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_2_10自然主义园林植物景观_78_84.pdf
7页2 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脉络 67由风景园林师帕诺沃斯特( Provost)设计的中心几何草坪,继承了法国规则式园林中“绿色地毯”( Tapis vert)的植物景观设计传统,又以新的景观形式表现出来(图2-135) 2.9.3 自然原型的抽象与概括 对于现代艺术而言, 大自然也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 用新的视点与方法审视自然,对自然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 了新的景观表现形式美国 风景园林师劳伦斯•哈普林在其多个城市水景广场的设计中,表现出他对自然独到的理解和抽象的解译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巴诺( Brno)大学的植物园,是 20 世纪晚期在欧洲具有影响的设计作品捷克风景园林师奥组巴( Ivar Otruba, 1933-)在阐述其设计理念时指出:“花园的设计形式不是对已有的传统园林形式的模仿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对自然的牧场风光、水系和地形的概括和理解,是在此基础上的主观想象与创造他以间断的混凝土墙和错落的金属栽植槽象征自然中山地的结构特征, 布置矮生的高山植物表现出高山植物的景观,是对传统岩石园形式的新探索(图 2-136) 1993 年,法国风景园林师拉苏斯( Bernard Lassus, 1929-)设计了“视觉花园”( Les Buissons Optique)。
通过对视觉色彩的科学分析,采用现代概念艺术的设计手法,形成抽象的艺术构图形式充分表达出植物色彩、 质感的对比关系 (图 2-137) 2.10 自然主义园林植物景观 21 世纪的来临,使人类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表现为在当代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在积极探寻园林植物景观自然化和生态化的途径 图 2-136 巴诺大学植物园的景观 Fig. 2-136 The view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in campus of Brno University 图 2-137 “视觉花园”的景观 Fig. 2-137 The view of Les Buissons Optique 图 2-138 泰姬斯花园植物景观 Fig. 2-138 The landscape planting in the Garden of Thijisse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68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英国的自然风景园, 以自然的景观形式替代了延续千年的几何形式,表现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愿望和理想。
1925年,荷兰风景园林师泰姬斯( Jacob Thijisse)在 Blomendaal 自然公园的设计中就首次探讨了生态理论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结合的可能性在 1940 年,他设计了自己的私家花园,面积为 2 公顷在花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进一步将生态的理论与植物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在光照条件较好的场所种植了野生花卉,在荫生的环境栽种适合其环境的蕨类植物(图 2-138) 在 1969 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 Ian McHarg, 1920-2001)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一书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将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建立在了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科学的立场之上 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其中的动物、植物、人等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将植物景观设计的前提建立在区域自然规划的理念之下用生态系统论的思想来指导园林植物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设计 在 1977 年出版的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 一书中, 英国风景园林师科鲁斯顿 ( Brian Clouston)指出了园林植物的生态种植应体现在四个方面:保存性、观赏性、多样性和经济性。
保存性强调的是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完善,人类是唯一具有改变其生存环境的物种,具备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能力而人类又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是不能脱离环境而孤立生存,因此,保持自然界的长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是风景园林的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园林植物造景的最重要的层面观赏性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有别于其它绿化的显著性特征, 构建优美的植物景观供人们观赏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任务多样性是自然法则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形成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景观形式多样的前提经济性体现在对于人工绿化的后期维护与管理上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埃德文•柏( Edwin Bye, 1919-)设计的雷特兹( Leitzsch)住宅花园,在建筑设计中将阳台和露台延伸到自然的环境中,将建筑设计与环境融合为一体在自然的丛林中开辟视觉的透景线,将花园的景观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埃德文•柏反对引进外来物种,认为外来物种会损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会使当地的植物景观的特色丧失 (图 2-139) 1970 年, 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克•哈格 ( Richard Haag, 1923-)在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设计中,放弃了传统的创造优美如画景观的设计图 2-139 雷特兹住宅花园植物景观 Fig. 2-139 The planting view in the garden of Leitzsch 2 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脉络 69方法,而采用以乡土草种形成以草地为主的植物景观。
