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歌鉴赏高一版课堂PPT.ppt
83页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鉴赏人物形象基本概念 人物形象,即读完诗歌后定格在读者脑海里的清晰完整人物印象《《江雪江雪》》 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读完这首诗后,一个清晰完整的渔翁形象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之中人物形象定位人物形象定位形象可根据人物的年龄、职业、遭际形象可根据人物的年龄、职业、遭际等等来确定的来确定的人物身份如:诗人、游子、农夫、渔夫、樵夫、人物身份如:诗人、游子、农夫、渔夫、樵夫、征夫、怨妇、思妇少年、士卒、将领、英征夫、怨妇、思妇少年、士卒、将领、英雄、隐士等雄、隐士等1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读完诗歌后对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身世、思想追求和精神品格等等特点作出的评价请分析《请分析《天净沙天净沙·秋思》中的人物形象秋思》中的人物形象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作者】马致远【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代【朝代】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画面中有一位羁旅劳顿,踽踽独行,思念故土画面中有一位羁旅劳顿,踽踽独行,思念故土的游子形象的游子形象2常用于人物形象的词语积累常用于人物形象的词语积累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李白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杜甫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隐士隐士) ) 陶渊明陶渊明 王维王维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英雄、壮士壮士)) 陈子昂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慷慨愤世((英雄、征夫)英雄、征夫) 陆游陆游 辛弃疾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游子、思妇游子、思妇) ) 李白李白 王维王维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征夫、将士)征夫、将士) 王翰、王昌龄王翰、王昌龄8.爱恨情长爱恨情长 ((思妇)思妇) 柳永柳永9. 建功立业建功立业 ((英雄)英雄) 陆游陆游 辛弃疾辛弃疾10.悯农怜农悯农怜农11.热爱山川热爱山川 李白李白 12.哀叹昔盛今衰哀叹昔盛今衰3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 1))概括概括形象形象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身份)身份);;((2 2))分析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依据;;((3 3))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4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简要分析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简要分析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物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5步骤:步骤:性格、身份性格、身份+ +依据依据+ +主旨情感主旨情感步步骤骤三三::作作者者通通过过陆陆鸿鸿渐渐这这一一形形象象的的塑塑造造表现了他对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一: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生活清闲寄情山水、生活清闲的的高人逸士高人逸士形象形象步骤二步骤二::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幽僻、高雅的隐居之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高洁不俗最后两句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渐的潇洒疏放潇洒疏放。
6 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 王建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注释: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夜 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简要分析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简要分析课堂小练课堂小练7步骤一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本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月思归的游子形象步骤二步骤二: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中秋之夜本是亲朋好友相聚的的秋景,中秋之夜本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刻,但是此刻诗人却是独自望月时刻,但是此刻诗人却是独自望月步骤三步骤三:这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这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8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诉衷情 陆游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心在天山,身老沧州!9步骤一:步骤一:诗歌描写了一个被诗歌描写了一个被两鬓斑白,年老体衰,心系国两鬓斑白,年老体衰,心系国家却不被重用家却不被重用的的抗金英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二:步骤二:诗中以诗中以“万里万里”“匹马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金戈铁来表现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关河梦断”“泪空流泪空流”写出自己年华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以已老又被弃置不用,以“身老沧州身老沧州”但仍但仍 “心在天山心在天山” 表明自己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表明自己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三步骤三::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报国无门的感慨10第二讲:鉴赏意像第二讲:鉴赏意像意像:即诗人为了创设意境,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在诗中刻意表意像:即诗人为了创设意境,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在诗中刻意表现的景物形象现的景物形象。
1 1.月.月————有凄凉之境,思乡,怀人有凄凉之境,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 2.菊花.菊花————清高孤傲,不媚世俗清高孤傲,不媚世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 3.梅花.梅花————敢为人先,凌寒不屈敢为人先,凌寒不屈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 4.松.松————孤直傲岸,坚韧顽强孤直傲岸,坚韧顽强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115.莲.莲——象征象征 爱情,喻示纯洁。
