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寓言故事.docx
11页古代寓言故事 讲的是在东汉恒帝时代,有个清官姓李名膺,字元礼的李元礼曾经当过司隶校尉,权力不小当时有个太监叫张让,他的弟弟张朔依靠着自己哥哥的势力,在野王县混了个县令当,而且还无恶不作 李膺早就知道张朔的罪行了,一直没有机会查办有一次,李膺知道张朔到京城来住在张让家里,机会难得,他就带领兵将去把张朔抓来,公开审讯后将其处死了张让见自己的弟弟被处死了,当然怀恨在心,就在恒帝面前告李膺一状 恒帝于是把李膺找来责问他:为什么你没有经过奏准就杀了张朔李膺说:我不愿意积压案子,但没想到办案快也成了罪名,我不怕罪名,也不怕死,请皇上宽限几天,我把当朝主要罪犯都除掉,我就来受死恒帝听他说得很有道理,也无可奈何,太监们从此便小心谨慎,不敢狐假虎威了 李膺不怕强权,敢于凭法惩治官,这种精神是十分可敬的,于是,有些人称赞他为天下模楷他的威望很高,每天都有些人想结识,拜见他而谁要能迈进他家大门,就是获得最高荣誉,被称为登龙门 龙门本来是黄河上的一个山口,鱼要想跳过龙门这一关,游到黄河上游是很困难的据说,每年的一个固定的时节,跳过了龙门的鲤鱼就可以变成真正的龙了。
因此,人们把升官发财求功名之门也比喻为登龙门 古代寓言故事2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分别封功臣到各地为王但是因为这些王候在地方上拥有强权,甚至有谋反叛变的意思,于是汉高祖就一一把他们消灭了 为了巩固汉室,汉高祖又大力赐封同族的人因为同姓诸侯国数量增加,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征讨,平定了叛乱,但同姓诸侯的存在依旧威胁着汉朝的江山 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施行了“领地削减”的政策,也就是消弱王侯们的势力,并且想进一步采取行动这个举动引起诸侯们的恐慌,便对汉武帝说:“我们与王室血脉相连,先帝将封地如狗的牙齿一般地交错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希望汉武帝能手下留情 于是,汉武帝后来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的领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无形中削弱了各诸侯国的势力,也巩固了中央集权 古代寓言故事3 从前,楚地有个人,财迷心窍,非常贪心,却又不愿意好好做事,自己养活自己,总想很容易地发大财于是他找了一大堆讲歪门邪道的书回来研究,还成天念叨:“怎么才能轻而易举弄到一大笔钱呢?”指望能从这些书中找到不劳而获的窍门。
一天,他正在看一本叫《淮南子》的书,已经看了很久了,还是一无所获,不禁失望得很,准备干脆睡觉去算了忽然,他的眼睛落在随便翻到的一页上,定住了只见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人如果能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隐蔽自己的那片树叶,就可以隐形 这个人信以为真,大喜过望,扔下书就急急忙忙地跑到山上树林里去找隐身叶他仰着脖子到处仔细地看啊、找啊,几个时辰下来,脖子酸痛酸痛的,难受极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在一片树叶后面,一只螳螂潜伏着,伺机扑向身前即将到口的蝉儿这个人忙爬到树上,把这片叶子摘下来,如获至宝般地捧在手里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叶子飘走了,落到地上,和早已落了厚厚一层的落叶混在了一起这人跑过去,瞪大眼睛看了又看,怎么也分辨不出究竟哪一片才是他刚才摘到的树叶无奈,他只得把这一大堆树叶全都扫到背篓里带回去 回到家里,他把带回来的树叶全都倒在地上,顺手拿了一片挡在脸前问妻子:“喂,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正忙着做家务,随便瞟了他一眼,漫不经意地回答:“看得见!”这人就又拿了一片叶子遮住脸问:“你看得见我吗?”妻子还是回答说:“看得见!” 这样反反复复问了几百遍,妻子每次都回答“看得见”。
到最后,妻子实在是不耐烦了,就随口敷衍地说:“看不见了,看不见了!”这人听了,以为终于找到隐身叶子了,欣喜若狂他将叶子小心地藏在身上,手舞足蹈地对妻子说:“你在家里等着吧,我们马上就要发大财,过好日子了!”说完,也不顾妻子一脸的惊诧,就自个儿跑到集市上去了 集市上做生意、买东西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铺子里各色货物应有尽有:衣服、鞋子、首饰……真是琳琅满目,这个人眼都看花了终于,他选中了一件贵重的头饰,取出叶子遮住脸,伸手就往柜台里去拿店里的伙计先是吃惊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猖狂,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一把抓住他的手大叫道:“来人哪,快来抓强盗啊!”附近的人们闻声赶来,把这个人扭送到了县衙门 这个贪财的人利欲熏心,直至丧失了理智,可见贪心有多么可怕像他这样被物质利益迷住了心窍,不惜去做损害别人的事,必然会得到一个被绳之以法的下场 古代寓言故事4 战国时期隰斯弥去见当时的齐国大夫田成子 田成子和他登上高台向四周眺望东、西、北三面的景物尽收眼底,但是向南一张望,只是看到一片树枝、树叶 原来隰斯弥就住在田成子的附近,是隰斯弥家的树木挡住了视线。
