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docx
1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 特殊教导的历史回想 ——二十年前的武汉二聋 余敦清 2022.6.14 武汉二聋是一所较为古老的学校,今年就是它的80周年庆年80年来,学校的人员不断变换,然,二聋的历史不容遗忘 我在二聋工作了一辈子(40年),转瞬间,已经退休15年了,也算是二聋的元老了出于历史的使命,有必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特教历史报告特殊教导的接班人也梦想湖北几所特教老校的老人,共同来做这件事,更梦想二聋同仁指正、补充、完善 ※ ※ ※ 根据历史档案记载和一些老特教介绍,武汉二聋是湖北历史上最老的一所聋哑学校创造于1932年解放前后曾叫“瑞英聋哑学校”、“ 私立武昌聋哑小学”1952年10月武昌区教导局接纳后,定名为“武昌聋哑小学”1966年学校迁建于洪山区石牌岭后,由于原汉口两所私立聋哑小学1959年合并为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故改名为“武汉市其次聋哑学校”后又由于人们熟悉到“聋不确定就哑”,现今聋教界都把“聋哑学校”改称为“聋校”,因此又称“武汉市其次聋校”,简称“武汉二聋”其间,1972年元月至1981年元月,二聋与盲校合并,校名为武汉市其次聋哑盲童学校。
一、教会办学20年(1932年春~1952年10月) 武汉二聋的前身是私立瑞英聋哑学校,由基督教宣道会牧师,美籍瑞典人艾瑞英创办于1932年春1933年搬至武昌三道街16号胭脂山上据档案馆1950年资料记载,瑞英聋哑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本校以特殊教导训练聋哑儿童,弥补生理缺陷,裁减残废痛楚,训练儿童发音,授以务必学识,俾能适存于社会自谋生活瑞英聋哑学校的管理形式是“校董会” 1949年的学校员工:校长艾瑞英(挂名),女,80岁代校长美籍牧师肖伯伦,男,25岁50年由中国牧师张丕承任校长张56年退休)训育主任兼教员刘弼(聋哑人),男,30岁,南京盲哑学校中学毕业副主任兼教员李自治(聋哑人),男,22岁,南京盲哑学校肄业女生部主任兼教员王兰先,女,26岁,长沙三育中学毕业总务主任马保贞,女,40岁,圣经学道院毕业1950年聘聋哑人周振文任教兼会计 瑞英聋哑学校的经费源于上海育民福利协会按月汇款、瑞典行道会捐助、校董会向国内外慈善救济团体捐募、学生学杂费收入解放初期,政府文教局赋予了适当补助1949年教工薪俸以上机米计算,教职员每月1.5石,工友1石1950年学生收费标准,以二机米计算,上学期:学费五斗,杂费一斗,膳费每月五斗;下学期:学费四斗五,杂费五升,膳费每月五斗。
瑞英聋哑学校的学制宛如普小,设为6年1949年学校有三个年级,共计33人1949年瑞英聋哑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国常、算术、发音、美术、劳作、体育、英文、习字、尺牍,笔谈、课外周记在职业教导方面,曾设置了“织袜”课程瑞英聋哑学校早期的教学方式是私塾形式后采用分班集体教学——单式或复式教学教学使用手语每周有2~3节发音课,教师使用的是视觉法和触觉法教学 二、纳入国民教导体系的最初14年(1952~196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10月中国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抉择》,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聋哑、盲童等特殊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导”从而把特殊教导纳入了国民教导体系 (一)沿革 1952年10月,武昌区教导局接纳了聋哑学校,定名为武昌聋哑小学,变更了“私立”、“宗教”和“慈善救济”性质,取消了宗教对特殊教导的影响,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建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特殊教导开头受到国家重视教师的工资当月由15元增至30元 1 1952年聋哑教师刘弼去北京加入全国盲、聋哑人福利会筹备会议 1953年,学校来了一名某幼儿园的杨姓教师,共青团员,后升为指导主任。