爱情,喻示纯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梧桐——孤独寂寞,凄凉悲伤孤独寂寞,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鸿雁.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9.秋蝉.秋蝉——品行高洁,悲凉品行高洁,悲凉 凄切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210. 柳柳——离情依依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 11.津浦,长亭.津浦,长亭——送别之所,送别之所,表达离愁别恨表达离愁别恨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芳草——离恨离恨 ,相思,生命力强相思,生命力强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芭蕉——孤独与忧愁,情投意合孤独与忧愁,情投意合。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羌笛——凄切之声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乌鸦——衰败荒凉之兆,感恩尽衰败荒凉之兆,感恩尽孝之意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16.落花落花——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例:例: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处闲愁17.流水流水——时光流逝,时光流逝,愁绪愁绪不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8、燕子、燕子——象征象征爱情和春天,爱情和春天,感叹世事变迁,昨是今非感叹世事变迁,昨是今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1319.竹子竹子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坚贞”、、“高雅高雅”、、“气节气节”。
表现的是高风亮节的人格和顽强的生命力表现的是高风亮节的人格和顽强的生命力例: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香例: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香20.猿猴:哀伤凄厉猿猴:哀伤凄厉例:例:两岸猿声啼不尽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沙鸥:飘零伤感沙鸥:飘零伤感 例: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22.浮云:比喻漂泊,象征自由浮云:比喻漂泊,象征自由例: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3.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象征富贵 、美好、美好 例: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24.鹧鸪鹧鸪 :暗示旅途艰险表达送行者的担心和离愁别绪暗示旅途艰险表达送行者的担心和离愁别绪 例:例:“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郑谷《席上贻歌者》)25.孤舟:比喻漂泊,象征自由。
孤舟:比喻漂泊,象征自由141、诗中写了什么意像?有什么特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诗中写了什么意像?有什么特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中写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诗中写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像的作用景物意像的作用1、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托物言志,咏物抒怀2、描绘某种情景,创设某种意境,表达诗人某种心情借景抒情描绘某种情景,创设某种意境,表达诗人某种心情借景抒情3、构成某种画面,营造某种氛围,、构成某种画面,营造某种氛围,表达诗人某种心情情景交融表达诗人某种心情情景交融4、点名时间、地点点名时间、地点5、交代时代背景交代时代背景6、形成对比,衬托主体形成对比,衬托主体诗歌意像考查内容诗歌意像考查内容15意境:即画面的氛围或特点:苍凉、雄浑、苍莽、辽阔、高远、壮阔、优美、僻静、恬静、暗淡、深邃、悠远、寥落、荒凉、萧条、寂寥、冷清、凄凉、寂寥。
16•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海棠秋海棠 •袁枚袁枚•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山野的闲适生活•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小朵娇红窈窕姿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美丽;“独含秋气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暗有清香”清香沁脾清香沁脾1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 园 小梅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 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
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质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荣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慕荣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18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悲凉暮春画面落花的悲凉暮春画面1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作业作业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 歙 浦 [宋]方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诗中描写了诗中描写了“丹枫丹枫”“秋雁秋雁”“霜月霜月”“寒渚寒渚”“夜船夜船”“孤城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氛围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氛围211、、 清新自然清新自然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常见于山水田园诗,诗风比较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常见于山水田园诗,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的喜悦之情 2、、平淡质朴平淡质朴 特点: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表现出质朴无华特点: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表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第三讲:诗歌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第三讲:诗歌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 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223、华美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李商隐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4、婉约细腻缠绵特点: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35、委婉含蓄 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明快简洁特点: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 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247、悲壮慷慨 特点: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雄奇豪放 特点:骨力挺健,气势雄伟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59、沉郁顿挫 特点:深沉蕴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
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诗人采用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将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6古代诗人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概括• 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曹操:豪放磅礴 李清照:婉约缠绵 陆游:慷慨悲凉 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 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27 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
