰斯 6、 建构:3 种倾向:认识、社会文化、行为 第四章 1、幼儿学习:幼儿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 包括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2、幼儿学习的基本模式操作学习 3、幼儿学习的特点: A、 游戏室幼儿学习基本的形式和方法 B、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C、幼儿学真实的经验和主动参与 D、 幼儿学习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性与促进 4、皮亚杰:前运算阶段 布鲁纳:肖像表征阶段 5、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性动机、主导性动机 6、幼儿学习动机的培养:(大题) A、奖励和敲入其分地评价以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B、及时反馈以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C、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7、发展记住两句话:外部动机起主导,内部动机逐渐发展主从关系开始形成 8、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水平迁移、垂直迁移、逆迁移、一般迁移、具体迁移、同化、顺 应 9、问题解决等于迁移 第五章 1、游戏的心理特征: 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是与认知性活动相对应的一种心理过程,意向性活动是人对待 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游戏是一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活动 (活动动机的内源性、活动目的隐 蔽性、活动过程松散性、活动内容虚构性、活动规则变通性、活动主体积极性) B、游戏是可观察性行为(认知行为、交往行为、宣泄行为) C、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熟悉同伴、玩具或引发儿童兴趣操作材料、 ) 2、 席勒/斯兵塞拉扎鲁斯/帕特里克格罗斯博伊千介克弗洛伊德皮亚杰伯莱恩怀特 剩余精力说松弛说生 活 预 备 说 生长说补偿说同化说觉醒论权 力 效果 论 3、儿童的需要: A、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 B、对新体验的需要(探究体验的需要) C、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成就性动机对立) D、对责任感的需要(成就性对应) 4、儿童游戏动机: A、活动性 B、探究性 C、成就性 D、亲和性 5、幼儿游戏的特征是象征性游戏,其主要形式是角色游戏。

      6、幼儿游戏类型 P186 的图表 7、幼儿游戏指导策(或小的名解) A、平行游戏法;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 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往往用于结构游戏与表演游戏 B、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但仍然有儿童掌握 游戏的进程 不是教师传授游戏方法, 而是以暗示的方式引导儿童合力展开游戏情节 关键在于 : 把握介入游戏的契机 C、指导游戏法;适合还未进入角色的儿童便于教师对游戏过程的调控,弊端:儿童可能 终止游戏 D、 “真实发言人” ;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智力游戏目的:促进儿童按照现实生活的客 观逻辑展开游戏过程,减少游戏的虚构成分 A、 B 和 C 是一种情景内指导,(基于虚构情景) D 是一种情景外的指导, 这就是创造的真谛 A 和 B 是一种间接指导策略,充分运用暗示原理,C 和 D 是一种直接指导策略,充分运用示范和 讲解,用于有组织的游戏 8、A、游戏准备: 1) 、游戏时间;时间必须充足,每天 3050 分钟的自由时间,游戏的时机也很重要,要在 幼儿精力充沛和头脑清醒的上午,避免就餐或午睡之前开展。

      2) 、游戏地点;不要过于空旷或狭窄,表演游戏:空地大一点 智力游戏:安静的环境 3) 、游戏材料:富有童趣,能满足好奇心 4)、经验准备:是指儿童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集体性的合作游戏具有较高的游戏水平 游戏准备工作的核心就是创造条件 B、游戏观察 : 不仅提供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而且构成了准备工作和成人介入游戏的桥梁 基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第六章 1、怎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性学习 2、技能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外化和智力技能(感知、思维)内化 3、技能学习的特点: A、技能学习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 B、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4、亚当斯闭合回路理论;施米特图式理论 5、幼儿动作技能形成四个阶段 动作技能的训练 A、动作定向 A、动作定向的训练 B、动作模仿 B、动作模仿的训练 C、动作的整合 C、动作整合的训练 D、动作的熟练 D、动作熟练的训练 6、儿童动作技能发展表现 A、双手操作技能的发展 B、躯体运动的发展(走、跑、跳、平衡、钻爬和攀登) 7、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A、知识经验 B、讲解与示范 C、练习 8、运动教育:莱本 9、蒙台梭利:动作教育又称日常生活教育或肌肉教育,主要训练幼儿基本的动作(身体概 念、准备动作) 、大肌肉动作(全身运动、团体运动) 、小肌肉动作(准备工作、日常生活活动) 。

      10、智力技能五阶段: 11、智力技能的培养==表征能力的培养 A、表征能力的发展:遵循从程序性表征向陈述性表征发展(质变)从程序性表征向陈述性表征发展(质变) ,幼小儿童的表征主要是 程序性表征,只限于支配自己的动作和感知行为,不能用于真正意义的思维有两个重要因素 : 对象征的概括能力的发展/语言的加入 B、模仿与游戏:幼儿的模仿是表征性的模仿,它和感知性的模仿不同幼儿游戏的典型方 式是象征游戏 12、运算: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结构,也是一种智力技能,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一种可逆 的动作,具有守恒性和系统性 13、幼儿智力技能的形成是表征的形成 14、内化、表征 15、模仿和游戏是两大手段 总之:幼儿的智力技能的发展其实是表征能力的发展表征能力的发展就是从程序性知识 向陈述性知识的转变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模仿和游戏 第七章 1、两种理论:特征说: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结合而成 原型说:主要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来表示 2、概念种类:抽象属性和概括程度具体概念和抽象、初级和二级、概念形成的途径 前科学和科学 3、概念的学习:联结理论和假设理论 4、概念学习的方式: A、概念形成(幼儿主要的形成方式)(幼儿主要的形成方式):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 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 概括过程) B、概念同化: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 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过程包括的学习模式派生下位学习、相关学习 5、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A、概念学习的操作化操作化;幼儿的概括特点是内容比较贫乏,多是外部的,不精确,儿童思维 活动发展的过程就是外部物质活动内化的过程,针对幼儿思维的形象性和动作性,采用操作学 习的方式能促进其数概念的发展幼儿的思维不仅具有形象性,而且具有直觉行动性,离开一 定的形象和动作,其注意就可以转移,思维可能分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操作减缓幼儿思维 的形象性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B、概念学习的个性化 C、概念学习的情绪化 6、错误概念, (小题) EG:扩大、缩小、利用变式 7、 检测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第八章 1、社会性、社会化、幼儿的社会性学习、社会性学习 2、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化的和外化的: 社会教化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媒 个体内化(个体社会化的内部动因) A、 观察学习 B、认知加工 C、角色扮演 D、自我强化 E、社会合作 3、 埃里克森:主动性对内疚;获得主动性,获得性别角色。

      4、幼儿社会型学习的特点:、幼儿社会型学习的特点: A、随意性和无意性(教师一定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在无意中伤害孩子)、随意性和无意性(教师一定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在无意中伤害孩子) B、长期性和反复性;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缓慢过程长期性和反复性;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缓慢过程 C、实践性;幼儿社会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实践性;幼儿社会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 5、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方法(考过) A、观察学习法 B、强化评价法 C、体验思考法 D、言语传递法 E、角色扮演法 F、移情训练 6、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名称即可) A、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