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doc
21页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试卷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10×1分=10分)(×)⒈工件在夹具定位中,凡是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即为完全定位,凡是超过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是过定位×)⒉钻床夹具也简称为钻模板√)⒊夹具的对定就是夹具定位表面相对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处在对的的位置×)4. 粗基准由于其定位精度低,因此绝对不允许反复使用×)5.对普通机床来说,其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可以忽略×)6.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就是加工精度越高越好×)7 辅助支承只限制一个不定度,一般常用作第三基准√)⒏圆偏心的升角是变化的,故夹紧力也是变化的√)⒐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应尽量避免过定位及欠定位√)⒑加工表面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二、填空题(36×0.5=18分)1.表现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对__耐磨性_的影响,对_耐蚀性___的影响,对__疲劳强度_的影响,对__零件间配合性质_的影响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常用_表面粗糙度_和表面微观几何形貌 来衡量3.将零件加工所有工步尽也许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毕,叫做工序集中,将零件加工所有工步分散在较多工序内完毕,叫做工序分散。
4.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为后续工序提供合适的__定位基准_____,保证各加工表面的__互相位置精度__并__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分派 5.对于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应选毛坯上__不加工_____的表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___对的的互相位置精度____6.选择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例如:淬火钢必须用___磨削____的方法加工,有色金属则必须用__车削_____的方法加工7.排列切削加工工序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_、_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_ 、_先加工重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_ 和_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8.最终热解决的目的重要是提高零件材料的__强度___、__耐磨性__ 和__硬度_ 等力学性能,常用的最终热解决方法有__正火__、_退火_ 、__回火__ 和 __淬火__9.磨削加工时,提高砂轮速度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__减小_____,提高工件速度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____增大___,增大砂轮粒度号数,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___减小____,提高砂轮修整时工作台速度,可使加工表面粗糙度___增大____ 10.若主轴轴承为滑动轴承,影响车床主轴径向跳动的重要因素,为__轴颈____的圆度误差,影响镗床主轴径向跳动的重要因素,则为__轴承孔___的圆度误差。
11.成批生产中,零件单件时间定额涉及__基本时间_、_辅助时间_ 、__布置工作地时间_ 、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准备与终止时间)12.经济精度是在_正常加工_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三、单项选择(10×1分=10分)1. 自位支承的作用是(A )A.定位 B.增长支承刚度 C.引导刀具 D.夹紧2.封闭环的公差是(A )A.最大 B.最小 C.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3、重型机械或专用设备的制造属于(A )A.单件生产 B大量生产 C成批生产4、误差复映系数ε表达了加工后的工件误差和加工前的毛坯误差之间的比例关系,工艺系统的刚度越高,则误差复映系数ε(C )A.不变 B.越大 C.越小5、误差的敏感方向是(C)A 主运动方向 B 进给运动方向 C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 D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6、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 A)A.粗加工阶段 B.半精加工阶段 C.精加工阶段7、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B )传动A升速 B 降速 C 等速 D 变速8、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D )A 之和 B 倒数之和 C 之和的倒数 D 倒数之和的倒数9、磨削加工中,大部分磨削热( A)。
A 传给工件 B 传给刀具 C 传给机床 D 被磨屑所带走10、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D )A 机床误差 B 夹具误差 C 刀具误差 D 工艺系统误差四、简答题(4×7分=28分)1.简述平面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答:平面刨削加工的特定:工艺简朴、成本低、操作简便、对技术人员的规定较低、加工精度较低、生产效率低、表面粗糙度值较大;应用范围:合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特别适合于窄长平面的加工2.什么是加工精度?重要涉及哪几个方面?答:加工精度:指工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互相位置)与抱负几何参数的符合限度;重要涉及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形状精度3.试说明磨削外圆时使用死顶尖的目的是什么?答:磨削外圆时使用死顶尖是为了避免工件的头架主轴回转误差的影响,这时,主轴只起传动作用,工件的回转精度误差完全取决于顶尖和中心孔的形状误差和同轴度误差,提高顶尖和中心孔的精度要比提高主轴部件的精度容易并且经济得多4.什么是加工硬化?影响加工硬化的因素有哪些?