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建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docx
11页住建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方案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秀灵、美丽、宜居、幸福为引领,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以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区、地上与地下、宜居与宜业“四个同步〃,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全面开启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强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重点实施新城区主次干道、老城区背街小巷和景观道路建设改造,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促进城乡道路融合衔接、联网成线目前,XX路己完工;南一环、西一环快车具备通车条件;XX路改造、XX环东延、XX南延已开工建设;XX路铺设雨污管道400米同时对X条城市道路进行排查,维修道路路面X平方米、坑槽套坑X平方米、灌缝X米,提升检查井、雨水井30座,确保了市区路面完好率达95%以上二)科学实施水系治理工程按照“先截污、后治理〃的原则,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网建设,推动“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实现所有河道清水长流。
截止目前,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工程完成提标方案设计;建设污水管网6.5公里;XX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招标,预计2022年3月底完工坚持生态、景观、实用有机结合,高标准提升X河两侧步游道,科学种植水生植物,加强堤岸绿化美化亮化、养护巡查和设施更新,保持城市河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X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治理5公里X河沿岸游园和X河带状公园改造提升后,将成为两条集生态、文化、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色廊道〔三)持续实施公用效劳工程新建改造城市供热、供气、供水管网46. 1公里城市供暖,以推进全市禁燃区内集中供热为重点,启动热源首站建设前期工作,新建管网2.3公里城市燃气持续向镇区延伸,新增乡镇燃气管网7.8公里、天然气居民用户3500户,预计年底可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城市供水城市第三水厂通水试运行,新增改造供水管网36公里,第三水厂配水管网工程完成了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环卫设施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生活垃圾燃烧发电竣工试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封场及生活垃圾燃烧发电厂配套转存场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餐厨垃圾处理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实施“厕所革命〃工程,新建改造城市公厕70座已陆续开工,预计12月底完工。
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起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餐厨垃圾管理方法》,待市政府审核印发四) 精心实施园林绿化工程以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全域生态园林化建设,推进XX公园、植物园等综合性公园工程建设截止目前,XX公园完成总工程量的60%,植物园正在进行工程招投标、三通一平及苗木移植工作打造提升“城展馆-科技馆一图书馆〃中央游憩区,改造提升停车场X河等6处市政立体绿化和2处屋顶绿化工程己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结束在城市重要节点增加花灌木、宿根花卉、彩叶植物,配套完善居民休闲、娱乐设施,2021年栽植苗木19700余棵、培育花卉8万余盆,铺装地被4. 3万余对,更换游园座椅10余套,健身器材5套,维修亮化灯具150余盏,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五) 持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立足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和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构建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梯次住房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一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施精准化保障,不断提高公租房保障和运营能力,加快建立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的公租房保障体系,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
二是严格商品房预售资金审批,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治理2021年,全市商品房完成销售面积X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XX%三是纵深加快XX个问题楼盘化解攻坚工作按照“一盘一策〃、先易后难、从旧兼从轻的原则,33个工程取得不同程度进展,18个工程正调研确定方案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开展以来,共调处化解难点问题和矛盾纠纷288处,13个工程3000余户业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妥善解决,累计产生税费近6000万元,问题楼盘工程信访率下降60%,政府公信力有效提升,先后有10余家开发企业、百余名购房群众通过赠送锦旗、写感谢信、打 等多种形式表达谢意六) 大力推动建筑产业转型提质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以引导装配式建筑发展为重点,积极组织申报“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充分发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应用,目前我市累计完成装配式建筑X万廿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医院、学校、市政设施等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到达100%,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节能提升标准,2021年我市完成绿色建筑X万仃持续深入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和建筑施工平安专项治理,全面落实各方主体工程质量责任、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持续开展工程质量平安提升活动,2021年排查治理各种隐患341余条,约谈企业9次,立案处分7起,受监工程监督覆盖率、主体结构合格率、竣工工程合格率均达100% ,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七) 努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强力开展“四治〃活动强力开展交通秩序治乱、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效劳治差的“四治〃活动,分期分批撤除违法建设10000余平方米,取缔店外经营、骑门经营6000处,清理喷涂、张贴非法小广告7万余处,标准乱停乱放6万余辆加大市政、公用、园林、环卫管理力度,建立了 “上下贯穿、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管理网络二是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标准,在全市工地推广雾森喷淋系统,深入推进渣土运输处置“无尘化〃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提升城市清扫保洁“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标准,及时做好城区黄土裸露专项治理,加大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检查力度,确保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提升智慧城市水平搭建城市综合管理效劳平台,充分发挥小步执法智慧城管平台作用,做到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加快城市园林、环卫、住房保障、管理执法与智慧城市建设平台的对接升级,积极推广水气暖一卡通、移动APP等方式,提升快速回应群众诉求和应急管理能力2021年,我局共受理各类便民效劳事项XX件,办结率XX%,群众满意率达XX%以上〔八)指导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严格质量平安监管和验收标准,积极开展送技术、送效劳活动,着力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今年2021年确定农村危房改造4类重点对象X户,开工率100%,主体竣工X户,占目标的66.7%二是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指导各镇实施根底设施、公共效劳、绿化亮化、街景提升等工程X项,概算投资X亿元,年度投资达X亿元,逐步推动了城市根底设施向村镇延伸、公共效劳向村镇覆盖,实现城乡共建共享、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起草《镇村生活垃圾处置一体化〔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催促整改垃圾堆放点X处X万余吨,完成了 X个行政村的污水管网和X个村的污水处理站建设,新增农村污水管网240公里,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按照“注意乡土味道,保存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指导做好XX的保护发展二、主要工作做法和措施(一)创立引领,生态优先在工作中我们提出了要让绿色生态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创立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挥部、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检指挥部,克服国家标准高、工作时间紧、创立任务重等难题,严格对照国家标准,建立任务台账,加班加点,攻坚克难,目前资料汇编、文本撰写、汇报片采编等工作基本大头落地,省厅、住建部对接工作正有序推进。
同时,强力推进XX公园、济源植物园等综合性公园建设,抢抓春季绿化黄金时间,工程部每日协调,班子成员一线蹲守,工程人员加班加点,重点公园建设扎实推进在建设中,我局科学统筹城区苗木资源,提升苗木生态效益,最大限度节约时间和资金,通过创立这个载体,我市今年会有i批精雕细琢、各具特色的公园工程落地,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我市园林绿化品质品位,为全市人民营造鸟语花香、清新隽永的优美人居环境二) 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始终瞄准薄弱环节,立足焦点问题,开展攻坚工作,发挥工程指挥部冲锋作用,强化工程协调,实行现场办公制度、工程观摩制度、工程联谊制度和工程督导制度,落实指挥部日例会、周汇报、旬调度、月观摩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个工程、各个程序紧密衔接、有序运转始终立足民生需要,今年将开工建设XX热源首站、XX水厂配水管网,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加快XX水厂通水投用,满足周边区域用水需求始终按照“海绵城市〃 “城市双修〃理念,探索打造滨河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绿色亲水点、景观带,在河道治理中引入人行景观桥、亲水平台,表达生态理念,延续历史文脉通过高质量实施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提质增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底三) 锐意创新,优化环境。
坚持用“绣花精神”管理城市,突出抓好城市“四治〃这个载体,通过开展户外广告、城市道路擅自开挖、店外经营、私搭乱建等专项治理活动,有效了解决城市管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问题借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工程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查、网上查看进度,实现施工许可一站式办理和联合审验,工程建设工程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比国家要求的100个工作日减少一半时间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建设和优化智慧城市平台及水气暖等效劳平台,在市政设施大力推行“秒式管养〃,完善巡查制度,建立动态档案,缩短整改时限,打造了城市10分钟维修圈、管护圈、效劳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快速回应诉求和应急管理能力三、存在问题(一)城市建设水平需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市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深度发展,我市的城市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根底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不完善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瓶颈海绵城市、综合地下管廊等工作虽然被提上日程,但建设范围、进度不太理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垃圾分类处理未得到有效推广;城市建设依然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地下管网配套没有一次性到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二)工程建设协调难、融资难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抢时间,强协调,抓管理,工程建设整体呈现出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良好局面但因工程拆迁协调难度大、前期手续办理时间长等问题,局部工程推进缓慢,不能按方案节点实施三) 房地产遗留问题复杂,解决难度大我市“问题楼盘〃总量大、成因复杂、多数问题楼盘工程因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违反政策规定、违规开发导致,工作推进异常艰难,化解很难一蹴而就四) 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未有效建立我市城市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迟迟未实施,在城市管理中,存在着部门职能不清、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和缺位执法的矛盾,缺乏部门间的有效合作,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执法工作合力五)大气扬尘治理合力不够今年全市工程建设多,对。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