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区水上小学刘芳第九期小数作业.docx
3页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价值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只为了解决几道题目,更多的是要利用这个知识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就是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就像以前的数学教学一样,我们许多老师只是教给学生知识,从不强调让学生用知识,也不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运用这难免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向他们会想:原来数学就是为了考试考好就可以了因此,我们除了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让他们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去做呢?1、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新课标中说到确实,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不仅生活与数学联系,有许多学科也离不开数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入手,使学生感到数学与自己相关,认清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进而去到生活中应用比如教第一册“解决问题”一课,我就从学生生活中入手,自己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与他们有关的需要他们解决的一些问题如“老师早上花了5元钱,下午花了7元钱一共花了几元钱?”顿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而且也解决得很好他们纷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最后,我也让他们自己来提提问题当然我也是接着上面的问题对于妈妈花钱这一题,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吗?”许多学生就提出来下午比上午多花几元?还有的小朋友还提出了“原来妈妈有20元钱,早上花了5元,下午花了7元,还剩下几元?”真是思维的火花得到了彻底的迸发接下来,许多学生就提了好多其他的生活问题,并解决可见,学生是明白了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根本不用我老师去多费唇舌2、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广泛性时代在进步,数学的学习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如今,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一年级统计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搜集了自己班零用钱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绘制了一个统计图图的题目是一天的零用钱统计对象是我们班的4个大组我同时也出示了一个西部山区年度经济花费如一个学生一年学费40元等让学生得出了零用钱的珍贵,怎么花才合理,并探讨今后对零用钱怎么运用才最好的问题广大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自己收起来买学习用品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有的说自己一年的零用钱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完小学,所以应该资助他们等等。
这样既渗透了节约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更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知识的乐趣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曾经有学者说过:学生会解题,他不一定会解释给同学听同样,学生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他不一定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学生发现不了问题,也就不能真正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数学问题呢?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所有的现实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一种障碍然而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如教学在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之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调查家里洗衣粉、味精、大包小包零食的重量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表,然后通过体验老师所准备的不同克数的实物再次体验100克、1000克等不同物体的重量。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当他再次拿到包装物品时还会有意无意去猜测它的重量呢!而教学的目的也正在与此!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发现数学问题数学发展到现在离不开前辈们的努力,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多么的一般可是就是有了他的研究才使圆周率有了更高的突破现在的小学生学习数学就犹如前辈们的研究一样,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知识就是谜,他们需要时间来解通常,我们对学生进行教学都是让学生正面解决其实方法还有很多如教师可以从问题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正确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作出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例如:计算23+34,学生计算后,教师可以改变题目的形式,出题“小学+学生=35,求字各代表几(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这显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解决的情景学生需要的是加法算理,还需要假设和推理等各种方法三、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1、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交流算法,归纳整理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愉悦心理体验并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3、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4、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这是形成策略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传统教学疏忽的一环如果说前面所讲的尚是指向问题的解决与答案,那么现在的反思评价则是学习者自身内涵的充实引导学生开展反思评价不宜过高,要踏实的进行如: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怎么做的?评价其合理性—这样做对吗?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想到的、怎样使用的?评价其多样性—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在反思与评价时,要珍惜学生的点滴成功与进步,评出自信与喜悦,这些虽然属于情感与态度方面,但对策略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支持。
四、引导学生实践运用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房屋装修粉刷面积,铺地用多少块砖,种植面积与棵数,车轮为什么制成圆形等凡是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都要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使学生觉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懂得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