田成子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隰斯弥想到田成子当时专权朝廷,而且正在阴谋篡政,于是感到十分不安回家之后,马上就命人将遮挡住田成子家南面视线的树木尽都伐掉才砍了几斧子,隰斯弥又命停止砍伐 他的管家对此十分不解,就问隰斯弥:“你命人砍去这些树木,怎么才砍了几斧子又命停止下来呢?” 隰斯弥说:“古代有句谚语叫知渊中之鱼者不祥田成子最近要阴谋篡政,如果我突然伐掉这些树木,那就是说我对他最近的举动有所察觉,那我就危险了我不伐树没有什么罪,如果我知道田成子的隐私,那么我的罪就大了,所以还是不伐为好 后来,人们用“察见渊鱼”来比喻探知别人的隐私 古代寓言故事5 玫瑰园里生长着许多玫瑰:红玫瑰、黄玫瑰、绿玫瑰、紫玫瑰、白玫瑰,还有一株黑玫瑰 玫瑰们都瞧不起这株黑玫瑰,鄙夷地说: “黑不溜秋的,像个丑八怪!怎么配生长在我们中间!” 黑玫瑰感到非常委屈,但它还是坚强地生活下来不仅枝繁叶茂,而且花朵开得十分出色 “哼!丑八怪!”同伴们都嗤之以鼻,连瞧都不愿再瞧它 一天,园丁陪着一位植物学家到玫瑰园里参观。
植物学家在众多的玫瑰中间看了又看,忽然发现了这株黑玫瑰,惊喜地叫起来: “黑玫瑰!这是旷世稀有的品种!” 植物学家为了研究黑玫瑰,保存和繁衍这个珍贵品种,便以重金购买了这株黑玫瑰 当黑玫瑰离开玫瑰园时,它依依不舍地向同伴们告别,特别向辛勤培育它的园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黑玫瑰离开了玫瑰园玫瑰们因为它们中间没有了这个“丑八怪”而感到欢悦吗?不,它们都感到十分羞愧和懊悔呢! 古代寓言故事6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家叫工之侨,他不但善于弹琴,而且做起琴来那也是无人不赞 有一次,工之侨得到了一棵绝佳的梧桐树,于是就把它削制成一张琴,用这张琴弹奏起音乐来像金钟、玉磬的声音一般和谐动听工之侨自以为这是天下最好最美的琴了,就拿去献给朝廷的乐官太常,让他欣赏并给做个鉴定 太常请宫中最高明的乐工察看了一番,说:“这不是古琴!”就退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把琴拿回到家里以后,请漆工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花纹,又让雕工在琴上镂刻了一些难辨的古字然后用匣子装着,埋进土里 过了一年,挖出了匣子,把琴抱到市集上去卖,一个大官贵人看到这张琴,立即出一百两金子买了去,献到朝廷上。
乐官一个一个争相传看,都说:“这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珍宝啊!” 【大道理】:不能把世上任何东西都说成是古的好,而要从实际出发,看它是否真有价值那种惟古是崇,惟古是尊的人,是愚蠢可笑的 古代寓言故事7 高山流水 《列子》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古代寓言故事8 射箭和倒油 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 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练的多了,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
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古代寓言故事9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 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 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有一条心 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心想事成 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分了手 当他们各行其是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获败绩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感到十分痛心 他哭着规劝两人说: “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这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我们再看一看琐吧!它是一种带有螺壳的共栖动物,寄生蟹把它的腹部当作巢穴。
琐饥饿了,靠螃蟹出去觅食螃蟹回来以后,琐因吃到了食物而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