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罐头食品热力杀菌原理及评价.ppt
110页罐头食品热力杀菌原理及评价基于罐藏原理及美国FDA法规东山检验检疫局 吴泽霖个人简历• 4年的高校专业学习 • 8年罐头厂,车间技术员、车间主任、副厂 长 • 18年食品质量体系及验证工作 • 0596-5629512 • wzl0292@第一部分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种类 • 1、细菌 • 2、酵母菌 • 3、霉菌 • 4、放线菌 • 5、病毒 • 6、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大部分是化学物质, 对热不敏感酶• 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酶是一种 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酶的催化效力远远超过化学催化剂(高108~ 109倍)酶催化剂具有高效化学选择性,能 从混合物中选择特定异构体进行催化反应 酶催化剂对反应条件要求苛刻,如pH值 、温度都各有特定的界限,超出界限即可 引起酶蛋白的变性与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影响微生物特长常见因素: • 温度 • 氢离子浓度(pH) • 辐射 • 水分活度 • 渗透压 水分活度• 水分活度数值用Aw表示,溶液中水的蒸气分压P 与纯水蒸气压Q的比值,Aw=P/Q 其数值在0-1 之间水分活度的测试意义:Aw值对食品保藏具 有重要的意义。
含有水分的食物等由于其水分活 度之不同,其储藏期的稳定性也不同利用水分 活度的测试,反映物质的保质期,已逐渐成为食 品,医药,生物制品等行业中检验的重要指标 • 微生物生长最低的水分活度要求不同,一般说来 ,细菌aw>0.9,酵母aw>0.87,霉菌aw>0.8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具体表现在: • 影响酶活性,温度变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最终影响细胞合成 • 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高,流动性大 ,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低,流动性降 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因此,温度变化影 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 •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对生长有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三个温度基点• 从微生物整体来看: • 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0 ℃ ~100 ℃ • 极端下限为-30 ℃,极端上限为105~300 ℃ • 但对于特定的某一种微生物: • 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长,在这个范围 内,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长温度三基 点,即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微生物生长温度类型• 根据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微生物 划为三个类型: • 低温型微生物(嗜冷微生物) • 中温型微生物(嗜温微生物) • 高温型微生物(嗜热微生物)低温菌 中温菌 高温菌最适生长温度10-20 25-30,37-4050-55 最低生长温度-10-5 10-20,10-2025-45 最高生长温度25-30 40-45 70-80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和耐受力在不同的类群中变化 很大,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几种 类群: • 专性好氧菌:必须在有分子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有完整的呼吸链,以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 细胞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
• 微好氧菌:只能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 通过呼吸链并以氧为最终氢受体而产能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兼性好氧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 有氧情况下生长得更好,在有氧时靠呼吸产能, 无氧时接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有SOD和 过氧化氢酶(CAT) • 耐氧菌: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厌氧生活的厌氧 菌生活不需要氧,分子氧也对它无毒害不具 有呼吸链,依靠专性发酵获得能量细胞内存在 SOD和过氧化物酶,但缺乏过氧化氢酶 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厌氧菌:分子氧对它有毒害,短期接触空气,也 会抑制其生长甚至致死;在空气或含有10%CO2 的空气中,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不能生长,只有 在其深层的无氧或低氧化还原电势的环境下才能 生长;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通过发酵、无氧呼吸、 循环光合磷酸化或甲烷发酵提供;细胞内缺乏 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大多数还缺乏过氧化氢 酶pH值与微生物生长的相互影响•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 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 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 生物化学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
p代表德语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浓度,H代表氢 离子(H+) • 通常情况下(25℃),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 候,溶液为中性 pH值与微生物生长的相互影响• 环境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影响膜表面电荷的性质及膜的通透性,进而影响 对物质的吸收能力 • 改变酶活、酶促反应的速率及代谢途径:如:酵 母菌在pH4.5-5产乙醇,在 pH6.5以上产甘油、酸 • 环境pH值还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离子化程度 ,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或有毒物质的毒性pH值与微生物生长的相互影响• 不同微生物对pH要求不同 • 微生物生长pH值范围极广,但绝大多数生活在pH5.0~9.0 之间 • 微生物生长的pH值三基点: – 各种微生物都有其生长的最低、最适和最高pH值 – 不同的微生物最适生长的pH值不同 • 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值,将微生物分为: • 嗜碱微生物:硝化细菌、尿素分解菌、多数放线菌 • 耐碱微生物:许多链霉菌 • 中性微生物:绝大多数细菌,一部分真菌 • 嗜酸微生物:硫杆菌属 • 耐酸微生物: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微生物细胞内的pH值• 微生物细胞内的pH值相当稳定,一般都接 近中性。
如此才能够保持细胞内各种生物 活性分子的结构稳定和细胞内酶所需要的 最适pH值 • 微生物胞内酶的最适pH值一般为中性,胞 外酶的最适pH值接近环境pH值食品腐败变质• 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 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 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 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实质上是食品中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脂肪在污染微生物的作用下分界变化 、产生有害物质的过程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 (1)土壤 • (2)空气 • (3)水中 • (4)人及动物体 • (5)加工机械与设备 • (6)包装材料及原辅材料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1)内源性污染 • 凡是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在生活过程 中,由于本身带有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称 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 • (2)外源性污染 •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 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 及用具等而使食品发生微生物污染称外源性污染 ,也称第二次污染细菌性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 1.病原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兰 氏阳性球菌。
