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国文学史(3-2)复习题.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15906118
  • 上传时间:2017-09-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0.1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外国文学史》 ( 3-2 )复习题第六章 19 世纪初期文学1、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思想和文学基础社会背景:由 18 世界末 19 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震撼了整个欧洲, 许多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但在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的过程中形势复杂,革命后动荡混乱,理想社会没有出现宣告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普遍失望情绪, 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夸大主观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产生不小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幻想消灭阶级对立, 反映当时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失望和抗议, 虽然是不成熟的但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很大影响文学基础: 18 世纪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卢梭对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的宣扬,对想象的崇尚以及返回自然的主张等2、德、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德国文学: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比较浓厚。

      早期浪漫派代表:奥古斯特·施格莱尔、弗利德里希·施格莱尔——浪漫主义理论家,提倡个性解放创作自由,主张“诗人要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规律约束” ,中年以后思想趋于保守 诺瓦利斯:作品带有宗教神秘色彩, 《夜的颂歌》 十九世纪以后: 后期浪漫派——布伦塔诺、阿尔尼姆,宣扬天主教和美化封建制度,收集民谣和通话整理出版,民歌集《儿童的奇异的号角》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霍夫曼,作品具有神秘色彩,通过奇异幻想和荒诞情节反映现实 沙尔索:童话体小说 《彼得· 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 ——用影子换得财富但丧失人格的人 海因利希· 海涅《论浪漫派》——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的统治地位英国文学:十九世纪头 30 年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早期: “湖畔派” 三诗人——华兹华斯、 柯尔律治、 骚赛 华长诗 《黄昏漫步》 ( 1793) ,华柯合著《抒情歌谣集》 华兹华斯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 ,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 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 代表作 《丁登寺》 ,《 序曲》 ,《 永生的了悟颂》 柯尔律治——长诗《古舟子咏》 《忽必烈汗》 他还是理论家和评论家 骚赛——长诗《审判的幻影》 。

      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忠于法国革命思想,反对专制暴政,同情人民苦难, 支持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倾向, 将湖畔派推向新的阶段 济慈,抒情诗人,热爱古代希腊文化,对资本主义现实抱有厌恶态度,长诗《伊莎贝拉》 ,抒情诗《夜莺颂》 《秋颂》 《忧郁颂》等,形象动人想象丰富 瓦尔特·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创始人, 《清教徒》 《罗伯·罗依》 ,英法历史小说《艾凡赫》 《肯尼沃尔思》等法国文学: 19 世纪初法国文学主流是浪漫主义最早的作家:夏多布里昂——中篇小说《阿达拉》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开端的标志) 《勒内》 斯塔尔夫人,具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 《论文学》——提出文学为社会环境所制约,社会造就文学 小说《黛尔芬》 《柯丽娜》充满浪漫主义精神色彩拉马丁诗作 《沉思集》 《新沉思集》 ——忧愁孤独 维尼, 悲观厌世, 历史小说 《桑—马尔斯》 革命民主诗人贝朗瑞《洪水》 ,他的诗歌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20 年代中期,雨果、缪塞、大仲马、迪耶 斯丹达尔《拉辛与莎士比亚》——批判古典主义,肯定莎士比亚,实际上为现实主义开辟了道路3、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 偏爱表现主观思想, 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②追求理想主义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③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采用夸张、对比手法4、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基本主题《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两次游历欧洲的诗体记录, 它是一部抒情叙事诗基本主题是反暴政、反侵略,追求政治自由,歌颂民族解放斗争全诗共四章, 诗人在第一章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西班牙人民反侵略的斗争; 在第二章愤怒批判了封建暴君对希腊文明的损毁; 第三章猛烈抨击了“神圣同盟”的倒行逆施; 第四章激励意大利人民为独立而战 《游记》有两个主人公,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哈洛尔德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不满现实, 又不愿投身到人民斗争中去, 陷入孤独忧郁的境地,体现了当时欧洲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和失望情绪这个人物在最后两章中逐渐消失,让位于充满战斗热情的抒情主人公他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典型,亦或诗人自己。