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小结小结28第四讲:鉴赏古诗的炼字第四讲:鉴赏古诗的炼字诗贵含蓄,语言的凝炼性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古人很重视炼字炼字炼字炼字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卢延让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欧阳修欧阳修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杜甫 2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掌握解“品析炼字”题的基本方法,培养用语言准确规范地表达炼字效果的能力,养成阅读诗歌注意品析炼字的习惯2、培养学生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常见的炼字导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炼字之妙,从而总结出解“品析炼字”题的基本方法,再用语言准确规范地表达2、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规律,总结方法,培养能力,形成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方法、寻规律的思维习惯及养成善于探究问题学习的习惯2、懂得古典诗歌中“炼字与炼意”的关系,从而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30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解“品析炼字”题的基本方法,培养用语言准确规范的表达炼字效果的能力,养成一定的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掌握解“品析炼字”题的基本方法,培养用语言准确规范的表达炼字效果的能力,养成一定的探究问题的习惯2、懂得古典诗歌中“炼字与炼意”的关系,从而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31炼字类型一、炼动词:一、炼动词: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意境特点更加鲜明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1、示例:①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渊明)(《饮酒》陶渊明) 提问: 将“悠然见南山”中“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见”好。
两字意境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表达了整个诗句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触,好像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山中美景,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而“望”则显得有些刻意,不是那么自然 ②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提问:此句中哪几个词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穿、拍、卷”穿,化静为动,写出山高峻;拍,描绘出水石相搏 的情状;卷,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景象整个画面雄伟壮丽,富有动感32二、炼形容词:突出事物的特征,营造氛围,体现意境1、示例:①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 提问:分析“润物细无声”中“细”字 解析:一个“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息的特点,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②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王安石) 提问: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 “绿”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之下一下子变得到处绿油油的画面,把春天这种生机勃勃 的景象写活了作者借此景表达对家乡无限思念之情。
33三、炼数词:三、炼数词:①①具体真实,符合情境具体真实,符合情境②②夸张渲染夸张渲染1、讲解:齐己《早梅》的“前村深雪里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一枝孤梅迎寒怒放,更富意境,同时还能表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因此,郑谷被称为“一字师”2、示例: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八九十枝花 (《山村咏怀》邵康节) 提问:体会诗中的数字之妙 解析:把一到 十的数字嵌入诗中,形象、真实展现出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 34四、炼叠词:四、炼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1、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解析:寻寻觅觅:动作,写出词人心中无定,如有所失,反复寻找冷冷清清:写外在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凄惨惨戚戚: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经历不幸遭遇后的飘零、孤寂心态高考题型高考题型 在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中,品析“炼字”是很重要的一种题型,常常有如下问法:1、分析某字的妙用。
2、某字在诗中最有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3、某字是该诗的诗眼,结合全诗进行赏析4、诗中的某字是否可换成其它的字,请简述理由35学案1: 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后面的问题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当时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次瓜洲问:试解释“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绿”字的好处分析引导:1、从字面意义上分析方法:从语法角度分析“绿”的特殊用法 “绿”本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 是“使……变绿”的意思这就使抽象的色彩顿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使春风吹过这一过程转化为绿的形象2、结合原句,展开联想,再现景象方法:解释诗句或结合诗句展示呈现的景物绿”字表现了在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的野草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使我们眼前马上呈现出“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充满勃勃生机的江南早春景象36[参考答案]“绿”活用为动词,是“使……变绿”的意思这样使很抽象的色彩,顿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使春风吹过这一过程转化为绿的形象,固定下来了字义)它启人联想,似乎在我们眼前呈现了江南大地的野草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景象)从而深刻的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情感)3、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该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 “绿”字写出江南春天家乡景色的美丽,更深刻地传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总结答题思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2、结合诗句分析呈现的景象3、点出该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3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暮暮 江江 吟吟 白居易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参考答案]“铺”是平铺、斜铺释字义)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射过来的,“铺”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这一情景修辞及效果)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宁静,(现景象)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点情感)38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课堂不能完成留为作业)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问:“二月初惊见草芽”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最宜玩味你认为是哪一个字?