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通用5篇).docx
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通用5篇)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 为了确保活动能成功举办,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优秀的活动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编写的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 二、活动目标: 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 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 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二月份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王霞 副组长:朱丽、石海霞 成员:马莹、聂静、张静 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有关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理文章章 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二)实施阶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活动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 第一阶段:摸索开展阶段(以诵读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活动奠基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 3、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韵律的诵读古诗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性情。
5、利用部分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幼儿齐读、 幼儿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坚持天天吟诵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以班级教学为主) 1、各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运用画、唱、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古诗 2、采取一人一课的方式教学古诗,在一起观摩交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灵活性,科学性,更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以集中表演为主): 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进行真实的情感教育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幼儿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幼儿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以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 如采用古诗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古诗词更具新意,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 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给幼儿以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班组开展快乐的“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四个版块:导入——讨论——实践——评价,四个主题分别是: 第一主题:三八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主题: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第三主题:中华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四月初二)、 第四主题: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五月初五)、 第一阶段 1、 组织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有关节日活动课程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2、 培训全体教师,以观念转变带动行为和变化,确立节日活动的重要地位 3、 编写有关中国特色的节日活动资料,并以传统文化中一些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研究的起点 4、 建立多样化的活动模式: ——节日活动设计 ——经典诵读 ——节日活动创作(如绘画、文学文艺表演等) 第二阶段 1、行动研究法:主要解决在班级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 2、访谈法:与班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传统节日方面的访谈,了解班级教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主要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经验总结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 第三阶段 1.课题报告:《多彩传统节日》 2.文章集:参与课题的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小班组开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动主题: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2——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小班组教研会议,提出幼儿在礼仪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编写、创编相关儿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儿歌教学,及时沟通、交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2.教师在一日活动各环节选择适当儿歌让幼儿诵读,在一日教学中渗透文明礼貌教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儿歌比赛,评选出“文明小标兵” 第四阶段:整理总结阶段 1、编写、整理优秀儿歌,创编园本教材; 2、教师总结、反思,撰写园本教研活动总结 方案二: 活动主题: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渗透美德教育(5——7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召开教研会,共同确定适合小班教学的传统美德故事,商讨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以语言课的教学形式教授美德故事要求每班充分准备一 节课(有教案、有教具、有多媒体课件),4个班相互听课、评课,确定最佳方案并交流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2.召开家长会,说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可选择合适的传统美德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实现家园共育 3.以班为单位,举行“小小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 4.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渗透 第三阶段:编写整理 召开教研会,编写、整理适合幼儿的传统美德故事,各班上交一篇语言课教案及反思,形成园本教材 (三)总结阶段:七月份 1、各组专题研讨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园本课程教育教学 2、展示教育教学成果 3、教师撰写文章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2 一、教研目标及预期效果: 通过网络化互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家园互动管理模式,使家园彼此了解、共求家园进步与发展 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教研内容: 1.网络化家园互动研究的途径 创建各种适合本园的网络平台 宣传家园网络的开展 教师和家长对家园网络化的技术培训 2.网络化家园互动内容研究的思路 (1)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开展与展示 (2)科学育儿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3)育儿的方法与指导 (4)幼儿园的发展与思路 三、教研方法: 1.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家园网络活动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并根据实践发展,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2.观察法:在网络化家园互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在各阶段的发展事实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经验和总结 3.案例研究:找出典型事件,以教研的形式分析、讨论现有问题及对策 4.经验总结法:对工作及时回顾、反思、总结、调整研究思路 本次校本研训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同时采用观察研究、案例研究、总结 研训训目标人群:全体教师 拟解决的核心问题:网络化家园互动方式的实践研究 3.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前期调查专题研讨互帮互助实践操作自主研修专家引领分享总结 四、研讯制度: 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本研训,无故迟到、早退、缺席者不予计分 2.每学期每教师听课活动不少于10节,详细记录并反思,每学年至少读一本书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及分享;每学年末上交个人校本研训总结 3.根据《xx幼儿园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办法》,每学年评选出“校本研训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予以奖励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教研计划 2、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读教材 3、网络化信息技术培训分享 4、专家引领,笔记参与式交流学习 四月份: 1、如何解决现网络化家园共育问题的探究与研讨 2、环境体现网络化家园共育专题研讨 3、幼儿园优质课展示、评价、记录。
4、家长入园执教 5、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材的研读 五月份: 1、网络化家园共育如何在亲自活动中运用的专题研讨 2、提高网络平台使用性能的阶段性分解研讨 3、自主研修:自选与家园共育的书籍进行阅读 六月份: 1、网络化家园共育问题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2、梳理和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教研组的成果展示 3、教研组成员的教研考核与评价 4、教研组整理资料并归档 5、完成课题工作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3 一、教研活动背景: 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 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 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 3、协助教师作出教学决策,教师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学什么以及学的如何,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继续做哪些事? 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 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
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 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 (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 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 二、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话题: 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 三、教研活动的目标: 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 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