答:加工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形、晶粒之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而使表面金属的硬度增长的现象;影响因素:1、切削用量;2、刀具几何形状;3、加工材料性能;五、图所示轴套工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定位铣出表面C,保证尺寸 mm,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16分)A解:工序尺寸链如下:C40a20=A+40-65 A=45 0=ES1+0.05-(-0.05) ES1=-0.1 -0.2=EI1+0-0.05 EI1=-0.15校核:0.2=0.05+0.05+0.1,封闭环公差等于组成环公差之和A=mm六、主轴孔工序尺寸及公差的拟定,加工过程:粗镗→半精镗→精镗→浮动镗,试拟定各工序尺寸及其偏差、毛坯尺寸及粗车余量,并填入表中10分)表 主轴孔工序尺寸及公差的拟定工序名称加工余量工序基本尺寸加工经济精度(IT)工序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浮动镗0.1IT7(0.035)Ra0.8精镗0.5IT8(0.064)Ra1.6半精镗2.4IT10(0.14)Ra3.2粗镗5IT12(0.35)Ra6.3毛坯空+1-2七、已知一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0.20,工件在本工序前有椭圆度0.3mm,若本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公差0.01mm问至少进给几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8分)解:设要进行n次,则解得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试卷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1×1分=11分)(×)1.设计机床夹具时,欠定位和过定位都是不允许的。
×)2.圆偏心夹紧机构自锁条件是D≥〔14~20〕e√)3.辅助支承不起限制自由度的作用×)4.粗加工时使用的定位基准是粗基准,精加工时使用的定位基准是精基准√)5.基准统一原则是指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统一√)6. 零件成组加工原理就是零件按相似性原理进行分组加工×)7. 斜楔、圆偏心和螺旋夹紧机构中,增力倍数最大的是斜楔夹紧机构×)8. 粗基准由于其定位精度低,因此绝对不允许反复使用×)9.对普通机床来说,其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可以忽略×)10.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就是加工精度越高越好×)11. 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磨损越小二、填空题(32×0.5=16分)1.最终热解决通常安排在_粗加工以后_和_精加工 以前2.成批生产中,零件单件时间定额涉及_基本时间 、 辅助时间_、_布置工作地时间_ 、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准备与终了时间)3. 常见的定位方式重要有:工件以 平面_定位,工件以_圆孔_定位,工件以_外圆柱面_定位,工件以_圆锥孔_定位4.导致表面加工层的残余应力的因素重要有以下三个方即热变形_, _金相组织变化__,__塑性变形_____ 5. 机械加工精度重要涉及_尺寸精度、_位置精度和_形状_精度。
6.外圆表面常用的加工方法是_车削_和_磨削_ ,当加工精度规定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规定较小时,则应采用_磨削_加工方法7.粗车后工件的尺寸精度可达_IT10—IT13_,精车后尺寸精度可达_IT7—IT9_8.磨削时,提高工件的速度带来的好处是既能_减少烧伤_又能提高_生产效率__,但会导致_表面粗糙度值__增高9.精密磨削时,在其最后阶段,一般均应进行几次_空行程__以便提高,减小_表面粗糙度的值__10、加工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重要有加工表面层因塑性变形产生的_加工__硬化;由切削或磨削热引起的_金相__组织变化;因力或热作用产生的_残余应__力11.表面质量影响零件的_耐磨_性、_耐蚀_ 性,_疲劳 强度和零件间的_配合_性质三、单项选择(12×1分=12分)1. 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通过的工艺路线的是(A)卡片A.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B.机械加工工序 C.机床调整 D.检查2.封闭环的公差是(A)A.最大 B.最小 C.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3.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过定位是(C )A.对的的 B.不对的的 C.尽量避免4.斜楔,圆偏心,螺旋夹紧机构中,增力倍数最大的是(C )。
A.斜楔 B.圆偏心 C.螺旋夹紧机构5、误差复映系数ε表达了加工后的工件误差和加工前的毛坯误差之间的比例关系,工艺系统的刚度越高,则误差复映系数ε( C)A.不变 B.越大 C.越小6、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 D)A 机床误差 B 夹具误差 C 刀具误差 D 工艺系统误差7、通常机床传动链的( B)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A 首端 B 末端 C 中间 D 两端8、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D )A 之和 B 倒数之和 C 之和的倒数 D 倒数之和的倒数9、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D )A 传给工件 B 传给刀具 C 传给机床 D 被切屑所带走10、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A )A.粗加工阶段 B.半精加工阶段 C.精加工阶段11、重型机械或专用设备的制造属于( A)A.单件生产 B大量生产 C成批生产12、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重要因素是(A)A 轴承孔的圆度误差 B 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 C 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 D 切削力的大小四、简答题(3×10分=30分)1.简述“毛坯误差复映规律”?减小毛坯误差复映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
答: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工件产生相对的圆度误差的现象叫做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与系统的刚度成反比,随着走刀次数的增长,误差复映系数而减小采用这种方法减小毛坯误差复映时工件的加工精度也不断提高2.什么是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公差?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互相位置)与抱负几何参数的符合限度;加工误差是指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互相位置)与抱负几何参数的偏离限度;公差是指零件加工中几何参数的允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