试做分析[参考答案]“惊”字用得妙惊”这里有“惊讶、惊奇”之义,(释义)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种终于见到“春色”——草芽,(呈景),表现出了一种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情感)课堂训练课堂训练39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敌”有“对抗、抵挡”之义,(释义)该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呈景)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情感)40第四讲: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第四讲: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2、过程和方法:探究并掌握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方面的答题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表达艺术的神奇效果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有关表达技巧的答题方法步骤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纵观近年来高考的古诗鉴赏题目,所考内容围绕这样三个问题:①①“写了什么写了什么”——解读形象、意象、意境、内容;解读形象、意象、意境、内容;②②“怎样写怎样写”——品析炼字、表达技巧;品析炼字、表达技巧;③③“为何写、写的怎样为何写、写的怎样”——揣摩主题、情感、观点态度揣摩主题、情感、观点态度41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手法,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其称之为“写作艺术、写作特色、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那么它到底有哪些知识体系所构成呢?一般认为,表达技巧有以四几个方面构成:一、修辞手法;一、修辞手法;二、描写方法;二、描写方法;三、抒情方式;四、结构特点三、抒情方式;四、结构特点概念诠释概念诠释4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能准确判断诗歌、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能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
使用的修辞手法2、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提问方式,、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提问方式,掌握鉴赏修辞手法的解题步骤掌握鉴赏修辞手法的解题步骤今天我们先和大家共同学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今天我们先和大家共同学习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请问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请问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借代、双关、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借代、双关、用典、互文等,共用典、互文等,共10种4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十种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十种修辞及其表达效果1、比喻、比喻 定义:定义:就是就是“打比方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表达效果:表达效果: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使描述的对象更加鲜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使描述的对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说理更透彻明,更加突出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说理更透彻2、、比比拟拟 定定义义::比拟就是通过联想,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能使读者产生联想,让所写能使读者产生联想,让所写“人人”或或“物物”更加鲜明,更加鲜明,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生动、形象3、夸张夸张 定义定义: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写出不寻常之语表达效果: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强烈共鸣444、对偶、对偶 定义:定义: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表达效果:表达效果:((1)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 ((2)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 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5、反问、反问 定义:定义:就是就是“无疑而问无疑而问”,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意思,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意思,或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或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气势和说服力增强气势和说服力6、设问设问 定义:定义:即自问自答即自问自答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引起注意外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457、借代、借代 定义:定义: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密切 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表达效果: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8、双关、双关 定义:定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关双关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双关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人以深刻印象 9、用典、用典 定义:定义: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词句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词句表达效果:表达效果:能使作品能使作品厚重典雅,厚重典雅,增强说服力,引发读者的联想增强说服力,引发读者的联想1010、互文、互文 定义:定义: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使文辞简洁精练,加强语句的内涵使文辞简洁精练,加强语句的内涵46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 白发白发三千丈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缘愁似个长 遥望齐州遥望齐州九点烟九点烟,一泓海水,一泓海水杯中泻•2.大漠大漠沙如雪沙如雪,燕山,燕山月似钩月似钩•问君能有几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愁,恰似,恰似一江春水一江春水向东流。
