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2020中考物理简单机械机械效率专题复习训练.docx
10页课时训练(十) 简单机械 机械效率(限时:40分钟)|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2019重庆]如图K10-1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图K10-1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2.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13,当在B端挂5 N的重物P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K10-2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图K10-2A.2.5 N B.5 N C.10 N D.无法确定3.[2019临沂]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如图K10-3所示的剪刀中,最适合用于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图K10-34.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K10-4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只手撑住桨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只手用力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10-4A.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B.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C.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D.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5.[2019台州]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灭火器使用方法如图K10-5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K10-5A.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 B.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C.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 D.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6.[2018贵港]同一滑轮用如图K10-6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均为10 N的A、B两物体,已知滑轮重1 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K10-6A.乙中手的拉力F乙=10 NB.A物体受到的合力与B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C.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 m,则按乙方式做的有用功比较多D.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 m,则手的拉力F甲做的功比F乙做的功多7.图K10-7为小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动滑轮重1 N,用3 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4 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2 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 ( )图K10-7A.0.2 J 83.3% B.0.2 J 66.7% C.0.4 J 80% D.0.4 J 66.7%8.[2019广安]如图K10-8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分别用拉力F1、F2将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10-8A.若G1=G2,则拉力F1、F2做的总功相同B.若G1=G2,则拉力F2做的有用功多C.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若G1>G2,则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9.如图K10-9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 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10-9A.拉力F的功率是1 WB.2 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4 mC.5 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20 J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 N二、填空题10.图K10-10所示的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它的动态特征是 ,使用它可以轻松地打开瓶盖是因为它实质是一个 ;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阻的示意图。
图K10-1011.[2019吉林]如图K10-11所示,用滑轮组把3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人所做的有用功是 J;如果用该滑轮组提升400 N的重物,它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K10-1112.[2017烟台]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K10-12所示,工人用3 m长的斜面,把120 kg的重物提高1 m,假设斜面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 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取10 N/kg)图K10-12三、作图题13.[2019广安]如图K10-13所示,请画出作用在杠杆B端上最小的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图K10-1314.[2019深圳]如图K10-14所示,在C点用力把桌腿A抬离地面时,桌腿B始终没有移动,请在C点画出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图K10-14四、实验探究题15.[2019太原二模]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将轻质杠杆中点O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两侧挂上钩码后,杠杆所处状态如图K10-15甲所示,通过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改变两侧所挂钩码的数量及位置,调平后获取多组对应数据;然后换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请你解答:图K10-15(1)实验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2)图甲中,将O点右端的钩码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图乙中,用弹簧测力计在B处沿①方向拉动时,其示数为 N;拉动方向从①转动到②时,其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实验中,多次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及位置来获取数据的目的是 1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如图K10-16甲所示为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图K10-16(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 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为解决此问题,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17.[2019邵阳]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②按图K10-17所示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图K10-17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次数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0.60.20.120.30.1866.7%20.90.20.180.40.60.2431.20.20.240.50.60.3080%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 m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 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18.[2019自贡]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好如图K10-18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图K10-18(1)实验时,小明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 N;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0 cm,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0.20.10.1100%(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精确到0.1%)(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6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2019眉山]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木块等器材设计了如图K10-19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图K10-19实验次数123斜面倾斜程度较缓较陡最陡木块重力G/N333斜面高度h/m0.20.30.4沿斜面拉力F/N1.61.82.0斜面长度s/m111机械效率37.5%6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要求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拉着木块在斜面上做 运动,该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N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
4)试列举出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一个实例 能力培优|20.“低头族”长时间低头看,会引起颈部肌肉损伤当头颅低下时,颈部肌肉会产生一定的拉力,如图K10-20所示是探究拉力F大小与低头角度θ大小的“头颅模型”:1 kg的“头颅”可看成绕支点O(代表“颈椎”)转动的杠杆,A点为“头颅”的重心,B点是“肌肉”拉力作用点,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OBOA长为20 cm,OB长为5 cm当θ=30 时,重力的力臂为 cm,拉力F的大小为 Ng取10 N/kg)图K10-2021.实验桌上有一个标有刻度的杠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时,为使杠杆平衡,作用在该杠杆上的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2)实验步骤: 22.小明要测量一根长L、质地均匀、粗细不等(一头粗一头细)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重力会略超出现有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请你帮小明只利用以下器材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几根足够长的细绳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木棒质量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g来表示)23.[2019株洲]采用如图K10-22所示站姿锻炼手臂力量:双脚并拢,脚尖O触地,脚后跟踮起,手臂水平,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的A点,B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
锻炼时,躯体伸直,手臂弯曲和伸直动作交替进行现要估测手掌对墙壁的压力Fg为已知常量)图K10-21(1)用体重计称出人体的体重(质量)m:用卷尺分别测量出 两点间的竖直距离l1和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2均选填“A、O”或“B、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