杨1958年随夫调往洛阳) 1954年杨流普主任加入了教导部关于特殊教导改革的座谈会学校加入了全国首批口语教学试验同年,武汉二聋第一批聋哑学生毕业 1955年4月30日,学校在聋哑孩子中建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杨流普为首任少先队员 1956年,根据教导部指示,学校正式推行口语教学同年,国家设立特教津贴二聋的校长、教师均享受工资15%的特教津贴同年,学校有了其次批六年制毕业生学校保送优秀毕业生魏慧琴、贺启明读上海聋人青年技术学校师范科、美术科青技”是当时我国唯一的一所聋人职业中学魏后来在武汉一聋、二聋当教师贺成了花布设计师另有一名学生叫刘英照也考入青技,后成为手帕设计师 1957年国家开头调配正规师范毕业生进特教学校余敦清是湖北武汉第一个调配到特殊教导学校的老师,到校即负责口语教学测验,兼少先队员,教语文、历史、地理、体育、律动每周24节课同年教导局还从普校调进了曾翠英校长和聋人教师余佩鸿 1958年秋,湖北、武汉的教导、民政两部门联手在武昌举办了全省盲、聋哑教导师资培训班二聋曾翠英校长讲了聋哑教导的学校管理余敦清老师讲授了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和口语教学法一聋和盲校也曾派员讲课。
这次培训使湖北的特教学校于1960年由5所增加到46所 同年国庆,徐海东大将车接二聋校长、教师游览东湖,并设家宴接待,以示慰问(其子在二聋) 1958年,苏联全俄聋协代表团一行六人参观了武汉二聋并互赠礼物此后苏联《聋人生活》杂志编辑部还有时来信来刊58年前后美国克拉克聋校亦有来信或年鉴杂志邮来由于无人懂得外文,从无联系 1958年,二聋学校加入了象征性的“大办钢铁”群众运动学校组织学生到汉阳龟山、武昌凤凰山挖鉄矿石和观音土(做炼铁坩埚)当年倒是真的炼出了一炉生铁,曾向党支部报喜教学结合现场举行 1958年学校聋哑教师周振文、刘弼选中为首届武汉市盲聋哑人协会委员同年9月18日,学校加入了第一届国际聋人节活动 1959年,学校支援工厂聋哑学生走进盲、聋哑人工厂,结合教学,加入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为教学供给了情境,为学生毕业加入工作创造了条件,为工厂教导盲、聋哑工人供给了扶助 1959年,武汉二聋在全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获男子组总分其次名田骥同学加入湖北省聋人篮球队,他们在南方七省拿了冠军在全国比赛得了第五名 1959年10月1日,学校少先队在员率领下,用汇报学校教学劳绩的形式加入了国庆十周年游行。
哑巴加入游行庆典,这也是历史之首这反映出特殊教导和聋人地位的提升 1959年全国一些大的城市开展防聋治聋科研武汉一聋、二聋都加入了二聋选定余敦清老师所教的口语教学班为测验班负责针灸治聋的是省中医学院医生,负责听力检查的是湖北医学院耳鼻喉科医生杨强余敦清老师负责口语训练,教学使用扩音器,并结合律动课举行 1959年曾翠英校长加入了全国特殊教导工作会议这一年年底,武汉二聋被评为“满堂红”学校 1960年市民政局送来一部德国生产的集体语言训练器二聋可能是国内最早使用助听辅佐器材教学的学校针灸没有察觉聋童听觉的改善听觉语言训练倒使一片面聋童提高了 2 口语才能,并能登台朗诵和唱歌 1960年学校口语教学班聋童加入武昌区少年儿童歌咏比赛获一等奖哑巴”讲话,“铁树开花”轰动了武昌教导界至今这个班的孩子还有四人能用有声语言交流于社会 1960年余敦清老师被评为湖北省文教方面先进工,并于1960年五月十五日见到了宏伟领袖毛主席暑期,他被送往庐山养息这是我国特教战线上的第一个省部级劳动模范 1960年学校加入了支援农村的积肥运动,并结合支农积肥开展教学活动。