向东流• 3.感时感时花溅泪花溅泪,恨别,恨别鸟惊心鸟惊心• 雁引雁引愁心去,愁心去,山衔山衔好月来•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岂因祸福避趋之因祸福避趋之•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无晴却却有晴•8.主人下马客在船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马客在船烟笼寒水月笼沙•9.倩何人唤取,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揾英雄泪•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夸张)夸张)(比喻(比喻 ))(拟人(拟人 ))(对仗(对仗/对偶对偶 )) (( 反问)反问) (设问)(设问)(双关)(双关)(借代)(借代)(互文)(互文)用典用典47常见设问常见设问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这一修辞手法的?提问变体: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效果?48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注】①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答:答:该句使用了该句使用了拟人拟人的手法明手法)(明手法)写开门见写开门见““山山””,,““两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送””进门来做分析)(做分析)化静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谈画面效果)(谈画面效果)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谈情感效果)(谈情感效果) 49⑴⑴明确修辞手法:明确修辞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⑵⑵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结合诗句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⑶⑶谈画面效果谈画面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⑷⑷谈感情效果谈感情效果: 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解题步骤:解题步骤:50 望洞庭望洞庭刘禹锡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潭面无风镜镜未磨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白银盘里一里一青螺青螺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步骤一步骤一) )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 ,, ( (步骤二步骤二) )两个比喻的运用两个比喻的运用, ,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步骤三、四)问: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问: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小小试试牛牛刀刀51新晴新晴 刘攽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偷开门户又翻书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用拟人的手法答: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一)(步骤一)作者将作者将““南风南风””人格化,在雨后初晴的天气里,人格化,在雨后初晴的天气里,自己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户,顽皮的翻着自己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户,顽皮的翻着书步骤二)(步骤二)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南风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南风““恶作剧恶作剧””的亲切喜爱的亲切喜爱之情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步骤三、四(步骤三、四))达标检测达标检测5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吴西逸①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②②入种桑园入种桑园 茅苫三茅苫三间厦间厦③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注】①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②趱:赶快趱:赶快③③苫:用草覆盖苫:用草覆盖 问: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问: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53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运用了比运用了比喻,喻,((明手法明手法))将将““人情人情””比作比作““云云””,, 将将““风景风景””比为比为““箭箭””,,((详解析详解析))形象形象的写出世态人情之淡薄、岁月流逝之迅疾,的写出世态人情之淡薄、岁月流逝之迅疾,((谈效果谈效果))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以及向往归隐的心情以及向往归隐的心情表感情表感情)) 54 金陵酒肆留别金陵酒肆留别 李李 白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句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答案:答案:运用了运用了对比对比与与反问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2 2分)滚滚东流分)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突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2 2分)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分)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语义强烈,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语义强烈,更加重了这种离情别绪更加重了这种离情别绪2 2分)分)55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描写手法并会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描写手法并会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其表达效果2.2.掌握描写手法的命题规律并会规范掌握描写手法的命题规律并会规范答题答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古代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古代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古代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56鉴赏诗歌中描写手法分类鉴赏诗歌中描写手法分类一、描写内容: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一、描写内容:人物描写、景物描写1 1、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外貌、肖像、动作、语、人物描写:正面描写(外貌、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和侧面描写言、心理、神态)和侧面描写2 2、描写技巧:渲染、烘托、衬托、对比(反衬)、、描写技巧:渲染、烘托、衬托、对比(反衬)、白描、工笔白描、工笔二、景物描写二、景物描写1 1、描写角度(移步换景):、描写角度(移步换景):自下而上(由高到低)自下而上(由高到低),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远及近)2 2、描写内容:、描写内容:视觉、所闻、触觉、味觉、嗅觉视觉、所闻、触觉、味觉、嗅觉3 3、描写技巧:、描写技巧:正侧结合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渲染、烘托、对比、衬托、白描、、渲染、烘托、对比、衬托、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工笔(细节描写)57分析下列诗句的描写方法分析下列诗句的描写方法1 1、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杜甫《《登高登高》》2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杜牧 《《山行山行 》》视觉、听觉视觉、听觉由高到低由高到低视觉、对比视觉、对比由远及近由远及近已讶衾枕已讶衾枕冷冷,复见窗户,复见窗户明明夜深知雪重,时夜深知雪重,时闻闻折竹声 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侧面描写(衬托)个角度,侧面描写(衬托)雪,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584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 6、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7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8 8、、野径云俱黑,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江船火独明9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010、黄四娘家、黄四娘家花满蹊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111、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21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正面描写:正面描写:视觉、听觉视觉、听觉由低到高由低到高听觉、视觉听觉、视觉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明暗对比明暗对比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渲染了一幅渲染了一幅闹春景象闹春景象白描白描工笔工笔59命题形式命题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3、这首诗的、这首诗的XX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4、简析、简析XX句诗的妙处。
