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延之与谢灵运的风格对比.doc
3页颜延之与谢灵运诗歌风格异同探究颜延之与谢灵运诗歌风格异同探究元嘉时期,颜延之、谢灵运齐名文坛,以“文章之美”并称“颜、谢”从共 性上看,二人诗歌都有典丽、繁密、雕琢、“巧似”、重视艺术形式等特征, 但是在诗歌的主题、写景、内在气质等方面,颜、谢存在很大差异同为元嘉时 期的文坛巨子,我一直很想很想具体的对比下二人在风格上的具体的差异,并 试图找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一):简述二者各自的诗歌风格(一):简述二者各自的诗歌风格颜对于颜延之的诗歌创作, 前贤作了相当多的精辟阐述钟嵘《诗品》云 “ 其源出于陆机体裁绮密, 情喻渊深, 动无虚散, 一句一字皆致意焉 又喜用古事, 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 则蹈于困踱矣 汤惠休日 ‘谢诗如芙蓉出水, 颜诗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由此可见, 颜诗既有对传统诗歌风格的继承和吸收, 又有自己的变革和创新, 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 藻丽、典密、清壮颜诗的藻丽风格肇端于对前人的继承和吸收, 具体表现为下列三种方式1)辞藻华美如《应诏观北湖田收》中云 “飞奔互流缀, 堤毅代回环神行将浮景, 争光溢中天” (2)句子整饰如“ 伊浅绝津济, 台馆无尺椽。
宫陛多巢穴, 城阅生云烟, 王酞升八表, 磋行方暮年” 3)色彩纷呈如“攒素既森蔼, 积翠亦葱芋《应诏观北湖田收》!“ 流云蔼青网, 皓月鉴丹宫”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 “山水诗鼻祖”,曾流传下了“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林壑敛暝色,云 霞收夕霏”“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等一系 列历代传颂的名句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 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 自然恬静之韵 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二):二者在诗歌风格上的异同(二):二者在诗歌风格上的异同 相同点:相同点: 首先,他们的诗歌都追求雅丽、繁富这与二人诗歌观念有关谢灵运的诗学观 念中,对华美、典雅的艺术风格较为重视 ,颜延之也是如此,其《庭诰》云:“荀爽 云:诗者古之歌章,然则雅颂之乐篇全矣以是后之囗(原字缺) 诗者,率以歌为名 及秦勒望岱,汉祀郊宫,辞著前史者,文变之高制也虽雅声未至,宏丽难追矣 可以看出“, 雅”是颜延之文学风格认识中的最高范畴“, 丽”仅次于“雅”, 二者构成了颜延之文学风格观的两个最高层面。
同时,二人才华高妙,学识丰博, 重视文学对才学的表现如谢灵运在称赞法纲、慧琳二位法师文章时说:“藻 丰论博,蔚然满目《答纲琳二法师书》)“藻丰”指文章辞采丰赡“, 论博” 则指作品中学识渊博颜延之也重视学识的积累《, 庭诰》云“: 观书贵要,观 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咏歌之书,取其连类合章,比物集句这些思想 对他们的诗歌风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通过大量运用华美的语汇、典故,颜、谢的诗歌具有了华丽、典雅、知识丰富、诗意深奥的共同特征,而且这一特征最为 明显,最容易被读者察觉 其次,颜、谢诗歌都有雕饰、巧似的特征谢灵运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 雕琢,陈祚明曰: “(谢诗) 钟情幽深,构旨遥远,以凿山开道之法,施之惨澹经营 之间[3] (卷十七) 谢诗中的语句,由于过分追求妥帖,明显具有雕饰的痕迹 但谢灵运文学天分极高,通过精心修饰安排,不仅没有损伤诗歌的艺术表现,反而 体现出匠心与巧思的结合王世贞曰:“(谢诗) 至 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 极而更似天然[2 ] (卷三) 而且,谢灵运对景物描写具有很高的体悟捕捉能 力,选景独到,描写精工在雕琢的作用下,谢诗“巧似”特征非常突出对此, 陈延杰举例说:“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游 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游赤石进帆海》‘溟涨无端倪,虚舟 有超越’等,并得其巧似虽然雕琢却自然、精准,这的确是谢灵运诗歌的独到之 处。