1961年二聋在全省领先培养出聋哑学生夏俐华参与共青团这在那个认为“哑巴打死人不填命”,对残疾人存有偏见的时代是不成思议的事此后的一些年,学生团员逐步增多,到1984年进展到14人 1962年武汉二聋有了第一名共产党员余敦清老师于1962年1月荣誉参与中国共产党 1962年国家三年困难,学校见缝插针,“大办”蔬菜,并结合这一活动开展教学 1963年6月学校编演了大型雕塑剧《荣誉的特教岗位》,上演于武汉剧院这是由教师和聋哑学生合演的,一个别致的、极具宣传教导意义的节目,受到了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韩宁夫等有关领导的关注和接见这是武汉二聋的文艺节目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 这一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了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重型机床厂、天一印染厂、新亚造纸厂和武汉大学,并结合参观组织教学活动参观活动,有的单位还派车接送,负责膳食,专人讲解二聋的工作,正在变更社会对聋哑人的偏见,赢得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这一年的12月26日,学校举办了首次校史展览,以宣传社会,教导学生 1965年全国开展四清运动,运动给学校带来的收获是:1、完善了领导班子,终止了校长一人管理学校的局面提升余敦清老师任副政治指导员,胡迎春老师任副指导主任。
2、面对众多聋童入学难的问题,四清工作团确定新建聋哑学校于洪山石牌岭更名为武汉市其次聋哑学校武汉二聋于1966年10月搬进新校 (二)教学筹划和教学方法 二聋纳入国民教导体系的最初14年,其教学筹划是教导部1956年6月公布的《聋哑学校使用手语班级的暂行教学筹划》和1957年4月颁发的《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筹划》(草案)两套筹划同时执行 手语班教学筹划是针对历史上聋童教导无统一筹划,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的混乱状况制定的,参照普小教学筹划,学制十年,不设预备班其学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是相当于普小毕业生,并掌管确定的职业劳动技能筹划的两个特点是:1、为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进展学生思维才能,变更语句颠倒现象,在语文学科中增设了“看话”和“语法”两个科目2、从五年级开头设置了职业劳动课,以保证学生毕业具有一技之长当时学校的职业课主要是缝纫课也曾设置理发和木工,但缺乏教师实际上,职业课与就业并不对口 《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筹划》是在全国口语教学测验汇报会的根基上制定的筹划包含一个《各科教学简要说明》该筹划的特点是;1、修业年限暂定十年其教学目标是学生“掌管的文化科学学识根本上和普遍小学毕业生所掌管的相等,并掌管确定的职业劳动技能。
2、强调了口语教学,形成和进展学生的有声语言,大量增加了语文学科教学时数在语文学科内,针对性地安置了“看话”、“发音说话”、“语法”、“语文初步”、“识字”、“写字”、“表达”与“作文”课目二聋在执行这两个筹划中,与全国聋校有一同感——学制太长经请示教导局后改为八年虽然口语教学有确定实效,但手语依旧“统治着”这所学校不仅手语班使用手语,口语班课外也是用手语,且课堂教学不能脱离手语解释(教学实际上是“手口并用”)仅管如此,口语班学生大都获得了确定的看话才能和不同程度的说话才能,学习劳绩明显好于手语班口语班设置的“语文初步”,被大量教师普遍看好它是一种启蒙式的图像卡片教学形式通过看图识字明义,同时培养学生看话和发音说话才能发音说话”教学,当时使用了呼吸训练、拟声语和唱音训练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发音,采用了注 3 音字母(后用拼音字母)和指语作为学习拐棍,利用音节的综合分析法,指导学习语音,提高拼读认读才能看话”教学,开头是单独设课,后来与其他课目同在语文课本中举行,并要求其他学科也重视看话 当时的教学特点,一是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才能,强调了口语教学,提倡师生尽可能用口语对话,要求学生每人备用一个小本子。
碰见交往障碍,就用书写方式学生还可以用本子纪录课外阅读和生活中遇到的不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