句诗的妙处60 画堂春画堂春 秦观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斜晖,此恨谁知? 【【注注】】①捻捻(niǎn):持取,捻弄:持取,捻弄 ((2))“凭栏手捻花枝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的感情变化?(4分)分) 答题示例答题示例细节描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细节描写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611 1、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手法)(明手法)2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阐运用)(阐运用)3 3、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析效果)(析效果)答题步骤:答题步骤:明手法明手法+ +阐运用阐运用+ +析效果析效果答题步骤答题步骤62 咏山泉咏山泉 储光羲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山泉的情态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两句先抑后扬/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答题示例答题示例63琅琊溪琅琊溪 【宋】欧阳修【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注] ①①此此诗诗写写于于作作者者被被贬贬滁滁州州((今今安安徽徽省省境境内内))期期间间。
琅琅琊琊溪溪在在滁滁州州狼狼牙牙山②②槎(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①三三、、四四两两句句运运用用了了虚虚实实结结合合的的手手法法;;②实实写写山山花花随随溪溪水水流流出出的的景景象象;;虚虚写写山山中中的的春春意意以以及及溪溪源源之之远远、、溪溪流流的的曲曲折折;;③虚虚实实结结合合,,激激发发了了读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巩固练习巩固练习64————抒抒 情情 方方 式式古代诗歌鉴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能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熟悉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能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2、了解诗歌抒情方式题的提问方式,掌握鉴赏抒情方式、了解诗歌抒情方式题的提问方式,掌握鉴赏抒情方式的解题步骤的解题步骤65架构知识体系架构知识体系抒情方式分类抒情方式分类一、直接抒情: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2、寓情于景、寓情于景3、情景交融、情景交融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5、咏物抒怀、咏物抒怀6、借古讽今、借古讽今7、咏史兴怀、咏史兴怀8、吊古伤今、吊古伤今9、、象征象征10、小中见大、小中见大乐景衬乐情乐景衬乐情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哀景衬乐情知识分解知识分解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
诗人直接对:又称直抒胸臆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有关人物和事件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悠,独怆然而泪下直接抒发了诗人直接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通过对景物、古迹的描写或通过对景物、古迹的描写或对古人古典的追怀,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对古人古典的追怀,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王国维知知识识解解析析66 实例判断实例判断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秋思》》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谢灵运《登池上楼》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杜牧《赤壁》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咏史兴怀咏史兴怀——感慨历史兴亡成王败寇感慨历史兴亡成王败寇乐景衬乐情乐景衬乐情676 6、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戎昱《咏史》7 7、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8 8、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9 9、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山房春事》1010、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登柳州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哀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681、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表达了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表达了什么感情?感情?2、请分析诗中、请分析诗中XX联情与景的关系联情与景的关系3、诗人看似写、诗人看似写XX,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弦外之,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弦外之音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音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4、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明确考点和提问方式明确考点和提问方式考点:运用了什么手法。
抒发了什么感情考点: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69端居端居(李商隐)(李商隐)(李商隐)(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素秋:秋天的代称③雨中寥落月中愁,运用了互雨中寥落月中愁,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文的手法问问】】::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诗歌的第三、四两句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诗歌的第三、四两句进行赏析进行赏析7分)分) 第三、四句运用了第三、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的手法明手法)(明手法)屋门屋门前台阶下的青苔、庭院中参天的林木,在迷蒙细雨和朦前台阶下的青苔、庭院中参天的林木,在迷蒙细雨和朦胧的月色中默默相对胧的月色中默默相对析景物)(析景物)营造出一种营造出一种冷寂、凄冷寂、凄清清的氛围画面效果)(画面效果)表达了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情感效果)(情感效果)情感表达含蓄,富有韵味情感表达含蓄,富有韵味评风格)(评风格) 知识、方法与技能展示知识、方法与技能展示70指明手法指明手法 借景抒情:找景物,绘图景。
