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公推公派到村任职干部述职报告.docx
6页公推公派到村任职干部述职报告 2009年根据组织安排我到临河镇沈圩村党支部任书记,至今已有一年有余任职以来,在上级党委和组织部的关心领导下、在全村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本人立足沈圩村实际,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脚踏实地履行职责,为沈圩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稳定做出了应有的努力现将一年中本人在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述职如下: 一、学理论,明政策,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年来,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等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还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需要,坚持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基层党建、农村工作指导、选派知识要点、各级党委对选派工作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通过加强学习,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和认识一是政治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能够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对经济、行政管理等各种理论有了比较系统地掌握。
二是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执行政策的能力有新的提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方向、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观点明朗、态度坚决三是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有新的提高通过学习,本人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能够驾驭农村工作,站在农村的角度抓方向,抓重点,抓主要矛盾,带动村两委全面开展工作通过层层分工、个个落实、人人包片,特别是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把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入农户、掌情况,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 到村以后,深入村组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到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及群众家中就其生产、生活、村组织建设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征求他们对两委班子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户和养殖户家中就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他们的呼声和需求三是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调查,详细了解其贫困的原因,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鼓励其发家致富四是到隔阂户家中与其促膝交谈,了解其原因、询问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并认真记好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通过走访、调查,我了解了沈圩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村两委班子工作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布局,传播科学技术,订好市场单子,帮助农民挣票子”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三、带班子,强队伍,提高村支两委执政能力 村支两委是全村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核心,村两委班子的建设如何,直接影响着事业发展,自从做第一书记以来,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团结带领班子成员进行和谐、紧张、有序的工作一年来,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团结班子成员一道开展工作,我和班子成员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大问题坚持做到集体研究决定,从而激发和调动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执政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抓党建、增活力,保障经济和社会各业协调发展 党的建设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的保障,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的工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采取不同形式,集中学习多次,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在组织建设方面,2009年全村共发展新党员4名,2010年培养4名入党积子,6名先进分子,壮大了党员队伍,充实了新鲜血液。
在作风建设方面,村干部带头响应村党支部号召,主动要求建沼气池,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有10名党员带头参加产业结构调整试点这说明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增强了,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群众中树立了先进、务实、富民、廉洁的新形象 五、抓经济、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立足村情,调整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得到了的较快发展 1、引导村民外出务工,做好留守妇女培训工作 村支两委与泗阳霞飞职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30多人/次),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目前为止,我村先后向县开发区和苏南企业输送外出务工人员有150多人,据测算,每人每年收入8000元,外出务工人员每年为沈圩村带回近120万的收入同时还邀请霞飞职校老师到村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技能培训”工作,使她们每人都能掌握一、两门技能,做到不离家就能赚钱 2、因势利导引导留守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良种良法,配合镇农技推广部门下发各类农业科技资料200多份,通过广播、下发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良种并试种了经济作物紫薯种植,今年的良种种植分别在80亩和100亩以上;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经比,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尝到了甜头。
沈圩村将成立紫薯合作社,将来的发展前景将更广阔利用原村小教室改建成猪舍,引入苏钟种猪养殖,现存栏量达200头 由于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实行“一免三补贴”,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稳中有增,劳务输出经济拉动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在去年6252元基础上人均增收451元,增幅7% 3、改善支部办公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切实增加集体收入,由于原村支部房屋破旧漏雨严重,我与村干部联系苏州新浒投资有限公司筹集资金20万元按统一标准建村支部,建成后上面为办公场所,下面为门面房出租,收取一定的租金,增加村集体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将得到加强同时我向本单位协调空调1台、会议桌1张、办公桌4张、椅子12张,总计4000元另外我争取2000多元为村委会配齐了各种制度专栏、活动室标示牌 4、积极争取资金解决群众行路难 “要想富、先修路”,路是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基础的农业基础设施,要加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步伐,必须修好桥,铺好路我积极向交通局争取20000元资金,铺设2组和9组的生产路,解决了广大村民的生产交通问题 5、竭己所能扶贫济困送温暖 在2009年春节前,我个人从工资中拿出500元,从帮扶单位争取慰问金约2500元对10名贫困户、特困户和党员困难户进行了慰问,今年,为1户残疾人争取危房改造资金5000多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一年来,为群众办理计划生育证件、入户口、改户口、办身份证、新办理五保等20多件/次指导养殖户进行冬暧式大棚养殖,获利20000多元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村两委成员和全体党员的大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创优争先、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按照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和临河镇党委、政府的要求,戒骄戒躁,扎实工作,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为沈圩村的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第1页 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