避免了大量置换被污染的土壤带来的经济浪费,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对原有场所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位于南非山地峡谷之中的鲁斯坦伯格农场花园( Rustenburg Farm Garden)是由风景园林师巴洛( Pamela Barlow)设计的他将英国风景园的风格与南非的乡土植物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南非特色的植物景观形式花园以狭长的保龄( rolling lawn)草坪为空间的核心,以自然的树木为背景,采用了英国传统的草本花境形式,形成了优美的景观狭长的草坪将空间引导到外部的自然环境中,将自然景观与花园景观联系为一个整体(图 2-140) 1985 年,美国风景园林师格林( Isabelle Greene, 1934-)在加州设计了 Valentine 花园 以加州的乡土植物来表现具有地方特征的植物景观 (图2-141) 在 1989 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奥赫密( Wolfgang Oehme, 1930-)和斯维顿( James Van Sweden, 1935-)设计了迈阿密的麦耶( Meyer)花园他们是美国“新花园运动”( New American Garden)的倡导者,主张采用最自然的、没有人工痕迹的方式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形成轻松、自然的景观品质。
斯维顿将草坪描述为“绿色的混凝土” ( green concrete),反对在园林中采用观赏性草坪,提倡采用乡土植物, 特别是乡土的多年生草本来表达植物景观的地方风格(图 2-142) 1994 年,由英国风景园林师金斯伯瑞( Noël Kingsbury , 1957- )设计的考利( Cowley)住宅花园是应用自然植物的尝试他在评述其设计时说: “花园的植物景观特点是徘徊在传统的花境和野花牧场( wild flower meadow)之间”他选用了 Macleaya cordata、图 2-140 鲁斯坦伯格农场花园植物景观 Fig. 2-140 The planting view in Rustenburg Farm Garden 图 2-141 Valentine 花园植物景观 Fig. 2-141 The landscape planting in the garden of Valentine 图 2-142 麦耶花园的植物景观 Fig. 2-142 The planting view in the garden of Meyer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70Knautia macedonica、 Miscanthus sinensis 等植物创造野花牧场式的植物景观,与传统装饰性花境不同的是这种野花牧场容许游人进入,可身临其境的感受植物景观色彩和光影的变化。
金斯伯瑞的植物景观设计是“新多年生植物”( new perennial)景观设计风格的代表他探索了植物景观与生态结合的可能性和绿地养护管理的经济性(图 2-143) 1996 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马耶( Helen Mayer)和哈里森( Newton Harrison)在德国波恩的艺术展览中心屋顶设计了“未来花园”( Future Garden)在设计中采用了牧场( meadow)的植物景观形式来表现“具有地方景观精神的、连续变化的、有生命力的、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将牧场的植物景观分为旱生、湿生和岩生三种景观类型通过表现牧场的景观,来唤醒人们对 自然中牧场生态系统破坏的关注(图2-144) 生态主义的园林植物设计思想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所有的植物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应顺应基址的原有自然条件,通过人工科学、合理的干预来创造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植物景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植物景观动态的观念 第二、乡土植物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季节变化所形成的真实的季向景观,乡土植物对当地自然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在世界景观趋同的时代,乡土植物是体现地方景观风格特征的重要层面。
在城市中大量使用当地的野生花卉和植物,形成的景观与传统的园林概念有较大的变化,与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对于应用乡土的多年生野生花卉、 禾本科的草本植物形成自然有趣的景观已经成为当代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热点 第三、生态系统观念指导下的植物景观设计,应注重物种多样性的创造与保护物种多样性体现在构成绿地植物种类的多样和植物群落类型的多样两个层面 第四、 注重植物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统一, 是生态主义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图 2-143 考利住宅花园的野花牧场景观 Fig. 2-143 The wild flower meadow in the garden of Cowley 图 2-144 “未来花园”的牧场植物景观 Fig. 2-144 The meadow planting in the Future Garden 2 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脉络 71科学的生态学理论必须与艺术结合起来,才可能营造出功能多样、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 建筑师亚利山大在其《建筑模式语言》阐述: “一个符合园林规律的花园既非只有野趣, 也非纯然人工雕饰……野趣花园里选栽植物和划定边界都要考虑使植物生长可进行自我调节,……野趣花园比起修剪整齐的人工化的花园更为健康,能够更加稳定地生长。
”①①亚利山大 .《建筑模式语言》 ,王听度翻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625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72“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树木创造空间的能力时,他们才会感到树木的真正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亚利山大《建筑模式语言》 3.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 733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 3.1 空间与园林植物空间 3.1.1 空间概念 “空间”( space)一词源于拉丁文“ spatium”,它不仅是人们描述位置、地方和体会虚空的经验,也是一个传统的哲学命题《辞海》中把“空间”解释为:“在哲学上,与 ‘时间 ’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和时间具有客观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 …”①人类具有认识空间的能力,更具 有所有其它物种所不具备的创造空间的能力 3.1.2 西方空间概念的发展 自古希腊以来,“空间”就是哲学家们研究和探索的主题,德漠克利特( Demokritos,公元前 460。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