借景抒情:找景物,绘图景借景抒情:找景物,绘图景借景抒情:找景物,绘图景具体分析具体分析 托物言志:据外托物言志:据外托物言志:据外托物言志:据外““““形形形形””””,析内,析内,析内,析内““““神神神神””””,求契合 借古讽今:事或人:抓住古事、古人的特点借古讽今:事或人:抓住古事、古人的特点借古讽今:事或人:抓住古事、古人的特点借古讽今:事或人:抓住古事、古人的特点 景:对照分析景:对照分析景:对照分析景:对照分析评价效果评价效果 画面效果画面效果画面效果画面效果 + + + + 情感情感情感情感 + + + + 评风格评风格评风格评风格技能总结,规范答题71【【问问】】::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咏山泉(储光羲)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注注】】:恬憺:同:恬憺:同“恬淡恬淡”知识与方法与技能运用知识与方法与技能运用 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明手法)(明手法)通过写山泉通过写山泉不被人知却无怨无悔不被人知却无怨无悔(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清澈灵动(超清澈灵动(超凡脱俗)的特点,凡脱俗)的特点,(做分析)(做分析)表现了诗人淡泊名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清纯高洁的品格利、清纯高洁的品格谈效果)情感蕴藉、含(谈效果)情感蕴藉、含蓄,韵味无穷评风格)蓄,韵味无穷评风格) 【【问问】】::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咏山泉(储光羲)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注注】】:恬憺:同:恬憺:同“恬淡恬淡”72————诗句在诗句在结构上特点结构上特点古代诗歌鉴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常用的结构方式,能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熟悉诗歌中常用的结构方式,能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结构方式结构方式2、了解诗歌结构方式题的提问方式,掌握鉴赏结构方式、了解诗歌结构方式题的提问方式,掌握鉴赏结构方式的解题步骤的解题步骤设题方式:诗中的设题方式:诗中的xx句(或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句(或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731.开门见山:开门见山:即开篇就直截了当地切入本题点明主旨,奠定感情即开篇就直截了当地切入本题点明主旨,奠定感情基调,总领全诗或引领下文。
基调,总领全诗或引领下文诗眼)(诗眼)2.开篇点题:开篇点题:开篇点题就是在诗歌的开头用一两句明题意开篇点题就是在诗歌的开头用一两句明题意 不仅使不仅使诗歌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诗歌诗歌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诗歌的吸引力的吸引力3.欲扬先抑:欲扬先抑:为了张扬或人为了张扬或人或或物,先做低调描述,制造悬念,进而物,先做低调描述,制造悬念,进而高调张扬,使诗歌收到起伏跌宕的效果高调张扬,使诗歌收到起伏跌宕的效果4.伏笔照应:伏笔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点出后面的内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点出后面的内容,事先在前面适当暗示一下,使前后照应,衔接自然,结构完整容,事先在前面适当暗示一下,使前后照应,衔接自然,结构完整5.小中见大:小中见大:即通过小事、小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即通过小事、小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6.画龙点睛:画龙点睛:即在诗歌的中间点明主旨的句子即在诗歌的中间点明主旨的句子诗眼)(诗眼)7.卒章显志卒章显志::在诗词的结尾在诗词的结尾点明主旨点明主旨诗眼)(诗眼)8.承上启下:承上启下:在诗歌中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句子,使诗歌在诗歌中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句子,使诗歌内容衔接过过度自然合理。
内容衔接过过度自然合理9.起承转合:起承转合:起者就眼前之物或身边之事引出话题;承者接着铺陈;起者就眼前之物或身边之事引出话题;承者接着铺陈;转者话题转向写作的主体;合者两个话题融合转者话题转向写作的主体;合者两个话题融合10.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 已升级到最新版本当前版本号:10.1.0.6029架构知识体系架构知识体系 熟悉诗句在结构上特点和作用熟悉诗句在结构上特点和作用741、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2、欲抑先扬:、欲抑先扬:“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的《闺怨》诗人先写少妇王昌龄的《闺怨》诗人先写少妇“不知不知愁愁”“上翠搂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悔恨”不已。
不已3、开门见山、开门见山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水绿如 蓝能不忆江南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白居易)4、卒章显志、卒章显志 ::李白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句,表达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6、小中见大:、小中见大:元稹《行宫》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通过老宫女闲坐聊天的小事,反映了惜盛今衰的历史大背景75方法与技能:方法与技能: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第二部、做分析第三部、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第二部、做分析第三部、谈效果 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问:诗歌的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问:诗歌的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题示例:开门见山明手法)直截了当的赞美江南的答题示例:开门见山。
明手法)直截了当的赞美江南的美好,奠定了全市的感情基调内容上的作用)总领全美好,奠定了全市的感情基调内容上的作用)总领全诗,引出了下面对江南美景的具体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诗,引出了下面对江南美景的具体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结构上的作用)使诗歌的主题更见鲜明谈乡之情结构上的作用)使诗歌的主题更见鲜明谈效果)效果)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使抽象的东星形象可感,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使抽象的东星形象可感,使表达更加含蓄委婉,意味深长使表达更加含蓄委婉,意味深长 761、言有尽而义无穷:、言有尽而义无穷: 如:如:“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债中行》(《债中行》•岑参)再如岑参)再如“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孟浩然)然)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 如:如:“桃红复含宿雨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柳绿更带春烟。
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田园乐》·王维)王维)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正是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不着一字,尽现风流:、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如:如:“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南乡子(《南乡子》》•苏轼苏轼•梅花词,和杨元素)写寻梅,全诗梅花词,和杨元素)写寻梅,全诗56字,竟不见一个字,竟不见一个“梅梅”字正所谓字正所谓“不着一字尽现风流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4、平中见奇、平中见奇 :: 如:如:“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暗,却喜晒谷天晴 (《过山农家》(《过山农家》·顾况)顾况) ;; 诗句似不经意,诗句似不经意,叙述小事,而农家气息、山农形象却跃然纸上。
叙述小事,而农家气息、山农形象却跃然纸上 诗歌风格评价补充诗歌风格评价补充77诗歌按题材分类诗歌按题材分类1、咏物抒怀诗2、托物言志诗3、山水田园诗4、赠友送别诗5、思乡怀远诗6、宫闺怨女诗架架构构知知识识体体系系知识解析知识解析7、咏史怀古诗8、边塞征戍诗9、民生疾苦诗10、即事抒怀诗11、羁旅行役诗12、谈禅说理诗78咏物抒怀诗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直写物象,托物抒情,通直写物象,托物抒情,通过所咏之物来过所咏之物来表达表达诗人的喜爱、向往或厌恶之情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特点:在春风中发出新芽,特点:在春风中发出新芽,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对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对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特点:在山花烂漫的山林中鸣啭、特点:在山花烂漫的山林中鸣啭、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79 所谓托物言志诗就是以物写人,通过对所咏之物的描摹,揭示其内在特征,用象征的手法写出它的精神品格从而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
