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花石乡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河南省许昌市禹州花石乡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命伦理专家邱仁宗表示,“禁止克隆人并不意味着禁止克隆技术科学技术从来就是双刃剑,各国都应加强克隆技术的规范和管理右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中涉及到转基因、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B.“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动物细胞具全能性C.“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中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治疗性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其遗传物质与患者完全相同,没有免疫排斥反应 参考答案:C2. 若一个蛋白质分子由a个链状肽链和b个环状肽链组成,其中链状肽中有个m氨基酸而环状肽中有n个氨基酸,那么这一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的个数是 ( )A.m+n-a B.m+n-a-b C.m+n-b D.m+n-a+1参考答案:A3. 当细菌进入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会对细菌进行吞噬,并处理呈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特异性地识别并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参考答案:B【知识点】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解析: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是非特异性,A错误;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B正确;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C错误;处理的抗原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免疫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4.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酶的合成都需要模板和能量B.多糖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C.蛋白质只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生物膜D.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参考答案:C细胞内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合成都需要模板和能量,A正确;多糖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B正确;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错误;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D正确5. 基因重组发生于下图中的过程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A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虽然实验的变量发生了变化,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参考答案:C7. 下列有关人体血压的升降叙述,正确的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血压升高 B.肾上腺素量增加可使血压下降C.心输出量增多主要升高舒张压 D.血液粘度增加主要升高舒张压参考答案:D8. 右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一部分结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表示神经元 B.图甲的分泌物一定是在细胞核糖体上合成后,最后由高尔基体分泌的 C.图乙所示的兴奋传导形式是电信号,②表示兴奋部位 D.图乙部分传导的兴奋在图甲部位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参考答案:B9. 某研究小组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培养,下列叙述正确 的 ( )A. 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先用剪刀剪碎肝组织,再用胃蛋白酶处理B. 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 5%的 CO2 刺激细胞呼吸C. 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D.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可推断乙细胞比甲细胞增殖周期长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先用剪刀剪碎肝组织,再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A错误;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值,B错误;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C错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可推断乙细胞比甲细胞增殖周期长,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0. 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B.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具有定向性,化学递质需要穿过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然后才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C.冷觉感受器感知寒冷刺激时,正常机体能够依靠下丘脑分泌的某种激素直接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平衡D.刺激某一完整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参考答案:答案:D11. 与被动免疫相比,下列关于主动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作用在受体(接受者)内维持时间较长B.受体接受的是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C.可使受体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D.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参考答案:A1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B. 进食半小时后经肝脏流出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降低C. 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D. 甲亢患者体温偏高,其体内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参考答案: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是其分泌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进食半小时后经肝脏流出的血液中,由于血糖进入肝脏细胞并被利用,因此血糖浓度会降低,B正确;呼吸酶属于胞内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甲亢患者体温偏高,但是体温也是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上的,因此其产热量依然与散热量保持相对平衡,否则体温会一直升高,D错误。
13.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参考答案: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继而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只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正确;下丘脑和垂体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下丘脑活动增强,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14. 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 A.该多肽含有4个肽键,是一种四肽化合物B.控制该多肽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多肽分子结构改变C.翻译过程中至少需要5种转运RNAD.该多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消耗ATP参考答案:D15. 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赛达伯格湖时发现,某种鱼因年龄不同而食性不同:幼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为食(包括其幼年鱼)、小虾为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C. 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因食物来源不同而分布在不同水层,属于垂直结构D. 若大量增加湖中养殖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一定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参考答案:B16. 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闭合球形囊泡,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有多种用途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_______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_______性,将_______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3)脂质体还可以用于包埋疫苗将重组乙肝疫苗(HBS)包埋于阳离子脂质体(DOPAT)内,如下图所示为研究包埋后的疫苗是否能提高免疫效果,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HBS和包埋有HBS的DOPAT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中,以一定剂量分别于第0天和第28天注射于小鼠体内,然后在第14、28、42天采血测定相应抗体的含量(用几何平均滴度表示滴度越大,抗体含量越高)结果如下:组别14天28天42天HBS组565.69160058688.3DOPAT包埋组2690.871024001448155 ①实验中使用的HBS是由转入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酵母菌分泌产生的。
与传统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相比,该疫苗只含有_______成分②表中数据显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③第42天检测的抗体水平很高的原因是________④该实验说明包埋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_________免疫的水平据图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⑤本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改进:_________参考答案: (1). 抗原 (2). 流动 (3). 重组DNA分子 (4). 蛋白质与HBS组相比,DOPAT包埋组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 (5). 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体液 (6). 表面带阳离子的脂质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疫苗,从而诱导激活体液免疫 (7). 疫苗被脂质体包裹,保存时间长 (8). 缺对照,增加磷酸缓冲液、空白脂质体对照组 (9). 未检测细胞免疫的效果,还应增加效应T细胞活性检测试题分析:理清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过程、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等相关知识,从题意、题图和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以此作为解题的突破点,围绕上述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 (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流动性,将重组DNA分子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 (3) ①实验中使用的HBS是由转入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酵母菌分泌产生的,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见,与传统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相比,该疫苗只含有蛋白质②表中信息显示:相同时间内检测,DOPAT包埋组的相应抗体的含量显著高于HBS组,说明与HBS组相比,DOPAT包埋组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③第42天检测的抗体水平很高的原因是: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进而快速产生大量抗体④结合对②的分析可知,该实验说明包埋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体液免疫的水平据图推测其原因为:表面带阳离子的脂质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疫苗,从而诱导激活体液免疫;疫苗被脂质体包裹,保存时间长⑤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包埋后的疫苗能否提高免疫效果,只设置了将HBS和包埋有HBS的DOPAT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中的两个实验组,只检测了体液免疫的效果可见,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一是缺对照,应增加磷酸缓冲液、空白脂质体对照组;二是未检测细胞免疫的效果,还应增加效应T细胞活性检测。