颜延之诗歌源于陆机,陆机诗歌雕琢之气已经明显,颜延之更甚之,从语 言上看,颜诗语句稳妥、工整,雕琢的痕迹更加明显,如“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 英”(《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 句中的“壮”、“茂”二字,细细品味,很见 功力,明显是作者精心推敲的结果汤惠休所言“错彩镂金”之“错”“镂”, 显然是针对颜诗这一特征而言在景物的描写上,颜延之更是精心把握,字雕句 琢,力求穷形尽相 再次,颜、谢诗歌都非常重视艺术形式先看骈对许学夷称颜延之、谢灵运 诗歌“其体尽俳偶”[4 ](P113) 这种说法虽然略显夸张,却说明后世文人将元 嘉诗歌尤其是颜、谢诗歌当成了六朝骈对的代表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 文学思想史》中提到“(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分对句为十一类二十八门) 除干支对、反义连用字对和饮食门之外,其余二十五种对元嘉文学中都已出现,而 谢灵运诗中就有二十一种”[5 ] (P210) 的确,谢灵运诗歌不仅对仗种类繁多,运 用的频率也很高如“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登石门最高顶》) ,不仅运用 了形体对,也运用了数目对、时令对 不同点:不同点: 首先,颜,谢在不同的诗歌领域各有所擅颜的应制诗华彩堂皇, 不惜搜罗古 今而对统治者歌功颂德。
颜延之应制,唱和题材的创作比较突出,如:“周御 穷辙迹,下载历山川《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句雅丽工巧,不仅能展现出宏 大,华丽,高贵的气度,也能做到壮丽有度,较好的体现了皇家应有的气派, 是非常优秀的应制诗,展示了作者高潮的文学才华与渊博知识谢灵运的唱和, 应制题材诗比重不大,成就亦不高他得主要精力放在了山水咏怀诗的创作上, 谢的山水诗以清丽取胜, 其景物描绘或清新自然, 或精彩华妙,透露一种傲然不 俗的气质成就也最高,这一点也是为后世所公认 其次,颜诗“尚规矩”,有君子之貌;谢诗则崇尚个性,少规往则颜延之诗 歌崇尚法度,规矩,在结构上无论是组诗还是独立作品,都浑然一体刘熙载 曰:“颜延年诗体近方幅陈廷杰亦曰:“颜诗缘情而发,又颇自检束,故 懂无虚散焉这些评价指出了颜延之诗歌讲究规矩,整体性强的特征然而 也因为如此,颜延之的诗歌显得华美工稳有余而个性不足谢灵运天才俊发, 其诗歌发乎性情,荡人心魄,具有飘逸特征 第三,谢诗写景倾向于自然清美,细腻华丽;颜诗则偏爱沉郁苍凉,宏壮开阔 之美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当时影响巨大,谢灵运的名作《登池上楼》是代表, 写景刻画细致,形貌逼真,借物起兴,感怀喻志,写景为写情,以官场失意的满腹牢骚,写伤看之情和隐逸之思。
谢灵运作为山水诗的开山鼻祖,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山水诗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谢诗写景的细腻纯美使之成为山水诗的 开拓者,对后世具有巨大的意义颜延之则更善于写宏壮之景,如《北使洛诗》 中“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二句,在悲凉之中有苍劲之气,无一丝纤弱, 颇有追步建安,正始的气度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颜、谢的诗歌风格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也各具个性他们以典雅、 华丽、渊奥、巧似、骈俪、音韵和谐的诗风,影响了元嘉其他作家,推动了元嘉诗风的形成 同时,二人不同的艺术倾向,又从不同方面影响了其他作家,造成了元嘉诗风多样化特征的存 在这也应该是元嘉时期诗称“颜、谢”的主要原因二人诗风与建安、太康代表诗人曹 植、陆机的关系,实际是魏晋、元嘉时期诗歌变化的一条主线,只有将其中的异同辨析清楚, 才能清晰把握到这一阶段诗歌在重视艺术形式与重视个性的不同道路上的发展特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陈延杰. 诗品注[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2 ]王世贞. 读书后[M] . 梁溪顾氏校刊本.[3 ]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M] . 续修四库全书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许学夷. 诗源辨体[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5 ]罗宗强.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 . 北京:中华书局,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