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花山壁画现代表达语言.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70684189
  • 上传时间:2022-08-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1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花山壁画现代表达语言广西壮族先民艺术的结晶“花山壁画”,是我国同类型壁画中的佼佼者;也是世界古代壁画史上保存最完好、经历年代最久远、图像分布最广、单位面积最大的原始壁画艺术珍品当代的中国奥委会艺术家们把原始花山壁画图腾符号当作中华民族灿烂五千年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编成“花山壁画画卷”,用独特的艺术舞蹈造型在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再次引起人们对花山壁画艺术探究的热情本文章分析周氏兄弟的艺术特色与花山壁画的渊源个案,不仅向公众介绍周氏兄弟如何借助本民族花山壁画原始艺术的推助力,把他们独创的“花山壁画艺术语言”成功的带入国际艺术界,更在于促进青年艺术家们共同思考视觉艺术上中西方交流对话的意义和方法一、原始花山壁画的文化影响力花山座落在广西省宁明县城的左江岸边,当地壮族居民称之为“芭来”(译为被画得花花绿绿的山)它源于悬崖绝壁上的数百个赭红色的舞蹈人物形态构成的神秘组图据考证,花山壁画始作于战国时期,延续至东汉时期,至今大约有一千多年千年来,花山上舞动的红色人形不间断地宣扬着壮族人对生命的崇拜和赞礼、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活境遇的认识的艺术追求它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花山脚下的人们。

      时至今日,壮民族新时代的花山壁画传说还在不断的更新着,旅美壮族艺术家周氏兄弟可被称之为当代花山壁画新传奇他们以“花山壁画”为母体进行艺术创作,称得上是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活跃的文化艺术人才二、周氏兄弟艺术创作与原始花山壁画的内在联系作为壮族先祖的后裔,周氏兄弟发掘自己壮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动的把其发展成自己的视觉艺术语言,这有着天然的合理性周氏兄弟早年的生活积淀与情感体验属内在形态,具有内在稳定性,它影响并决定了他们的艺术外在表现与画面形式与花山壁画文化的联系70年代末,年青的周氏兄弟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他们探访花山壁画古迹,吸取传统艺术宝库中养分,开始以花山原始壁画作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80年代初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广西花山壁画艺术展览”,引起强烈轰动20世纪80年代末周氏兄弟移居海外,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初到美国,面对先人留下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周氏兄弟创造性的理解民族文化精神在艺术取向上,他们以花山壁画文化为母体,积极地关注绘画语言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转换和完善,以求在新的机制中保留并发扬中国民族艺术特有的文化根性他们将花山壁画的“原始性”融入他们的速写,木版画和油画中,乃至他们的雕塑和公共艺术作品中,多维度的展现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

      也正是周氏兄弟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民族个性,符合了西方关于艺术家的品评标准三、周氏兄弟的新花山壁画现代艺术形式总体来看周氏兄弟的艺术作品,大多数作品是壁画式的的巨幅作品灵感一来,他们挥笔直取,从不打草稿,在迅速的作画过程中不断的调整画面,在自由挥洒中把他们强烈的感情通过磅礴的气势自然地流露出来大笔触勾勒、大笔触泼彩产生了强烈和粗犷的画面效果,粗犷中透露出一种魅人的美,如同远古的花山壁画一般,有着摄人魂魄的力量在艺术探索实践过程中,他们一直尝试在画面的表面创造不同的肌理表现周氏兄弟对粗糙不平画面的喜爱,也许粗糙的岩壁是他们的艺术生涯中最早最直接的视觉刺激虽然现在创作题材已经脱离了实际的岩画,他们却在作品的表面掺入细沙子和非传统的织物,还采用综合媒材来创作使得画面表面具有岩画般粗糙厚重的感觉例如《天才的日记》一画,他们自由地把厚涂和薄敷相结合,使色彩相互渗透,产生出特殊的肌理效果,并且有意识地把类似中国画的留白和刮刀的痕迹作为绘画语言的一部分,在激情挥洒的过程中,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内心情感从国内到国外,周氏兄弟的艺术作品线条简洁、粗犷概括、强调节奏,具有一目了然的抽象结构,使人感受到真实激情所具有的最直接的感染力。

      他们不拘泥于琐碎的细节描绘,画面中的内在结构更加恢弘有力,于大刀阔斧的挥洒中把点、线、面的节奏与韵律推向新的境界,抽象表现主义的表现性语言在他们的画面上处处可见但他们的每一件作品又与西方艺术界普遍流行的抽象绘画样式不同,它们似乎有一定创作的主题,在某种观念的先导下,隐喻的、象征的符号从画面的抽象结构中浮现出来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令人产生与远古花山壁画“似曾相识”的遐想从根源上来探究,花山壁画文化艺术是周氏兄弟艺术的一种灵感的根源或是形式语言的资源尽管他们在国外和国内的艺术样式有较大变化,但他们的作品中,经常性的主题是一个张开双臂、叉开双腿舞蹈的人物形体,似乎穿越了千年时空隧道,直立于我们面前,它充满活力和力量,并给人一种强烈的冲突感这是周氏兄弟受到原始花山壁画文字符号的激励所创造的形象的浓缩他们恰到好处地将“花山壁画母体”艺术形式与技巧化为意境,展现了花山壁画永恒的艺术魅力,把自然界的神韵体现出来周氏兄弟是生活在现代且具有较强的理性精神的艺术家,他们用顽强的艺术意志和不变的决心,以开阔的视野对自己本民族传统艺术进行冷静的、理智的客观分析与思考,加以选择继承,做到既“入乎其内”,而又能够“出乎其外”。

      从古代到现代,他们的艺术创作实际上跨越了数千年的时空阻隔,沿着他们的先人印迹,进行的一种神奇的艺术接力四、走向世界艺术舞台的“周氏花山壁画”如今周氏兄弟在现代艺术领域杰出的贡献,令西方人对东方艺术刮目相看过去二十多年中,周氏兄弟的作品不断在欧、美、亚著名博物馆巡回展览,他们任教于德国、英国、奥地利国高等艺术院校,并获得了德国现代艺术的最高奖——海伦基金奖;同时也是首次获得象征美国最高国家荣誉的奖项“林肯金质奖章”的华人他们的名字被收入《美国在世艺术家百科全书》一书中周氏兄弟成立艺术基金会、鼓励中国青年艺术家、建立周氏兄弟文化中心,拓展自己的雕塑公园等等,把他们的艺术语言推向国际现代艺术之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