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吉林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31页2024年度吉林省新闻记者主持人资格考试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A. 党的领导 B. 理论学习 C. 典型示范 D. 制度建设 试题答案:D 2、“三个面向”是指() A. 面向经济、面向政治、面向文化 B. 面向科学、面向民族、面向大众 C.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 面向教育、面向科学、面向文化 试题答案:C 3、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必须把()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 思想道德建设 B. 继承传统文化 C. 借鉴国外文化 D. 发展文化事业 试题答案:A 4、关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B.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C. 现在是新世纪新阶段,因此时代精神比民族精神更重要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试题答案:C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就要反对()。
A. 个人利益 B. 物质利益 C. 按劳分配 D. 极端个人利益和利己主义 试题答案:D 6、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物质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精神文明建设 B. 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兼顾物质文明建设 C.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 物质文明建设为内容,精神文明建设为形式 试题答案:C 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 四项基本原则 B. 爱国主义 C. 社会主义 D.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试题答案:D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的新判断是() A.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B. 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C. 世界大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 世界大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试题答案:A 9、擅自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超出核定的服务项目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据各自职权责令停止违法活动,并处的罚款) A. 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B. 2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 C. 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 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试题答案:A 10、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总目标是()。
A. 促进国家的各项改革 B.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C. 实现我国的战略总任务 D.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试题答案:B 11、社会主义的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坚持() A. 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服从经济效益 B.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C. 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 D. 经济效益是唯一最高原则 试题答案:B 12、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答案:C 13、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 A.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C.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具体结论 试题答案:D 14、党的十五大指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 A.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 重视节省资源的政策 C.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 可持续发展战略 试题答案:D 15、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
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 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 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 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试题答案:A 16、“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名言出自() A. 《共产党宣言》 B. 《全世界和谐》 C.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D. 《论十大关系》 试题答案:A 17、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 A.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 B.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 C.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D.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试题答案:D 18、“四位一体”的“体”指的是() A. 与经济相对的“社会” B. 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社会” C. 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构成的“大社会” D. 某一区域的“社会” 试题答案:C 1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现代化 C. 和平发展 D. 改革开放 试题答案:A 20、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 35 B. 38 C. 41 D. 47 试题答案:A 21、中国革命战争总的战略方针是() A. 沉着应付 B. 韬光养晦 C. 主动出击 D. 积极防御 试题答案:D 22、某报记者A想竞聘记者部主任,但他的“威望”不及同事B,为了竞聘成功,A捏造并在同事之间传播B有小三的“隐私”诋毁BA的行为侵犯了B的() A. 选举权 B. 荣誉权 C. 隐私权 D. 名誉权 试题答案:D 2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演员已去世 20 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 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 C. 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 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试题答案:D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改革开放 B. 优化经济结构 C. 提升国民生产总值 D.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试题答案:D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B. 吸收国外文化成果 C.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试题答案:C 2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行动指南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试题答案:B 27、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方针 A. 解放台湾,统一祖国 B.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收复香港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试题答案:B 28、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B. 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的精神发展 C. 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 D. 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原告、辩护人、法官三位一体于书报检查官身上 试题答案:A 29、新阶层的问题出现在() A. 毛泽东思想阶段 B. 邓小平理论阶段 C.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 D. 科学学发展观阶段 试题答案:C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
A. 构建和谐社会统领科学发展观 B.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C. 两者是并列的关系 D. 两者互不相干 试题答案:B 3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开拓创新 D. 与时俱进 试题答案:D 32、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的是() A. 魏特林 B. 马克思 C. 傅立叶 D. 欧文 试题答案:A 3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的广泛联盟 A. 民主人士 B. 海外侨胞 C. 爱国者 D. 知识分子 试题答案:C 34、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看法,错误的是() A.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适时性 B.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针对性 C.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超前性 D.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现实性 试题答案:C 35、下列哪个不属于民主党派() A. 中国农工民主党 B. 九三学社 C. 工商联 D.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试题答案:C 36、胡锦涛同志在()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范畴 A. 党的十六大 B. 党的十七大 C.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 D. 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 试题答案:C 37、我国有少数民族()。
A. 53个 B. 54个 C. 55个 D. 56个 试题答案:C 3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B. 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试题答案:A 39、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 A. 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 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D. 们的对外开放要全盘吸收国外的一切思想文化 试题答案:A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 A. 广大人民群众 B. 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