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呈葡 萄状排列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菌落 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不透明,颜色呈金黄 色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7.4 此菌对外界的抵抗力是不产芽孢细菌中最强的一 种,加热80℃30min至1h才能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毒素和酶 •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故 致病性极强 • 致病菌株产生的毒素和酶主要有溶血毒素 、杀白血球毒素、肠毒素、凝固酶、溶纤 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DNA酶等与食 物中毒关系密切的主要是肠毒素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1.病原菌 • 沙门氏菌(Salmonella) 属于肠道病原 菌革兰氏阴性,无芽、无荚膜,两端钝 圆短杆菌除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周生 鞭毛,能运动,多数具有菌毛最适生长 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6.8~7.8在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h,菌落圆形、表 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该菌 对热、消毒药水及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多种多样的中毒表现,一般可 分为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和败血症 型5种类型其中胃肠炎型最为多见。
潜伏期一般为12h~ 36h,短者6h ,长者为48h~72h,大多集中在48h内,超 过72h的不多潜伏期短者,病性较严重 •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一般在进食12h~24h 后出现主要表现为急性肠胃炎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寒 战、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以后出现腹痛、呕吐、腹 泻甚至发热等,严重的会出现抽搐及昏迷等症状病程一 般为3d~7d,愈后良好但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可能出现 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症状,如不及 时救治也可能导致死亡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病菌来源及预防措施 • 沙门氏菌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别是肉 类,也可以是鱼类、禽类、乳类、蛋及其 制品引起 • ①防止沙门氏菌污染 • ② 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 • ③ 彻底杀死沙门氏菌常见食品保藏的方法• 1、控制水分,如干制品、饼干等 • 2、控制PH值,如酸菜、皮蛋等 • 3、控制温度,如冷冻食品 • 4、罐头 • 5、化学方法,高渗透压,或添加防腐剂 • 6、综合方法,如温度、PH值综合控制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 主要检测指标 • 目前,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 一般分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 菌等。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 (一)细菌总数 • 细菌总数是指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 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平皿菌落计数 法测定食品中的活菌数,一般以1g或 lml食品所含的细菌数来表示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 细菌总数的食品卫生意义 • 一方面作为食品被污染,即清洁状态的标 志; • 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食品可能存放的期 限食品中细菌数较多,将加速食品的腐 败变质,甚至可引起食用者的不良反应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 (二)大肠菌群 •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经24h能发酵乳 糖,并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的 革兰氏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其中包括有大 肠杆菌,产气杆菌和一些中间类型的细菌 这群细苗能在含有胆盐的培养基上生长 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 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意义 • 由于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 的粪便,来自粪便以外的极为罕见所以,大肠 菌群作为食品卫生标准的意义在于,它是较为理 想的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群,另外,肠道致病菌如 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等,对食品安全性威胁 很大.经常检验致病菌有一定困难而食品中的 大肠菌群教容易检出来,肠道致病菌与大肠菌群 的来源相同,而且在一般条件下大肠菌群在外环 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致病菌一致.所以大 肠菌群的另一重要食品卫生意义是作为肠道致病 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指标• (三)致病菌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致病性球菌、沙门氏菌 等。
• 食品中不允许有致病菌存在,这是食品卫 生质量指标中必不可少的标准之一 • 此外,有些致病菌能产生毒素,毒素的检 查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指标,因为有时当菌体死 亡后,毒素还继续存在毒素的检查一般以动物 实验法,确定其最小致死量、半数致死量等指标 总之,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查都属致 病菌检验内容消毒与灭菌消毒: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灭菌: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芽胞和孢子第二部分 罐头基础知识• 一、罐头的定义• 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处理、分选、修整、 烹调(或不经烹调)、装罐(包括马口铁罐、 玻璃罐、复合薄膜袋或其他包装材料容器) 、密封、杀菌、冷却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真 空度的罐藏食品 二、什么是罐头• 凡食品经密封杀菌或杀菌密封(即无菌包 装)达到商业无菌,能在常温下长期保存 者,均应视为罐头食品随包装材料和形 式的扩大,除用马口铁罐、玻璃罐、铝合 金罐外,其它如用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制成 的各种软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