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 郑燮郑燮《《竹石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东西南北风特点: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特点: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以竹写人以竹写人,表达了诗人决不表达了诗人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精神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精神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特点:清廉高洁,声名远播以蝉写特点:清廉高洁,声名远播以蝉写人,表达了诗人想要成为清正廉洁一人,表达了诗人想要成为清正廉洁一个受人传扬的人个受人传扬的人80题材分类题材分类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咏物抒怀诗咏物抒怀诗 托物抒情、比喻、拟人托物抒情、比喻、拟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的厌恶;不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与世俗同流合污等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象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以物喻人 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高洁傲岸、坚韧顽强、无畏无惧、清正廉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高洁傲岸、坚韧顽强、无畏无惧、清正廉洁、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不甘沉沦等精神品格。
洁、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不甘沉沦等精神品格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夸张、拟人、对偶 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热爱;对官场或世俗的厌倦,对田园或隐居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热爱;对官场或世俗的厌倦,对田园或隐居生活的向往等生活的向往等离情别绪诗离情别绪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夸张、拟人、对偶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对远行人的美好祝愿或担忧;对远行人的劝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对远行人的美好祝愿或担忧;对远行人的劝慰等思乡怀远诗思乡怀远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夸张、拟人、对偶 对家乡和亲人、朋友的思念;羁旅漂泊的痛苦;客居他乡的寂寞对家乡和亲人、朋友的思念;羁旅漂泊的痛苦;客居他乡的寂寞和孤独;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怀念等;和孤独;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怀念等;宫闺怨女诗宫闺怨女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夸张、拟人、对偶 对封建婚姻的控诉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丈夫或心上人的思慕对封建婚姻的控诉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丈夫或心上人的思慕和怀念;独守空房的孤独和寂寞等。
和怀念;独守空房的孤独和寂寞等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 咏史兴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兴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昔盛今衰,今非昔比的感慨;讽刺当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告诫昔盛今衰,今非昔比的感慨;讽刺当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告诫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表达对盛世明君的渴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表达对盛世明君的渴望,或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等;望,或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等;边塞征戍诗边塞征戍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用典夸张、拟人、对偶、用典 对家乡和亲人朋友的思念、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和亲人朋友的思念、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等和对和平的向往等国运民生诗国运民生诗 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反衬、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用典用典 对国运衰颓的担忧;对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的批判;有心对国运衰颓的担忧;对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的批判;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的愤懑;报国却无路请缨的愤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对民生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等。
苦的同情等即事兴怀诗即事兴怀诗 即事兴怀、即事兴怀、比喻、夸张比喻、夸张 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感慨;惜春伤春之情;人生失意之痛苦;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感慨;惜春伤春之情;人生失意之痛苦;羁旅行役诗羁旅行役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 羁旅之孤独,行役之艰辛;贬官谪居之悲伤;亡国之恨,丧亲之羁旅之孤独,行役之艰辛;贬官谪居之悲伤;亡国之恨,丧亲之痛;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等痛;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等谈禅说理诗谈禅说理诗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实相生、动静相衬、对比反衬、比喻 对官场世俗的厌恶;对归隐、宗禅生活的向往;揭示生活、学习、对官场世俗的厌恶;对归隐、宗禅生活的向往;揭示生活、学习、为官、处世等人生哲理为官、处世等人生哲理81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处环境所处环境 —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自身特点 — 不与群芳争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不与群芳争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作者处境作者处境 — 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所言之志所言之志 — 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情操和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手法分析手法分析 — 托物言志,环境烘托托物言志,环境烘托82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这首诗题为“咏柳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飞花蒙日月”的描摹,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天地清霜”警告他们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