      两个主人公形象说明拜伦自身存在双重人格,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5、拜伦式英雄形象拜伦式英雄 : 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 追求自由, 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 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 拜伦式英雄 " 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他们高傲倔强, 既不满现实, 要求奋起反抗, 具有叛逆的性格; 但同时又显得忧郁、 孤独、 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 《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 强烈的爱情, 非凡的性格; 敢于蔑视现在制度, 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 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

      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在斗争中单枪匹马, 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 " 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 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 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 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另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 " 拜伦式英雄 "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6、 《 序》的基本内容在本文中, 雨果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古代、 近代三个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文学: “原始时期是抒情性的,古代是史诗性的,近代则是戏剧性的 ”既然支配世界的并不永远是一种社会形式, 也就没有永恒不变地艺术, 新时代文艺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桎梏集中批判古典主义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不可逾越的规定, 以及将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截然分开的做法认为新时代的艺术应该将二者融为一体, “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善共存,黑暗光明相共” ,既然客观存在着善恶美丑两种要素,文艺理所当然应该描写这两种要素的对照, 认为文艺的真实 “产生于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 。

      非常强调诗人在反映客观事实过程中的主观作用,所描写的美丑现象是理想化的对“三一律”表达看法,认为情节的一致是合理的, 时间的一致和地点的一致是完全荒谬的必须抛弃, 要求文学表现“地方色彩”和有历史的具体性,否定古典主义抽象地描写超历史超民族的人的作法,主张使用丰富多彩的普通语言,批判古典主义者不准使用“粗俗”语言的规定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另外一个答案长诗《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不仅是对有关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充满感情的个人印象的艺术记录和单纯的浪漫主义抒怀, 而且还是对当时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作出概括, 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加以关注的一个尝试 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诗篇以哈罗德游历欧洲各地的抒情日记写成, 而在这游历主人公的表层情节结构之下, 抒情主人公深沉感慨和惆怅的内心世界把长诗的各部分内在地联成整体 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浪漫主义诗歌 长诗共四章第一章主要写葡萄牙和西班牙见闻, 反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 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二章是诗人缅怀希腊光荣的过去, 哀叹现在的懦弱, 希望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土耳其的统治; 第三章写在比利时、 瑞士的观感, 感叹世界伪善和人生的空虚,抨击神圣同盟, 热情讴歌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写对奥地利宰割下的意大利寄予深情的同情,以高昂的自由信念号召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争取独立。

      7、 《巴黎圣母院》对“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见打印)8、如何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在雨果看来,人道主义不仅是最高道德伦理,它属于上帝,战无不胜,人义与帝命,职责与矛盾, 常常表现为良心与与义务, 感情与理智的矛盾, 而雨果认为人义与人的大气吻合,因此总是战胜者 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 所宣扬的人道主义至少在阶级社会是不可能出现的,同化作为一种世界观是不科学的,也反映了他人道主义的虚幻、局限和矛盾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1 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如: 冉阿让被监禁 19 年的罪行 “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 ; 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2 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 、 “慈善” 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 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 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3 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使罪弃恶从善、终止犯罪。

      4 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5 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9、 《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不全)1.离奇的情节,巧合、夸张、怪诞、富于幻想2.多方面运用了对照方法,使人物和主题都得到了更鲜明的凸现 1)环境与事件的对照( 2)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比( 3)人物形象美丑、善恶的对比重要名词:( 1) 湖 畔派是 19 世纪初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他们早年向往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 .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他的代表诗作是《丁登寺》 柯尔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子咏》 ,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谄媚英国王室之作 2) 耶 拿派耶拿派是指 1798 到 1800 年,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和诗人诺瓦利斯、蒂克等人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其中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诺瓦利斯的诗集《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3) 海 得堡派是 1805 年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团体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